于承惠(1939年8月16日—2015年7月4日),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祖籍山东省烟台市,一级男演员,著名武术家、编剧、武术指导等,毕业于山东省体育学院。 [27]
1982年,于承惠主演的电影《少林寺》在中国香港公映,从此进入演艺圈 [1];同年,他在电视剧《武松》中担任主演并出色完成武打设计,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12-13]随后的几年里,他接连主演了《少林小子》《南北少林》等武侠动作片,在影视界崭露头角。1988年,于承惠的武侠动作片《黄河大侠》再次掀起热潮,他的演技和武术功底得到广泛认可。 [10] [28]1993年,他自编自演的古装动作片《东归英雄传》上映。 [10] [14] [29]进入新世纪后,于承惠将重心转向电视剧。他在《笑傲江湖》《七剑》等古装武侠剧中塑造了多个经典角色,深受观众喜爱。 [2-3]此外,他还在《连城诀》《神雕侠侣》《碧血剑》《倚天屠龙记》等多部金庸武侠剧中担任主演,饰演了第一高手穆人智、武林宗师张三丰等。 [5] [17]2011年,于承惠主演的古装传奇电视剧《穆桂英挂帅》播出,他的表演再次赢得了观众的赞誉。 [19]2013年9月,主演的剧情电影《阆中之恋》上映 [21]。2014年7月31日,主演的电影《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上映 [14];同年,主演的电视剧《热血码头》在江苏综艺频道播出,在剧中饰演曾八爷。 [46]2016年3月,于承惠的银幕遗作《箭士柳白猿》上映。 [51]
2015年7月4日20时40分,于承惠与世长辞,享年76岁。 [10-11] [47]其生前通过古籍整理出一套几近失传的双手剑法,作为螳螂门的传人,还从螳螂中得到启发,独创了一套独特的螳螂剑法。 [30]
- 本 名
- 于承惠 [55]
- 性 别
- 男
- 民 族
- 汉族
- 国 籍
- 中国
- 出生地
-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 [55]
- 出生日期
- 1939年8月16日 [55]
- 逝世日期
- 2015年7月4日 [55]
- 毕业院校
- 山东省体育学院 [30]
- 星 座
- 狮子座 [55]
- 身 高
- 175 cm
- 体 重
- 53 kg [55]
- 职 业
- 演员、编剧、武术指导 [11] [55]
- 主要成就
- 1963年华东地区武术比赛冠军 [22]
- 流 派
- 螳螂门 [22]
- 祖 籍
- 山东省烟台市 [30]
1939年8月16日,于承惠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自幼他便对刀枪棍棒样样喜爱纸旬甩,尤其喜欢练剑匪店。1951年,他踏入了青岛业余体校的大门,开始奔乌求墓系统地学习中国武术,每一步都走得坚员枣定而扎府抹壳实。1960懂颈祖年,年仅21岁的于承惠在青岛市武术比赛中,夺得全能冠军,这一成就让他顺利入选山东省体符漏充育学院武术队,为他的武术生涯船杠誉开启了新的篇章。 [30]
1963年,在华东地区武术比赛中,他凭借“醉剑”技艺荣获冠军。然而,同年因腿部受伤,他离开了武术队,开始在某机械厂工作。尽管如此,他对武术的热爱并未减退,业余时间仍不断钻研提升技艺。他深入研究古籍,成功整理出一套几近失传的双手剑法。作为螳螂门的传人,他还从观察螳螂中得到启发,独创了一套独特的螳螂剑法。1979年,他受邀担任宁夏武术队教练,逐渐在武术界崭露头角。 [9] [30]
1982年1月21日,电影《少林寺》在香港上映,该片汇聚了李连杰、于海和于承惠等一众演员,其中于承惠饰演了反派角色王仁则。关于于承惠的加盟,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当时,济南正在举办一场全国武术大赛,于承惠也参与了其中。然而,他参与的目的并非为了争夺比赛的胜利,而是有一个更为深远的意图——他想借此次大赛的机会,向在场的裁判们展示‘双手剑’的独特魅力。因为在当时,中国武术界对‘双手剑’并不十分认可。巧合的是,导演张鑫炎也出席了这次比赛,并亲眼目睹了于承惠的表现,此后于承惠正式踏入影视界; [1] [31]同年,主演并担任武打设计的电视连续剧《武松》在山东电视台播出,轰动一时 [12-13]。
1983年,继《少林寺》之后,于承惠再度与李连杰、丁岚联手,主演武侠电影《少林小子》,该片作为《少林寺》的姊妹篇,在香港取得了2200多万港币的票房。由于两部少林系列影片在票房上取得了成功,于承惠引起了邵氏公司的注意。仅仅三年后,主演的动作片《南北少林》又在中国香港上映,这次由著名导演刘家良执导。 [12] [32-33]
1988年6月9日,主演由张鑫炎、张子恩执导的武侠动作片《黄河大侠》在中国香港上映,该片是他早年少有的正面形象的代表作。这部电影中,武术动作的设计编排深受于承惠创新思维的启发,特别是马义一角在痛失爱女后,醉酒街头表演的剑术片段,展示了一种独特的剑术风格。在片段中,表演者通过柔软的形体和优美的动作,展现了剑术的韵律感。每一个动作都经过精确的设计和执行,展现出强大的力量。这种剑术融合了柔美与力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此外,该片中的武打动作设计也颇具创意,技艺高超,与当今众多武侠片相比,其独特性和精湛程度均不容忽视,也奠定了于承惠在银幕上的“大侠”地位。 [10] [28]
1993年,自编自演的古装动作片《东归英雄传》上映。 [14]在拍摄时,为营造真实的视觉效果,他要求六名骑兵从断桥上毫无保护地坠入峡谷激流,全程不使用钢丝,确保动作的连贯性与真实性,一气呵成。 [34]该片一经上映,便赢得了广泛赞誉,不仅荣获了1993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颁发的优秀影片奖,还成功提名第1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35-36]1996年9月,于承惠大师接受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的邀请,参与大型历史电视连续剧《孙子》的拍摄。在这部剧中,他不仅担任了车战设计的重任,更亲自上阵,饰演了孙武的导师司马穰苴。 [37]
2001年,主演的古装武侠电视剧《笑傲江湖》在中央电视台第八套频道首播,在剧中饰演华山派老祖风清扬,该剧是根据金庸同名武侠小说改编。 [3]随后,与吴京、法提麦·雅琦主演的古装武侠剧《少林武王》在北京电视台第二套节目首播。 [38-39]
2004年,出演由王新民执导的古装武侠剧《连城诀》,在剧中饰演梅念笙。 [40-41]次年,出演由鞠觉亮、邹集城导演的古装武侠剧《侠影仙踪》在广州电视台首播 [4];随后,还参与了根据新派武侠小说家萧逸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马鸣风萧萧》的拍摄。 [15] [42]
2006年,于承惠不仅在电视剧《神雕侠侣》中成功塑造了东邪黄药师这一经典角色,为观众带来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在《七剑下天山》中,饰演正义、勇敢的莫问剑剑主傅青主,剧中仍是用双手剑来出演。 [2] [16]
2007年,主演金庸经典武侠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碧血剑》播出,在剧中饰演神剑仙猿穆人清。 [17]该剧播出后以惊人的收视率成绩,远超第二名近一倍,稳居同期山东所有可收视频道电视剧收视榜首。 [43]同年,主演的电视剧《少林寺传奇》播出。2008年,出演的电视剧《李小龙传奇》在中国中央电视台首播,剧中饰演李小龙的师傅叶问,李小龙之女李香凝担该剧的制片人。 [18]在该片的首映现场,于承惠透露,自己是临时接到剧组的召唤,紧锣密鼓地赶拍了短短7天的戏份后,便不得不匆匆告别。虽然时间紧迫,但他依然以专业的态度和精湛的演技,完成每一个镜头的拍摄。 [44]
2009年,主演由张纪中监制,于敏执导的古装武侠电视剧《倚天屠龙记》在温州新闻综合频道首播,在剧中饰演武当派创始祖师张三丰。 [5]2011年,主演的古装传奇电视剧《穆桂英挂帅》在上海电视剧频道播出,在剧中饰演呼延赞老将军; [19]同年,主演的神话剧《西游记》在南方影视频道首播,在剧中饰演太乙天尊,该剧改编自吴承恩神话题材小说《西游记》。 [45]除了电视剧的出色表现外,于承惠在2000年后的十几年间,还积极参与了多部电影作品的拍摄,其中包括备受赞誉的《关中刀客之七寸子》、充满传奇色彩的《母夜叉孙二娘》以及动作场面震撼的《墨攻》等。 [46]
2012年,与宋洋、赵圆圆主演的电影《倭寇的踪迹》上映,在片中饰演霜叶城第一高手裘冬月,该影片也是于承惠重返银幕之作; [52]而在拍摄现场,已年届72岁高龄的于承惠还展示了精湛的双枪技艺 [6];同年,主演的抗日剧《干得漂亮》在山东齐鲁频道播出 [20];紧接着,其主演的古装武侠题材电影《四大名捕》也正式上映,在片中饰演反派人物安云山。该片为“四大名捕三部曲“的开篇之作,改编自温瑞安的同名武侠小说。 [13]
2013年,搭档许晴、方中信主演的剧情电影《阆中之恋》上映,该片由童年执导 [21]。2014年,主演的电影《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正式上映。在片中,他饰演了紫阳道长这一角色,该片是根据著名武侠小说家梁羽生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 [12] [14]而影片《箭士柳白猿》成为了他生前与观众见面的最后一部作品。 [51]
1965年,由于一次训练中的意外受伤,于承惠不得不暂时告别武术队。在此期间,他曾被借调到宁夏回族自治区武术队,担任武术教练,为当地的武术事业贡献力量。1982年,被调至武术教研室任教,继续传承和发扬武术文化。直到2002年3月,他光荣退休,结束了自己的教学生涯。 [47]
济南武术馆的馆长杨彦清,在1981年拍山东电视台的电视剧《武松》时,通过一位师兄的引荐拜于承惠为师 [56]。
晚年的于承惠,将他的智慧与热情倾注于美学思想的梳理与建构之中。他巧妙地将剑术、诗词与书法在哲学层面上实现了相互融合,构建出一种别具一格的运动美学。这种美学既承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又吸纳了西方美学的思想精髓,从而展现出一种多元而深邃的艺术表达。此外,他的《悟剑篇》《化石》和《庭前赋》等作品,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47]
于承惠自幼以“醉剑”闻名。在工厂时期,于承惠通过闲暇时间继续钻研武学,并把螳螂拳的主要技击风格与自己的剑法相互融合,创造了非常独特的双手剑术,其大开大合的剑招中藏着行云流水的气势,开创了剑术套路中的新领域。 [53]
2014年8月底,于承惠被确诊患上肺癌 [56]。2015年7月4日20时40分,于承惠因疾病治疗无效不幸在故乡山东离世,享年76岁。 [10-11] [47]
参考资料来源 [26] [50]
参考资料来源 [26] [50]
时间 | 名称 | 备注 |
---|---|---|
1993 [29] | 电影 |
《孤帆:一个行者的心迹》一书汇集了于承惠自1975年至2010年间创作的诗词、楹联、散文,并精心编排为《武学篇》《文艺篇》《楹联篇》与《对话篇》,全面展现了他在武学、美学、哲学等多个领域的心路历程。 [54]
武术奖项 | |||||||||
|
2013年6月29日上午,于承惠出席济州市俊法国际武术交流中心开业典礼。 [49]
于承惠从武术冠军,到机械厂工人、武打演员、剑术师,一生醉心于武术、武道、武魂,除了双手剑,在内家拳、尤其是形意拳、醉拳方面功力了得。于承惠在电影《黄河大侠》饰演的盲侠,更追求动作真实,也有别于香港新派武侠片吊威亚式视觉奇观。之前根本没有动作指导,基本上是谁打谁设计。2000年后,于承惠开始以绿叶面目出现在影视剧中,与当年剽悍形象不同,长须飘飘的他开始显得仙风道骨。于承惠在电影《倭寇的踪迹》中饰演霜叶城第一高手裘冬月,从真实的武术里开掘出的动态,他是合适人选。 [8](华侨大学评)
于承惠成功塑造了不同性格的剧中人物,展现了各种不同风格的武打效果,获得了国内外武术演艺同行和观众的赞誉和好评,成为武打影视的厉害人物。60多年来,于承惠从武术冠军到武术教练再到武术师,从武术表演到武术影视再到武术文化,他全方位地展示了以“武魂”为宗旨的中国传统武术,是我国武术届德高望重的武学长者,也是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武术师。于承惠的一生,是为中国武术的传承和发扬光大不懈奋斗的一生,是为武术演艺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一生。他的精神和品质永远值得怀念和学习。 [24](山东体育学院评)
于承惠的书法作品风格独特,不墨守传统程式和章法,笔法流畅且富于变化,如同其剑法一般,自然流畅且气势磅礴。自26岁开始,他便累积了丰富的文学作品,其中包含诗歌百余首以及自撰对联数十副,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底蕴。在绘画领域,他亦表现出对侠义精神的热爱,所创作的题材多与侠义相关,如以金刚之身、童子心肠展现正义的钟馗形象,深刻诠释了“侠”的核心理念。 [48](大众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