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北方有佳人
- 外文名
- Beauty in North
- 别 名
- 济南故事 [14]
- 作品类型
- 年代,情感
- 语 言
- 普通话 [14]
- 主 演
- 李依晓、陈小艺、林妙可、寇振海、申军谊 [4]
- 片尾曲
- 《乱世佳人》 [9]
- 制片地区
- 中国大陆
- 导 演
- 王文杰 [4]
- 编 剧
- 赵冬苓 [4]
- 制片人
- 晋亮
王文杰 [4]
- 出品公司
- 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市广播电视剧、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朋友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山东齐鲁音像出版社 [4]
- 拍摄地点
- 无锡影视城
- 首播时间
- 2009年12月16日
- 首播电视台
- 沈阳电视台综合频道 [15]
- 网络播放平台
- PPTV,PPS
- 播出状态
- 已完结
- 集 数
- 34 集
- 每集时长
- 45 分钟
- imdb编码
- tt10544816
- 上星平台
- 浙江/山东/四川/重庆卫视
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一座沧桑斑驳的老城,一位风华绝代的佳人,一个“尖酸刻薄”的养母,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缠,一种 催人泪下却无血缘关系的亲情,一出底层人民展现的民族大义,一个乱世与佳人、苦情与励志的传奇故事。
上世说察纪二十年代,军阀混战。
官宦子女寄萍和弟弟子建跟父亲意外走散,流落民间。寻父未果,却被人贩子拐卖,幸好被馍馍铺老板王大福救下。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自己吃饱都是问题,再买来两张嘴,王大福妻子洪喜娘坚决反对把孩子留下,几经周折孩子虽然暂时在王家留下,但刻薄的洪喜娘并没有从心里接受孩子,常与寄萍冷眼狼杠地相对。张宗昌主鲁横征暴敛,民生凋敝,为贴补家用、供弟弟子建上学,寄萍拜殷诚茹为师学山东琴书。
寄萍初次登台就赢得满堂彩,不幸却被督办卢白更盯上,借唱堂会之机意图不轨,幸被高大帅气的军官何家驹救下。寄萍疯狂爱上京剧,为举蜜射煮了成全寄萍,师傅忍痛割爱让寄萍放弃琴书学唱京剧,寄萍进了李家班,台柱子李美莲对其百般刁难,寄萍忍辱负重,最终理解了李美莲的苦楚,也感化了李美莲,后者终于收寄萍为徒,悉心指导。信奉戏比天大的寄萍被班主李老鸹利用,因为救场而登台,却无意中逼死了李美莲,寄萍追悔莫及。
从寄萍姐弟进家门开始,虽然洪喜娘拒不接受,但王大福跟儿子洪喜却待姐弟俩如亲人一般。洪喜矢志不渝的爱着寄萍,但寄萍却对只会摔跤、土里土气的洪喜不屑一顾,而小时候曾经教寄萍读书识字的邻居知远却早早在寄萍幼小的心里扎了根。多年之后再次相见,对寄萍来说知远更加富有魅力。知远已经是地下党的领导人,为了革命事业,也为了不给寄萍带来危险,知远将对寄萍的爱深深埋在心底。寄萍误会知远瞧不起自己是个戏子,也刻意疏远知远,两个人越走越远。
怕寄萍远走高飞,洪喜娘张罗着让洪喜和寄萍成亲。寄萍感念养母一家对姐弟俩的关爱,但自己并不爱洪喜,宁死不肯圆房。当晚两人和衣而眠,洪喜离家出走,发誓混出个人样来,洪喜娘怨恨寄萍逼走了儿子。
洪喜偶遇当时的省政府主席韩复榘,很受。对寄萍垂涎已久的卢白更阴魂不散,骗寄萍进府,再次想强占寄萍,寄萍巧妙地与卢白更周旋,顺利逃脱。自诩为韩青天的韩复榘审案,寄萍状告卢白更,答应洪喜照应寄萍的韩复榘当众教训了卢白更,卢白更对寄萍怀恨在心,养母一家人很为寄萍担心。
再次与何家驹不期而遇,寄萍内心里掀起了更大的波澜。如果说洪喜对寄萍一往情深让寄萍深感愧疚,知远对寄萍刻意疏远让寄萍伤心欲绝的话,何家驹的出现给了寄萍极大安慰。何家驹疯狂的爱恋弥补了寄萍精神的缺失,两人迅速陷入爱河,但寄萍不知何家驹已有妻室。寄萍不顾家人的反对,执意嫁给何家驹,不料婚礼变成了一场闹剧,何家驹岳父大闹婚宴,打的何家驹跪地求饶,寄萍羞愤而逃。寄萍无脸面对洪喜一家,意欲皈依佛门,后被知远找到,知远向寄萍表露心迹,告诉寄萍,自己为革命事业而奋斗,不能让寄萍跟着自己过居无定所的日子,鼓励寄萍勇敢的面对人生的挫折,重新站起来。已经成为高级军官的何家驹夜半带兵到处搜查地下党,甚至连寄萍家都不放过,寄萍对何家驹彻底绝望。
弟弟子建在知远的教育下成长为进步青年,因参加革命运动遭到警察追捕,洪喜娘,这个用豆子记录姐弟俩吃饭次数,准备讨回双倍大洋的刻薄养母,却为了保护子建倒在了警察的枪口之下。抱着死在自己怀里的养母,寄萍痛不欲生,十几年的恩恩怨怨涌上心头,寄萍才知道心里早已经把内心善良、给予自己和弟弟深厚母爱的养母当成了自己的亲生母亲。
憨厚耿直、壮志雄心的洪喜一直跟随着韩复榘,韩复榘也对洪喜器重有加。日军入侵,洪喜跟何家驹摒弃个人恩怨力荐韩复榘抗战,而韩复榘也信誓旦旦的积极备战,表示要抗战到底,没想到紧要关头韩复榘为保存实力弃城而逃,洪喜恼羞成怒把枪口指向韩复榘。
在寄萍最无助的时候,报国无门的洪喜回到了家中,寄萍的亲生父亲夏希尊也找了来。寄萍看着自己盼了十几年的父亲突然出现在自己眼前,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眼见了弟弟和养母的故去,寄萍与父亲抱头痛哭。岂料此时的父亲已经不再是十几年前的亲人,投靠日本人做了汉奸,卢白更趁机软禁了寄萍父女。
为了自保,夏希尊将亲生女儿送入虎口,让寄萍嫁给一直觊觎她的卢白更做八姨太。寄萍悲愤难当,毅然与父亲断绝关系,为了救知远,万念俱灰的寄萍同意嫁给卢白更,自己却抱了必死的决心。婚礼当晚,寄萍刺伤卢白更,危机关头,被及时赶到的洪喜和殷诚茹救出魔窟,幡然悔悟的父亲送寄萍出城,自己却被卢白更枪杀,而洪喜也身受重伤,身心俱疲的寄萍终于找到了自己最后的归宿。
解放了,知远找到寄萍,两人相顾无言,彼此都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那段擦肩而过的匪喇爱恋成了惘然的美好回忆 [2]。
- 第1集
- 1925年5月,正值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兵荒马乱。教育部官员夏西尊携新婚妻子带着前妻留下的一双儿女在去北京上任的火车上。女儿寄萍八岁,儿子子建才六岁。车上夏西尊正兴致勃勃的和新婚妻子谈着济南,当年夏西尊父亲原在济南经营过茶叶生意,他随父亲在济南生活过,对济南有着特殊的感情。火车途经济南,车上伙计抱歉的告诉夏西尊,适逢新山东督办张宗昌上任,全城戒严,为张宗昌专列放行,火车暂时停开。为告慰自己对济南的思念之情,也为了培养新婚妻子跟孩子的感情,他哄劝着妻子下车走走,去号称曲山艺海的济南看看。时隔多年,济南已经是店铺鳞次栉比,行人如织,大戏园、茶园书棚更是星罗棋布,弦歌阵阵,市井气象千姿百态。在庆顺茶园,夏西尊沉迷在山东大鼓中,不愿与继母一起的寄萍要带子建出去玩,只顾听戏的夏西尊答应了。寄萍领着子建乐而忘返,越走越远,初次听到小曲的寄萍就被深深吸引住了。正在两个孩子玩的高兴的时候,恰巧山东督办张宗昌的车队经过,人群骚乱,寄萍身不由己的带着子建被人群卷走。夏西尊得知街上大乱,想起一双儿女,跑到街上却眼看着寄萍姐弟俩被人群淹没了。寄萍紧紧抓着子建的手,等人群散去,却找不到了回去的路。子建又惊又怕,寄萍将弟弟紧紧搂在怀里,子建的哭声引来了一个人。年幼的寄萍当是遇到了救星,告诉来人与爹走散,要去新市场找爹。此人让孩子跟他走,他带孩子去新市场。寄萍很高兴,但没想到是遇到了人贩子。夏西尊疯狂找寻孩子未果,欲求张宗昌帮忙。张宗昌正为进城式被破坏发火,对夏西尊的请求置之不理。此时寄萍与子建已经上了人贩子的车,在路过张府门口时,夏西尊似乎听到了寄萍的声音,恰巧张府士兵过来报信,夏西尊无暇多顾,与寄萍姐弟失之交臂。孩子被拐到了人贩子家。当寄萍知道被拐后,紧紧抱着弟弟,似乎一下子长大。在人贩子家,寄萍毫不示弱,在拼命反抗的同时也在伺机寻找机会逃走。夏西尊遍寻无果,北京方面又催的紧,他想放弃官职,但妻子不舍得。临上任前,他发誓一定要回济南来找孩子。人贩子让孩子换上当地孩子的衣服,把他们带到山水沟集上寻找买家,有心的寄萍把原来的衣服藏了起来。人贩子以家贫养不起孩子为理由卖孩子。眼看着子建要被人买走的时候,寄萍扑上去紧紧抱着弟弟叫喊他们是人贩子,谁敢买她就报官。人贩子对寄萍又打又骂,寄萍毫不畏惧。忽然,寄萍看到不远处一位神态和善、衣着整洁的老者,她如遇到救命稻草般抱住了老人的腿。老人叫王大福,是剪子巷中开馍馍铺的。他正赶着驴车来集上买粮食。寄萍紧紧抱着王大福,央求他把姐弟俩买回去。善良的老人犹豫再三,倾其所有将买粮食的十一个大洋全拿出去给了人贩子,忐忑不安的带着孩子回家,一路上想着如何应付家里泼辣的老婆。
- 第2集
- 王大福的老婆洪喜娘果然是个又能干又泼辣的厉害角色。新一锅馍馍又出笼了,还不见买粮食的王大福回来,洪喜娘边干活边唠叨,怪大福不知道死到哪里去了。正在埋怨的当头,门响了,大福来不及将孩子藏起来,老婆就从屋里风风火火的冲出来了。埋怨了半天,转头忽然看到车上的俩孩子,不容大福解释就又打又骂,以为是大福在外面养女人了。当知道孩子是买来的时候,更是撒泼耍赖,哭天喊地,大福无奈只得拿孩子是大户人家,以后能拿回更多钱来搪塞。见钱眼开的大福老婆这才罢休。寄萍看着陌生的环境,还有泼辣的洪喜娘,她从心里就开始抵触。正在这时,外面传来哭闹声,一个女人冲进来,朝这大福就骂。原来是大福的儿子王洪喜又惹祸了,在外面打伤了人家的孩子。大福赔罪,洪喜娘却冲上去和人家对骂,还骂大福没出息,不知道护自己的孩子,大福好歹把人哄走了了事,看着眼前的一切,寄萍觉得跟自己的生活环境相去甚远,同时也对没见过面的洪喜充满了戒心。洪喜还没进门就大呼小叫的,一副浪荡不羁的模样。听说父亲给人家认错,更与父亲发生争执。转眼间,看到了寄萍姐弟俩。女孩眉清目秀,那独特的气质把野马一样的洪喜震住了。子建很快就跟洪喜成了哥们,寄萍却对这个野蛮粗鲁的男孩子充满了厌恶和嫌弃。洪喜娘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打听孩子家在哪里。当得知孩子真的是大户人家,而且是段总理指派的教育部官员的子女时,更坚定了让大福帮孩子找爹的想法。第二天洪喜娘就打发大福去苏州替姐弟俩找爹。寄萍想跟大福同去,洪喜娘不同意,怕孩子去了人家不给钱,洪喜也不同意,说要让他们压在这里当肉票。寄萍仇恨的看着洪喜。姐弟俩眼巴巴的看着大福走了。大福来到寄萍说的苏州书院街,找到夏家,才知道这里已经易主,孩子的父亲下落不知,但此时连回家的盘缠都没了。而家里,春去夏来,寄萍天天站在街上等大福回来,洪喜则带着小子建天天玩的不亦乐乎,寄萍对子建和洪喜学的跟野孩子似的非常反感。一方面寄萍天天盼着大福回来,另一方面寄萍努力适应在王家的生活,俨然小大人般的劝弟弟饭不好也得吃饱。洪喜娘也天天盼着洪喜爹回来,就怕兵荒马乱的出点啥事儿。就在盼的几乎失去信心的时候,好久没出现的,以前在王家借住的算命先生郭瞎子回来了,他告诉洪喜娘大福这两天就回来了。
- 第3集
- 洪喜娘坐立不安的等着王大福回来。左等右等等不来,就把气撒在了寄萍姐弟俩身上,指桑骂槐。眼看着瞎子算的大福回来的最后期限要到了,还不见大福回来,瞎子想一走了之,与出门找瞎子算账的洪喜娘撞个正着。正在瞎子欲夺门而出的时候,两人看到了倒在门口的王大福。王大福被抬到床上,满面风霜,衣衫褴褛。当大福看到寄萍的时候,叹了口气,告诉寄萍她家已经搬走了,而且连房子都转卖给别人了。洪喜娘一听顿时傻了眼,买俩孩子的十一块大洋,还有去苏州的十块都打水漂了,而且家里多了两张吃饭的嘴。洪喜倒是非常兴奋。子建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旧呼呼大睡,寄萍却睡不着,坐在床头听着隔壁洪喜娘的哭骂。大福安慰洪喜娘,洪喜是个独苗苗,全当又生了两个孩子。再说,寄萍长的眉清目秀,养大了正好给洪喜当个媳妇儿。寄萍听着里面的谈话,暗自盘算着,要带子建离开。寄萍告诉子建,大福要把他们卖掉,她要带子建逃走,子建不相信。洪喜娘找郭瞎子帮忙算算这姐弟俩,瞎子知道洪喜娘不喜欢这姐弟俩,胡说一通告诉洪喜娘,寄萍命硬,妨人。洪喜娘要把寄萍跟子建找人家卖了。大福表面答应要找买家,暗地里找到郭瞎子,给他两块大洋,让她重新给寄萍姐弟算一卦。瞎子找到洪喜娘故弄玄虚的告诉洪喜娘,寄萍是大富大贵的命,尤其是旺夫,但寄萍命硬,妨父母,只要不让她改口叫娘就没事。洪喜娘对寄萍姐弟的态度直接就转变了。大福一直对洪喜不放心,怕他在外面惹事,想让他出去学点东西,可洪喜一直不答应。这次家里多了两张嘴,大福又想让洪喜去跟院里的老孙去汇泉楼,老孙在汇泉楼当红案师傅,让洪喜去做伙计,没想到一直拒绝学艺的洪喜爽快答应了。洪喜娘给洪喜置办了新的行头,寄萍对此不屑一顾。寄萍一直想带着子建逃走,在白天利用送馍馍的机会打听了去火车站的路线,晚上悄悄带子建离开了。姐弟俩走了很久,迷了路,子建走不动,跟姐姐坐到路边的石凳上休息,可一会两个孩子就依偎着睡着了。天蒙蒙亮的时候,姐弟俩被一个衣着华丽的女人叫醒。寄萍下意识的紧紧抱着弟弟。交谈中女人告诉寄萍自己也是苏州人,并且认识夏家,还跟寄萍母亲一起打过牌,甚至小时候抱过寄萍,寄萍对女人深信不疑,让女人带姐弟俩回苏州。可寄萍不知道,她遇到了另外一个人贩子。
- 第4集
- 早上,洪喜家乱成了一团。当洪喜娘起来蒸馍馍,要寄萍拉风箱的时候才发现床上空了。洪喜娘哭天喊地,怪寄萍没良心,怪洪喜爹养了个白眼狼。大福也唉声叹气,不光是心疼钱,更是担心孩子。郭瞎子在一边煽风点火,说他们命里没有,不要强求。洪喜也风风火火的跑回来,洪喜娘告诉他寄萍姐弟俩跑了,他们一直想回家,估计是往火车站跑了。洪喜一路狂奔。恰巧,子建饿了,拐卖他们的中年女人答应在路边先吃点东西,吃饭的时候,在王家买过馍馍的一个卖瓷器的认出了寄萍姐弟俩。但他不敢肯定,也没打招呼,吃完就走了。当卖瓷器的看到洪喜的时候,确定了洪喜是在找那姐弟俩,告诉洪喜他们在小摊上吃东西呢。洪喜找到小摊得知他们刚走,来不及道谢就跑了。 女人带着寄萍姐弟俩走近了当时一家有名的妓院江淮书寓。女人哄骗寄萍书寓就是学堂,她来送几个女孩子进学堂的。寄萍毫无疑心。正在这时,洪喜赶到了,他冲过去,抓住子建,要他们回家。寄萍哪里肯听,和洪喜扭打成一团,但洪喜就是死死抱着子建,女人也对洪喜又打又骂,寄萍简直恨死了洪喜,抓住他就咬了一口。洪喜手一松,寄萍领了子建就跟女人走了。洪喜急了,对寄萍喊:那是窑子。寄萍不知道窑子是什么意思,头也不回的走了,女人把寄萍和子建推进了书寓大门,门随后被关上。寄萍进了江淮书寓才发现不对,隐约知道自己来到了什么地方。她带子建要离开,可老鸨称自己是花了大价钱的,岂能让他们来去自由。寄萍跟子建被关在了一个小屋里。洪喜回家报信,家里乱成一团。大家商量找殷诚茹试试,殷诚茹是这条街上最有学问的人,是个唱小曲的艺人。殷诚茹听完大福的诉说,怪大福多管闲事,大福提到让白姑娘帮忙,殷诚茹脸色突变,把大福赶了出去。大福无奈,自己去书寓要人,被老鸨臭骂一通。正无奈离开的时候,听到了寄萍叫他,透过窗子看到寄萍的小脸,大福让寄萍等着,一定救他们回家。大福又来到殷诚茹家,殷诚茹被大福的真诚感动,带大福找老李商量。老李是街上说山东快书的,人滑,心眼对,结识的人多。老李答应去跟老鸨谈谈,还吹牛说他跟老鸨是老交情,老鸨一定给他面子。为此给大福要车马费和添新衣裳的钱,不能太寒酸。洪喜娘舍不得也没办法,要不前面花的钱就白花了。老李来到江淮书寓,老鸨以为来了贵客,殷勤招待,老李忘乎所以,要了姑娘,被老鸨识破穷酸,毒打一顿。老李急中生智说自己是来找孩子的。并编谎话说孩子是张宗昌高参的,过几天就来要孩子了。老鸨被吓住,声称只要拿十二块大洋,就把孩子交出去,否则张督办来也白搭,她有契约在。
- 第5集
- 老李得意的回到院子里,告诉大福事情办好了,但人家要十五个大洋,少一个人家也不放人。洪喜娘认为不是捡了元宝,是个填不满的穷坑。大福安慰洪喜娘要是这个时候放弃孩子,那以前花的钱就回不来了。大福准备筹钱,洪喜说不管怎么都要把他们赎回来,实在不行,就把自己卖了。大福好说歹说的让洪喜娘同意赎回姐弟俩。大福欲去钱庄提钱,可钱庄兑不出钱来,全是军票,大福无奈,满街借钱,但全都是穷人,哪里有钱?殷先生号召大家多少都算是出点力,让巧凤挨个摊子转,好不容易大家凑够了十四块大洋,老李说剩下的一块他交了。老李把十二块大洋给了老鸨领回了寄萍跟子建。气恼的大福抬手要打他们,可总也不忍心,倔强的寄萍还低头不认错。大福把孩子领回家,在大家的劝说下寄萍给洪喜娘道歉,洪喜娘不领情,寄萍被骂的脸红一阵白一阵的,强忍着。洪喜娘得理不饶人,寄萍忍无可忍,两人发生争执,寄萍扭头跑出去了。殷诚茹看着倔强的寄萍,心里似有所想,又暗自摇头,觉得这孩子得好好调教。孩子找回来了,日子还得接着过。第二天天不亮,大福两口子就起来忙碌了,而寄萍跟弟弟还在酣睡。洪喜娘说不能在家养个姑奶奶,叫寄萍跟子建起来干活,寄萍说弟弟小,自己一个人干俩人的。洪喜娘赌气让寄萍推磨拉风箱,磨不完一袋面不让吃饭。大福站在两个倔强的人跟前不知所措。殷诚茹来找大福,他认为寄萍是唱小曲的料,长相好,声音也不错,想收寄萍做徒弟,让她学琴书,还能给家里省下一张嘴。洪喜娘忙不迭的答应,但大福却犹豫了。大福觉得唱曲是下九流的行当,寄萍是大户人家的孩子,不能让她去。正商量着寄萍磨完面过来了,大福让她去吃饭,可洪喜娘硬着说不是要干两个人的吗,风箱还没拉呢,寄萍二话不说就去干活。大福让寄萍歇会,寄萍不说话,只顾干活。洪喜娘也气的鼓鼓的。但看着孩子不吃饭干活,洪喜娘也心疼,但还是没好气的把饭给端到灶上让寄萍吃,寄萍也不理,洪喜娘放声嚎哭。大福怪洪喜娘刀子嘴,自己心里也心疼,就是嘴硬,让赶紧蒸完馍馍好让寄萍歇会。等馍馍蒸好了,大福让寄萍去洗洗吃饭时,寄萍起身往外走,下台阶的时候,却一脚踏空,一头栽了下去。
资料婶战来源 [3]
出品人 | 王汉平、张锋、赵平非、林国刚 |
监制 | 周明、马利、张新建 |
导演 | 王文杰 |
编剧 | 赵冬苓 |
美术设计 | 刘勇奇 |
造型设计 | 陈敏正 |
服装设计 | 陈敏正 |
录音 | 佟恩克夫 |
资料来源 [4]
资料来源 [5-8]
名称 | 演唱 | 备注 |
---|---|---|
乱世佳人 | 姚贝娜 [9] | 片尾曲 |
●为保证该剧的民国特色,制片方在无锡影视城搭建了三条民国老街,着力表现民国时期工商业萌芽的社会状态,着力恢复民国时期的老城旧貌,包括老品牌药店、百年食品老店、酱菜圆等传统企业。
●影视城内的置景木材都是特意从北京旧货市场买回来找工匠自己打造的,还有很多道具都是绝无仅有的 [10]。
时间 | 奖项 | 获奖/提名 | 获奖者 |
---|---|---|---|
2010 | 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演员 | 提名 | 陈小艺 |
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编剧 | 提名 | 赵冬苓 [11] |
李依晓演绎剧中角色“寄萍”从十几岁到三十岁的青春时光。从少女“寄萍”的清纯秀美,到成熟“寄萍”的恬淡清雅,李依晓对角色的把握恰到好处,准确刻画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从唱腔眼神到表演身段无不彰显出专业风范,将这一大长今式的传奇女子演绎得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12]。(新浪娱乐评)
该剧选材独特,不仅塑造了传奇女性,更透过民国老城中社会底层的一个窗口,呈现出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的生死沉浮,折射出整个社会的变迁,描绘了一幅近半个世纪旧时代的风情历史画卷 [13]。(搜狐娱乐评)
网站 | 评分 | 参评人数 | 统计截止日期 |
豆瓣 | 7.5 | 2754 | 2023-12-11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