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马旦

[dāo mǎ dàn]
戏剧名词
展开9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刀马旦是中国戏剧里“旦”的角色之一,所谓“旦”指的是各种不同年龄与身份的女性角色。刀马旦专演巾帼英雄,提刀骑马、武艺高强的女性,身份大多是元帅或大将,因此以气势见长,例如樊梨花穆桂英等等。刀马旦在表演上唱、念、做并重,虽也需要开打, [1]但打斗场面不如武旦激烈,而是较重身段,强调人物威武稳重的气质。
中文名
刀马旦
外文名
Peking Opera Blues
别    名
戏剧里“旦”的角色之一
适用领域
角色名称
应用学科
京剧晋剧

名称简介

播报
编辑
刀协促马堡燥趋茅旦 [2]是中国戏剧里的一种角色名称,专门负责表演戏剧里需要武打的角色,属于武旦中的厦断漏讲乘胶一种,即长靠武旦,就是妇女也穿上大靠,顶盔贯甲。这样的角色,一般甩断都是骑马的,拿著一把尺寸比盼辩煮较小的刀,所以有个专门名词叫刀马旦。
刀马旦是要能唱、能念、能做、能打的,多是扮演记葛穿蟒扎靠,戴翎子的女将。如《三请樊梨花》和《樊江关》中的樊梨花乎陵拒。

名称特点

播报
编辑
刀马旦一方面要有很好的武功,同时还得长于做工,而且有时候说白工架都很重要。
刀马旦
例如《穆柯寨》、《穆天王》、《破洪州》中的穆桂英,《七星庙》(又名《佘塘关》)中的佘赛花,《棋盤山》中的窦仙童,《三请樊梨花》和《樊江关》中的樊梨花,《珍珠烈火旗》的双阳公主,《扈家庄》的扈三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