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剧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成立托儿所,众多革命工作者为保护红色后代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革命经历 [2]。
2022年6月,《啊摇篮》将代表陕西省参加第3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角逐。 [12]
- 中文名
- 啊摇篮
- 别 名
- 啊!摇篮
- 作品类型
- 近代、革命
- 主 演
- 海清、李泽锋、周也、朱锐、徐绍瑛、郎月婷、李芯逸
- 制片地区
- 中国大陆
- 导 演
- 林柯
- 编 剧
- 王茜
- 制片人
- 贾轶群
- 出品公司
- 陕文投艺达影视
- 拍摄地点
- 延安
- 首播时间
- 2021年5月4日
- 首播电视台
- 北京卫视、东方卫视、广东卫视
- 网络播放平台
- 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
- 集 数
- 40 集
- 每集时长
- 45 分钟
- 发行许可证号
- (陕)剧审字(2021) 第002号 [13]
- 语 言
- 汉语普通话 [17]
- imdb编码
- tt13859688
1940年延安抗大的进步青年丑子冈突然接到中央任命,成立延安保育院。丑子冈拒绝道:我来延安不是当孩子王的,没想到毛泽东第一个把自己的女儿毛娇娇送来了托儿所,从此烈士的遗孤、抗战将士的后代、毛泽东、刘伯承等革命领袖的红色血脉,都交给了文化不高甚至大字不识的乡下婆姨们。托儿所经历了“大战百日咳”、“刘华北之死”、“更名洛杉矶托儿所”、“敌机轰炸”、“特务逆袭”、“争渡黄河”、“秧歌剧风波”、“中外记者参观团”等真实历史事件。1947年,国民党轰炸延安,毛泽东、周恩来指示,托儿所随第一批中直机关撤退,撤退途中,三百多人,一百多辆马车的队伍遭到敌人猛烈袭击,最终丑子冈带着无一伤亡的孩子们跟随解放大军进入北京。开国大典那天,孩子们站在广场上,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3]洪旬请。
- 第1集
- 1940年3月,怀孕的女战士丑子冈正背着装满土豆的大麻袋沿着沟壑行走,一位蒙面少女冲上来要抢土豆,两人争抢时,身后一群狼把她们围住,两人慌乱逃跑间,沟那边响起震耳的锣鼓声,举着“庆祝延安生产运动大会胜利召开”标语的秧歌队将狼群吓跑。丑子冈给了蒙面少女两个土豆,唐素素拿过土豆后转身离去。一个月后,乔装成演员苏菲的唐素素、大学生王茜平、任宝珍等坐着卡车来到延安,正巧遇到丑子冈,忙向其介绍自己。丑子冈帮助曹和静照顾三岁半的罗小金与其他孩子,曹和静原本是来参加革命的,但到了延安之后却被安排给首长看孩子,丑子冈替她委屈,并告知自己正努力申请上抗大。供销社饭馆内,丑子冈再次见到了假冒身份的唐素素等人,唐素素表示自己来到延安是为了找一个名叫葛六斤的战士。供销社里,丑子冈说服了王科长和教务处的薛处长同意自己辞职去上抗大。如今便只剩下中央医院院长傅连暲没有签字了。傅连瞕对丑子冈发出了请求,要求丑子冈协助曹和静一起筹办中央托儿所,条件就是同意丑子冈上抗大。丑子冈为了上抗大只得同意。
- 第2集
- 为了筹备建设保育院,需要各方面的准备工作,比如粮食、衣服、铺盖等。丑子冈为了筹备建筑保育院,找到了唐素素,向她索要之前在供销社饭馆中换取饭钱的明星签名照。唐素素在听过原委后欣然同意,拿出明星照片自己在上面签了字。丑子冈通过这些照片换取了大量的物资,并通过龙槐生等人的帮助,总算建立了保育院的雏形。毛泽东第一个把自己的女儿毛娇娇送来到托儿所。1940年11月,毛主席认命丑子冈担任托儿所所长,并让丑子冈大张旗鼓为托儿所招人。丑子冈看到傅连瞕,忙上前表示自己一心想上抗大,但她不当所长只想革命的坚决态度让傅连暲大发雷霆,在一旁的唐素素却表示自己愿意进入托儿所工作。托儿所院子里,龙槐生调侃平日里风风火火如男人的丑子冈,丑子冈心里窝火,给龙槐生排了任务。罗小金往唐素素身上抹鼻涕,唐素素气急打罗小金屁股。丑子冈呵斥唐素素,龙槐生为唐素素叫屈罢工,吵闹之间丑子冈孩子突然要生了。众人忙将丑子冈送到医院,丑子冈早产生下儿子。张静平劝丑子冈放弃上抗大回家养身体,丑子冈表示自己只有上抗大才能上前线、打鬼子。
- 第3集
- 曹和静通知马五婶领导决定让她回家,马五婶黯然离开。为了找到帮手,丑子冈与曹和静再次撰写告示招工,但一直没有合适的人。中央医院门口也贴了告示,军人葛六斤路过询问,唐素素听到声音后猛然追出,却不见人影。黑夜里,唐素素遭遇狼群,马五婶出手相救,二人与恶狼决战。关键时刻,丑子冈赶到用火把吓走了狼群,把二人救回托儿所。当晚,唐素素向大家讲述自己的身世。另外几人也分享了各自的往事。 第二天,丑子冈带毛娇娇去看毛主席,再次表示自己想上抗大、不想在托儿所看孩子的愿望。毛泽东语重心长地开导,并给丑子冈出了个招兵买马的主意。 深夜,张静平给丑子冈讲泰戈尔的诗歌,并讲述“绿叶”一类平凡而又崇高的工作,让丑子冈思考“红花”与“绿叶”的关系,丑子冈不断思考与毛主席讨论过的“革命的真相”。经过一夜的思考,第二天丑子冈走进抗大,找到教务处薛教务长,表示自己决定留在中央托儿所担任所长。 一年后,1941年秋。日军再度空袭,小战士为保护小胖被炸断了腿。赶回托儿所的丑子冈得知此事,冲入院子对唐素素劈手就打,曹和静等人制止。
- 第4集
- 唐素素委屈跑走,任宝珍告知丑子冈她冤枉了唐素素。众保育员私下议论丑子冈的管理方式太过粗暴。唐素素来到医院,看到众多伤员后,返回托儿所带领保育员去医院帮忙。丑子冈回到托儿所发现只有两个人在,小宝发烧咳嗽得厉害。丑子冈赶到中央医院要求保育员们回托儿所,唐素素等人宣称只要丑子冈离开她们就回去,沈元晖当听说来的人都是保育员时要求唐素素她们立刻返回岗位。丑子冈给保育员们开会,希望大家向自己提意见,自己努力改正,众人一一指出丑子冈各种不足。此时曹和静抱着烧得昏迷不醒的小宝走进来,会议临时结束,丑子冈带着小宝跑进医院,沈元晖告诉她孩子得的是伤寒。唐素素离开托儿所去找葛六斤,到了白家坪医院却得知葛六斤已经出院。春伢子打听到了葛六斤随队去了河东,唐素素坚持要跟着一起走。 第二天,傅连瞕带着左参谋长的妻子刘志兰和孩子左太北来到托儿所,丑子冈带着刘志兰参观,站在一旁的沈元晖担心小宝的病情。傅连瞕赶来查看小宝病情,发现小宝症状更加严重,一旁的张静平要带着小宝去做手术却被傅连瞕拉住表示这是被敌人封锁的延安。
- 第5集
- 唐素素跟春芽子来到一处战斗前线,遇到了何洪奎等人护送的一批新四军的遗孤。小宝最终还是死了,丑子冈失去了往日的平静,保育员们得知消息后也无法控制自己的哀痛。何洪奎的队伍遭到了日本飞机的轰炸,何洪奎掩护春伢子和唐素素带着孩子去找毛主席,为了掩护孩子而中弹身亡。第一次经历战场前线的唐素素被吓傻了,而孩子的哭声唤醒了她,唐素素不顾一切与其他战士们一起抱着孩子冲出轰炸圈。风尘仆仆的唐素素带着新四军的孩子们回到托儿所。唐素素得知丑子冈的孩子小宝因伤寒病逝,唐素素向丑子冈道歉,表示自己之前不应该赌气离开托儿所。丑子冈看着新四军的孩子们表示,有孩子就还有希望。1942年5月,中央托儿所搬到了兰家坪,几个新四军的孩子也加入了幼儿园。军人聂红旗来找刘志兰,和丑子冈讲了左参谋长所在部队目前的危险状况,丑子冈觉得作为左权的爱人,她有权知道,但当丑子冈看到刘志兰看向左太北的目光后,丑子冈又将本要说出的话压了回去。这天正好是左太北两岁生日,丑子冈决定开联欢会庆祝建所两周年,顺便给小太北生日。
(分集剧情参精跨恋考资料 [4]蒸担蜜地渗页订渗立台墓煮询灶牛拘阿)
出品人 | 王建军、贾轶群、宋炯明、余俊生、蔡伏青、王勇(联合)、孙忠怀(联合)、戴玮(联合)、龚宇(联合)、刘璋飚(联合) |
制作人 | 贾轶群(总制片人)、王茜(制片人)、董润(制片人)、俞子博(执行制片人)、方芳(联合制片人)、谢颖(联合制片人)、杨蓓(联合制片人) |
监制 | 王磊卿(总)、张峥(总)、王仁海(总)、韩志杰(总)、王吉德(总)、王晓晖(总)、卢涛(总)、常扬(总)、李振林(总)、李成砚(总)、王景龙(总)、姚立军(总)、任剑伟、朱礼庆、苏杰、朱睿、张志炜、眭俊、孙昌博、郝国庆、宫玮 |
导演 | 林柯 |
编剧 | 王茜(总)、夏蕾、姜杨、马晓勇、张莉 |
摄影 | 高琨、高洋 |
配乐 | 安鑫、刘思军 |
剪辑 | 战海红 |
道具 | 王长见 |
选角导演 | 范新蜀 |
美术设计 | 全荣哲 |
动作指导 | 孟振 |
造型设计 | 陈敏正 |
服装设计 | 夏艳飞 |
灯光 | 孙少华 |
录音 | 武磊、吴云达 |
场记 | 赵䜣宇(A组)、王志宇(B组)、赵可卿(B组) |
发行 | 程晖(总发行人)、欧筱媛(发行人)、朱婉晨(发行人) |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8])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4-5] [7] [9])
(音乐原声参考资料 [6] [8])
获奖时间 | 奖项 | 获奖方 | 获奖情况 |
---|---|---|---|
2022年10月27日 | 第33届电视剧飞天奖 | 《啊摇篮》 | 入围 [14] |
2022年 | 第十六届陕西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剧二等奖 | 《啊摇篮》 | 获奖 [15] |
2022年11月2日 | 第3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剧 | 《啊摇篮》 | 提名 [16] |
- 为了饰演好丑子冈这个角色,海清查阅了大量相关历史文字素材。
- 在黄土高原的拍戏过程中,海清也经历了种种考验。有时拍摄当天行军时长就达数小时,为了节约时间,剧组常常就直接住在窑洞里。 [10]
拍摄过程
2021年2月,该剧在横店杀青 [2]。拍摄期间,该剧剧组辗转陕西多地,实地取景取材,前期走访了众多曾在延安保育院工作生活过的历史见证人。 [11]
宣传活动
2020年12月22日,该剧在官方微博发布海报并曝光演员阵容 [1]。
基本信息
播出日期 | 播出平台 |
---|---|
2021年5月4日 | |
2021年5月4日 | 东方卫视 |
2021年5月4日 | 广东卫视 |
2021年5月11日 | 深圳卫视 |
2021年5月11日 | 河南卫视 |
2021年7月6日 | 山东卫视 |
收视情况
/ | 北京卫视CSM59城收视 | 东方卫视CSM59城收视 | 广东卫视CSM59城收视 | ||||||
日期 | 收视率% | 收视份额% | 排名 | 收视率% | 收视份额% | 排名 | 收视率% | 收视份额% | 排名 |
2021.5.4 | 1.291 | 4.52 | 6 | 1.903 | 6.66 | 4 | 0.255 | 0.89 | 10 |
2021.5.5 | 1.382 | 4.74 | 6 | 1.986 | 6.81 | 4 | 0.234 | 0.8 | 10 |
2021.5.6 | 1.837 | 6.41 | 5 | 1.946 | 6.79 | 3 | 0.696 | 2.43 | 7 |
2021.5.7 | 1.863 | 6.64 | 3 | 2.288 | 8.16 | 1 | 0.598 | 2.13 | 7 |
2021.5.8 | 1.753 | 6.81 | 4 | 2.151 | 7.91 | 1 | 0.497 | 1.84 | 7 |
2021.5.9 | 1.75 | 6.33 | 5 | 2.06 | 7.43 | 3 | 0.494 | 1.79 | 8 |
2021.5.10 | 2.016 | 7.22 | 3 | 1.98 | 7.09 | 4 | 0.522 | 1.87 | 8 |
2021.5.11 | 1.774 | 6.37 | 3 | 2.072 | 7.44 | 2 | 0.624 | 2.24 | 11 |
2021.5.12 | 1.401 | 5.06 | 5 | 1.907 | 6.9 | 3 | 0.822 | 2.97 | 8 |
2021.5.13 | 1.187 | 4.29 | 6 | 2.254 | 8.15 | 2 | 0.727 | 2.62 | 7 |
2021.5.14 | 1.737 | 5.93 | 4 | 2.389 | 8.17 | 1 | 0.679 | 2.32 | 7 |
2021.5.15 | 1.574 | 5.56 | 5 | 2.433 | 8.54 | 1 | 0.983 | 3.46 | 6 |
2021.5.16 | 1.45 | 5.01 | 6 | 2.422 | 8.37 | 1 | 0.821 | 2.84 | 7 |
2021.5.17 | 1.41 | 5.06 | 6 | 2.277 | 8.17 | 2 | 0.828 | 2.96 | 7 |
2021.5.18 | 1.433 | 5.08 | 6 | 2.162 | 7.68 | 2 | 1.056 | 3.74 | 7 |
2021.5.19 | 1.495 | 5.2 | 6 | 2.209 | 7.71 | 2 | 1.071 | 3.73 | 7 |
2021.5.20 | 1.802 | 6.44 | 5 | 2.104 | 7.52 | 2 | 0.969 | 3.46 | 7 |
2021.5.21 | 1.784 | 6.18 | 4 | 2.412 | 8.38 | 1 | 0.915 | 3.17 | 7 |
2021.5.22 | 1.918 | 6.9 | 3 | 2.36 | 8.43 | 1 | 1 | 3.58 | 6 |
2021.5.23 | 1.859 | 6.3 | 5 | 2.008 | 6.93 | 4 | 0.913 | 3.1 | 6 |
2021.5.24 | 1.779 | 6.38 | 5 | 2.169 | 8.02 | 2 | 0.91 | 3.25 | 7 |
2021.5.25 | 1.359 | 4.76 | 8 | 2.447 | 8.74 | 3 | 0.838 | 3.04 | 9 |
革命历史剧《啊摇篮》,创造性地将目光对准一群不拿枪、不带兵的托儿所保育员,向人们展现了那段光荣历史的另一重侧面、一段鲜有的女性视角下的峥嵘岁月。在更高也更广阔的层次之上,《啊摇篮》试图呈现的,其实是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中国社会沧桑巨变的一个缩影。原本是“一盘散沙”因而受尽苦难的中华民族,为何能凝聚成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啊摇篮》通过唐素素这个人物的成长,折射中国革命带给普通中国人的成长蜕变 [9]。(《文汇报》评)
该剧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历尽艰辛兴办保育事业、养育红色后代的光辉历程,让观众重温延安保育院的革命历史。《啊摇篮》生动刻画了在艰苦环境下,用鲜血和生命守护红色后代、呵护未来希望的保育员群体形象。正是她们的无私关爱,才让孩子们有了温暖的栖身成长之地 [11]。(《陕西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