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日记

2023年卓亦谦执导的剧情片
收藏
0有用+1
0
《年少日记》是由圆桌会议室有限公司出品,尔冬升监制,卓亦谦编剧并执导,卢镇业郑中基领衔主演,陈汉娜韦罗莎黄梓乐何珀廉吴冰周汉宁戴玉麒归绰峣邵美君梁祖尧梁雍婷陈苡臻麦芷谊陈湛文主演的剧情片 [26]。该片于2023年6月11日在中国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行全球首映 [21],2024年4月19日在中国内地公映 [9]
该片讲述了在中学任职的郑有俊意外发现一封没署名的遗书,他必须跟时间赛跑,找出企图轻生的学生,阻止悲剧发生。在寻找遗书主人的过程中,郑有俊亲手揭开了自己尘封已久的那段充斥着暴力与痛苦的童年回忆 [17]
2023年11月25日,卓亦谦凭借该片获得第6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奖 [33]。2024年4月14日,该片获得第4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12项提名,最终卓亦谦凭借该片获得新晋导演奖 [5];12月24日,豆瓣2024年度电影榜单正式揭晓,该片以8.4分在评分最高华语电影中排名第4 [32]。截至2024年5月15日,该片在全球累计获得票房545.8万美元 [14]
中文名
年少日记
外文名
Time Still Turns The Pages [26]
其他译名
遗书
类    型
剧情
出品公司
圆桌会议室有限公司
制片地区
中国香港
拍摄地点
中国香港
导    演
卓亦谦
编    剧
卓亦谦
主    演
卢镇业郑中基陈汉娜韦罗莎黄梓乐何珀廉吴冰周汉宁戴玉麒归绰峣邵美君梁祖尧梁雍婷陈苡臻麦芷谊陈湛文 [26]
片    长
95 分钟
上映时间
2023年6月11日(中国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票    房
1566.3 万元(中国内地最终票房)
对白语言
粤语
色    彩
彩色
imdb编码
tt27881474
主要奖项
第4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新晋导演
第6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导演
在线播放平台
腾讯视频爱奇艺芒果TV
监    制
尔冬升

剧情介绍

播报
编辑
在中学任职的郑有俊巴良(卢镇业汽习饰)意外发现一封没有署名的遗书,他必须跟时间赛跑,找出企图轻生的学生,阻止悲剧发生。在寻找遗书主人的过程中,郑有俊翻开了一个10岁小男孩写下的日记本,也揭开了自己尘封已久的那段充斥着暴力与痛苦的童年回忆。原来,男孩是郑有俊的哥哥郑有杰黄梓乐燥您霸饰),但年少的郑有杰经常被控制狂父亲郑自雄狱盛胶全探汗屑漏(郑中基饰)多次家暴,母亲郑黎嘉欣韦罗莎饰整盼道腿多担纸)也将婚姻失败归结于他。学业与家庭的双重压力导致他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当场呕吐。“家庭食物链”最底端的他在面临长年累月的打压式教育后,也确信自己就是一个垃圾。郑有杰将自己的年少心事写进日记,只因家中无人真正关心他、倾听他、爱他。最终在父亲侮辱性的谩骂、母亲撕心裂肺的哭泣中,他走向了天台 [17]
《年少日记》

演职员表

播报
编辑

演员表

卢镇业 饰 郑有俊
配音  -
郑中基 饰 郑自雄
配音  -
陈汉娜 饰 林雪儿
配音  -
韦罗莎 饰 郑黎嘉欣
配音  -
黄梓乐 饰 郑有杰(杰仔)
配音  -
何珀廉 饰 郑有俊(童年)
配音  -
吴冰 饰 班长(黄家怡)
配音  -
周汉宁 饰 蛋糕
配音  -
戴玉麒 饰 少年郑
配音  -
归绰峣 饰 少女林雪儿
配音  -
邵美君 饰 罗福堂中学驻校社工虾姐
配音  -
梁祖尧 饰 罗福堂中学副校长
配音  -
梁雍婷 饰 郑自雄秘书
配音  -
陈苡臻 饰 钢琴教师陈老师
配音  -
麦芷谊 饰 圣斯小学梁老师
配音  -
陈湛文 饰 新钢琴老师
配音  -
林伟文 饰 圣斯小学校长
配音  -
刘国昌 饰 罗福堂中学校长
配音  -
邝珮诗 饰 华沙小学杨校长
配音  -
陈宇廷、李添朗、何求 饰 欺凌蛋糕同学
配音  -
刘伟鸿 饰 罗福堂中学校工
配音  -
李晓琳、蔡家宝、何津颍、李嘉荧、薛芷颖 饰 罗福堂中学生
配音  -
张铠荞、利婉莹、陈钰蕾、熊怡、吕璇曦 饰 罗福堂中学生
配音  -
梁焯豪、许丞晞、杨进谚、邹俊成、梁洛风 饰 罗福堂中学生
配音  -
陈佐贺、杨耀承、袁志豪、周子峰、何泽权 饰 罗福堂中学生
配音  -
陈庚良、郑炜、钱悦希、程诗宝、赵芷妍 饰 圣斯小学同学
配音  -
颜国梁、梁浩柱 饰 罗福堂中学生
配音  -
河马 饰 河马
配音  -
王汶彦 饰 圣斯小学主持人同学
配音  -
欧阳辰妍、陈智昊、陈俊熹、陈巧儿、陈皓明 饰 圣斯小学同学
配音  -
陈杰峰、陈帼方、陈帼元、陈亮翀、陈善莹 饰 圣斯小学同学
配音  -
陈迪谦、陈蔚思、陈泳妤、陈禹琛、陈俊颖 饰 圣斯小学同学
配音  -
赵芷妍、庄芷蓉、褚程辉、朱可晴、钟灏轩 饰 圣斯小学同学
配音  -
钟凯锋、范振煕、叶雅婷、关棣轩、郭杓梃 饰 圣斯小学同学
配音  -
赖梓轩、林锦盛、林孝烨、林戴君、刘凯淼 饰 圣斯小学同学
配音  -
刘佑禧、罗乐澄、李柱廷、李俊欣、李孝彤 饰 圣斯小学同学
配音  -
梁礼仁、梁释之、梁仁乐、李皓轩、李栩晴 饰 圣斯小学同学
配音  -
李启丰、李栢昊、梁柏言、连紫凝、凌逸靖 饰 圣斯小学同学
配音  -
廖梓宏、卢程暄、龙廷轩、伍颖儿、彭俙童 饰 圣斯小学同学
配音  -
覃扬誉、施顺然、萧子芯、苏俙愉、施乐澄 饰 圣斯小学同学
配音  -
邓嘉升、曾紫淇、谢灏轩、黄文轩、黄美恩 饰 圣斯小学同学
配音  -
黄诺恩、王柏熹、黄善加、王诗文、黄祉乔 饰 圣斯小学同学
配音  -
黄尉朗、甄迦琳、杨紫悠、叶庭均、袁旻林 饰 圣斯小学同学
配音  -
张航健、张皓轩 饰 圣斯小学同学
配音  -
陈雄燊、陈允怡、陈杏、郑婵芳、张家媛 饰 圣斯小学家长
配音  -
张丽琴、崔小利、何冬琴、邝尚仪、劳惠瑜 饰 圣斯小学家长
配音  -
刘凤琴、罗晞雯、李桂媚、李爱香、林雪茹 饰 圣斯小学家长
配音  -
凌耀伟、毛毛、炅紫琪、欧阳宇、饶小花 饰 圣斯小学家长
配音  -
邓耀荣、曾庆威、谢楚羚、黄凯欣、黄佩儿 饰 圣斯小学家长
配音  -
肖雪兰、杨慧妍、叶露辉、汤慧芝 饰 圣斯小学家长
配音  -
罗宇彤校长、吴伟财副校长、杨慧玲副校长 饰 圣斯小学老师
配音  -
陈小燕、刘智坚、李继民、吴伟娟、庞浩然、杨肇辉 饰 圣斯小学职员
配音  -
司徒华轩 饰 郑自雄司机
配音  -
陈甘凤 饰 文具店店长
配音  -
Aloha Lalen Velasco 饰 菲佣
配音  -
黄宝珠 饰 菲佣替身
配音  -
杨仲尧 饰 罗福堂中学小食亭职员
配音  -
谢趠汎 饰 罗福堂中学体育老师黎Sir
配音  -
黄育龙、秦诗韵、周基銮 饰 婚纱摄影工作人员
配音  -
汪泽霖 饰 侍应杨仲尧
配音  -
刘俊杰 饰 小巴司机
配音  -
苏晋霆、黄海权、冼妺、陈德成、陈羡霖、秦诗韵、刘颂祈、吴凯琪、傅海欣、鲍蒸彝、欧阳俊浩 饰 小巴乘客
配音  -
陈健富 饰 天台保安员
配音  -
余达志、钟健恒 饰 便衣警员
配音  -
陈凤珍、谭若欣 饰 丧礼亲威
配音  -
黄国邦、陈燕妮、潘培敏、喻振维、钱小晶、钱耀荣、张子龙、陈国辉 饰 丧礼出席者
配音  -
胡源耀、梁子君、钟雨伦、李雅霖、何颖岚 饰 少年郑同学
配音  -
林晓蕙 饰 貌似的女士
配音  -
陈泓 饰 林雪儿新男朋友
配音  -
蔡安妮 饰 郑新女朋友
配音  -
傅海欣 饰 医院护士
配音  -
张戬仁 饰 医院医生
配音  -
李海华 饰 录音室职员
配音  -
陈晓进 饰 向郑求助的学生
配音  -

职员表

制作人李诗慧 (执行制片)陈洁铃(助理制片)
监制尔冬升黄家怡(执行)
导演卓亦谦
副导演(助理)李海华吴凯琪邓晓岚
编剧卓亦谦
摄影流星周哲立(第二组摄影师、摄影助理)
配乐区乐恒廖颕琛张戬仁
剪辑陈晓进卓亦谦
道具张冠桥
配音导演韩冬青(普通话)
美术设计张蚊
动作指导司徒华轩
造型设计周基銮(发型)泰诗韵(化妆)
服装设计罗焕芳
视觉特效杨敏杰
灯光家祥
录音李志峰(收音师)邓学麟(收音师)姚俊轩(音效设计师)李耀强(混音师)
剧务杨仲尧
场记邓晓岚
展开
参考资料 [26]

角色介绍

播报
编辑
郑有俊
配音-
中学老师,从小被家庭寄予厚望,但他没有按父亲的规划走向成功人士的康庄大道,而是选择成为一名老师。在高考前夕,他意外发现一封没有署名的遗书,他必须跟时间赛跑,找出企图轻生的学生,阻止悲剧发生。在寻找遗书主人的过程中,他亲手揭开了自己尘封已久的那段充斥着暴力与痛苦的童年回忆。
郑自雄
演员郑中基
配音-
郑有俊、郑有杰的父亲,作为事业成功的律师,拥有绝对的权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身体力行,不断向他们灌输,但并未宣之于口的“优绩主义”理念。他对待两个儿子厚此薄彼,嫌弃哥哥留级、批评他讲英文时语法错误,不能完整弹出弟弟信手拈来的钢琴曲,而这也导致了哥哥的悲剧。
林雪儿
配音-
郑有俊的妻子,两人刚认识时,她也会和郑有俊的哥哥郑有杰一样,喜欢和玩偶说话,这让郑有俊想起了哥哥。郑有俊也因此被她所吸引,她的到来也使得郑有俊开始敞开心扉,接纳别人。林雪儿怀孕后,两人的婚姻关系终止,因为郑有俊不知该如何面对一个生命的诞生。
郑黎嘉欣
演员韦罗莎
配音-
郑有俊、郑有杰的母亲,表面风光无限,在家庭里却要无条件服从丈夫。夫妻关系本身摇摇欲坠,她却也随丈夫高举唯成绩论,让儿子郑有杰成为了牺牲品,并将自己的婚姻不幸全部归于郑有杰。郑有杰最终的去世终究是给了她重重的一击,她无力面对,最终离开了这个家庭。
郑有杰(杰仔)
演员黄梓乐
配音-
郑有俊的哥哥,因为成绩落后而不被认可,拼命讨好父母也换不来欢心。父亲多次家暴,母亲将婚姻失败归结于他,唯一温柔待他的钢琴老师也被父亲换走。长年累月的打压式教育后,也确信自己就是一个垃圾。他将自己的年少心事写进日记,最终在父亲侮辱性的谩骂、母亲撕心裂肺的哭泣中,他走向了天台。
参考资料 [17-18] [22] [24]

音乐原声

播报
编辑
单曲封面
类型:电影《年少日记》主题曲
曲目:《年月漫漫》
作词:可立
作曲:廖颖琛
演唱:廖颖琛、留香琼
发行时间:2023年11月13日
发行公司:Daymaker Creatives Limited [25]
专辑名:《年少日记》
创作人:廖颖琛、区乐恒、张戬仁
发行时间:2023年12月29日
发行公司: Daymaker Creatives Limited
专辑封面
曲目:
1.《Rêverie Reimagined》
2.《Another Dreamless Night》
3.《Glimpses of the Past / The (Fantasized) Outburst》
4.《The Suicide Note》
5.《Pirate's Theme》
6.《Happy Times Waltz》
7.《Rêverie / The Search / The Fight》
8.《A Little Catharsis》
9.《A Little Hug》
10.《The Wedding Song ("In One Another's Souls”) / Marriage Story》
11.《Sherry's Theme Reprise (Sex, Lies, and Heartbreak)》
12.《Death of a Mangaka》
13.《Pirate's Theme Reprise》
14.《A Cruel Act (or Is It?)》
15.《The Last Embrace / Goodbye, Diary》
16.《A Family of Three / The Life After》
17.《êverie Again- A New Start》
18.《A Love Blossoms》
19.《Love on Hiatus / Sherry Again》
20.《The Diary / Dear Sherry, / Last Day》
21.《Shall We Talk / Goodbye Class / Pirate Again (The Adult He Wanted To Be)》
22.《The Rooftop (A Light Breeze) / Rêverie- The Reunion (Until We Meet Again)》 [19]

幕后制作

播报
编辑

创作背景

《年少日记》的创作灵感源自导演卓亦谦一位自杀去世的朋友和一封留给他的遗书。大学期间,卓亦谦的一位同学好友轻生离世。事发前一晚,卓亦谦看到对方在校园的角落里写东西。这个朋友很会写故事,同学们也都说他毕业后会成为很好的编剧。卓亦谦并没有想太多,跟他说加油,希望能早日看到他写的故事。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第二天早上卓亦谦才知道朋友昨晚是在写一封封遗书,他也收到了留给他的遗书。朋友在信里写道,他是一个热爱电影的人,背负了太多人的期待,但他看不见任何未来。他还表示相信卓亦谦一定会做得到喜欢做的事情。
卓亦谦非常后悔当时没有察觉到朋友的心理状态,如果那个晚上多聊几句,结果会不会不一样。朋友走后,卓亦谦时常会关注香港关于自杀的新闻,他看到一组数据——香港自杀者的年龄每年都在下降,原生父权家庭的问题、学业或工作的压力、精英主义导致的比较文化都是背后主因,他也观察到整个社会舆论对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群很不友好,导致他们不敢承认或者说出自己的心理问题。卓亦谦有时候看见一些网络留言去批判、责怪他们,就很愤怒地去回复。这股冲动也化作创作的动力,让卓亦谦想到以此为电影的主题,公开讨论自杀这件事情。在朋友去世十年后,卓亦谦动笔写下了《年少日记》的剧本 [20]

剧本创作

卓亦谦在编剧上的师父是电影《毒舌律师》的导演吴炜伦,他教卓亦谦写剧本一定要让读者从第一页一口气翻到最后一页。因此,该片的故事情节编排上力求从第一秒持续吸引观众看到结束,现在与过去两个时空的并进,穿插家庭内部的暴力冲突、孩子之间的比较竞争、校园霸凌的场面、学生遗书的悬念等。其中带给观众震撼力的部分发生在影片中段,卓亦谦特别设置了一个叙事诡计——郑老师打开日记本回忆童年,而在童年写日记的是郑有杰,影片在郑老师和郑有杰两条叙事线的穿插结构里,些许模糊制造了郑老师和郑有杰是同一个人的关系。当郑有杰跳楼自杀,发现原来郑老师是弟弟郑有俊后,这一反转点和真相的揭晓有利于迸发出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卓亦谦表示,剧本起初角色只有哥哥没有弟弟,他也没有选择跳楼,而是长大后成为老师回忆那个充满暴力的童年。但在创作过程中,他发觉这样的故事发展太沉闷,因此想到加入一个成绩很好的弟弟,通过兄弟俩的对比,强化哥哥内心的自卑感。为了让故事有更多的走向,卓亦谦想到如果哥哥自杀,那么留下来的人怎么办,将来成为老师的或许是弟弟,弟弟长大之后在潜意识里继承了哥哥的志向。于是,就形成了这个反转手笔。卓亦谦最想表达的是一个“自杀者遗嘱”的故事,是留下来的人的故事,并不是一个完全绝望的故事。因此,哥哥郑有俊这个人物代入了导演个人诸多的情感和视角 [20]

拍摄过程

2019年,《年少日记》成为第5届“首部剧情电影计划”大专组获奖作品,获得了拍摄资金 [34]。第一次当导演,卓亦谦开拍前最担心的不是成本控制、拍摄进度方面的问题,而是怎么保护好黄梓乐、何珀廉两位小演员的心理健康,如何让他们去理解家暴、心理伤害这些事情。但两位小朋友都很聪明,他们完全知道这是在演戏,是要通过表演告诉观众不要这样做 [20]

音乐创作

该片的配乐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钢琴曲,角色的童年时期有很多钢琴曲,因为角色本身要弹,其它配乐也是在钢琴曲变奏出来,比如哥哥郑有杰看漫画的时候有一些鼓声,比较有鼓励性的音乐。另外一部分就是成年人的部分,郑有俊经常是很孤独的状态,配乐用很多电子单音音乐。但是随着故事发展,当这两条线开始交集,过了中间的转捩点之后,钢琴和电子单音融合在一起使用,这个是配乐的基本概念。影片有三个配乐师,区乐恒是乐队吉他手,擅长电子单音。他的女朋友廖颕琛是一个歌手,所以就负责钢琴。第三个配乐师张戬仁是一个仲裁人,他分析每一场戏的情况,然后提出他的感受或者建议。除此之外,全片还大量使用了阿希尔-克洛德·德彪西的音乐作品《梦(Rêverie)》,导演最初想使用德彪西的另一首作品《月光》。但是到后来,导演觉得《梦》比较契合影片主题,原因是郑有俊这个角色有时候会梦到他的哥哥 [34]

宣传发行

播报
编辑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上映日期
中国内地(上海国际电影节)
2023年6月11日
中国香港
2023年11月16日 [2]
中国内地
2024年4月19日 [9]
韩国
2024年11月13日 [16]

宣传活动

2023年10月6日,该片宣布定档11月16日在中国香港上映,并发布预告 [2]
2024年2月6日,该片宣布引进中国内地 [7];4月8日,该片宣布定档4月19日在中国内地公映,同时发布“我不重要”版定档预告 [9];4月15日,该片发布口碑特辑,并宣布开启预售,之后分别在广州、上海及北京进行“我会陪着你”高校主题路演 [10];4月18日,该片发布终极预告和海报 [11];4月23日,该片发布“对望”版海报 [12];5月14日,该片宣布密钥延期,延长上映至6月18日,横跨端午档 [13];10月16日,该片发布两张韩版海报,宣布于11月13日在韩国上映 [16]

票房信息

  • 中国香港票房
该片在中国香港地区上映一个半月,最终票房收获2345万港币,成为2023年香港地区的华语片票房亚军 [27]
  • 中国内地票房
2024年4月26日,该片在中国内地上映8天 ,票房突破1000万人民币 [28];5月6日,该片票房突破1500万人民币 [29]

获奖记录

播报
编辑
时间
颁奖方
奖项
获奖方
结果
2023年6月15日
亚洲新人单元最佳影片
《年少日记》
提名 [1]
亚洲新人单元最佳导演
卓亦谦
2023年11月25日
最佳新导演
卓亦谦
获奖 [33]
观众票选最佳影片
《年少日记》
最佳剧情片
《年少日记》
提名 [33]
最佳男配角
黄梓乐
最佳原著剧本
卓亦谦
最佳剪辑
陈晓进、卓亦谦
2024年1月14日
推荐电影
《年少日记》
获奖 [6]
最佳电影
《年少日记》
提名 [6]
最佳导演
卓亦謙
最佳编剧
卓亦謙
最佳男演员
黄梓乐
2024年3月10日
最佳新导演
卓亦谦
获奖 [8]
最佳男配角
黄梓乐
提名 [4]
最佳剪接
卓亦谦、陈晓进
2024年4月14日
新晋导演
卓亦谦
获奖 [5]
最佳电影
《年少日记》
提名 [5]
最佳导演
卓亦谦
最佳编剧
卓亦谦
最佳男主角
卢镇业
最佳男配角
黄梓乐
最佳女配角
韦罗莎
最佳新演员
何珀廉
最佳摄影
流星
最佳剪接
陈晓进、卓亦谦
最佳美术指导
张蚊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区乐恒、廖颖琛、张戬仁
2024年7月1日
年度华语十佳影片
《年少日记》
获奖 [15]
年度导演
卓亦谦
2025年1月
2024华语院线电影
年度十佳
《年少日记》
获奖 [35]
第4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第4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第4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第4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第4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影片评价

播报
编辑

大众评分

网站
评分
参评人数
统计截止日期
豆瓣
8.4/10
165781
2025年1月5日 [3]
IMDb
7.7/10
约1500
2025年1月5日 [30]
时光网
7.8/10
170
2025年1月5日 [31]

专业评价

《年少日记》轻易地让在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人产生共鸣。影片经由一个10岁的男孩的坠落,剖析与审判的是香港社会,乃至整个东亚社会根深蒂固的优绩主义。但无力从根本上去撼动优绩主义这座大山,它只能诉诸一个又一个个体的改变,像一阵风带动一阵风,像涟漪触碰涟漪,去改变一个又一个的老师,一个又一个家长,帮助一个又一个被优绩主义所困扰的孩子解脱出来。主人公郑有俊关心学生,触动了银幕外的很多家长,亦抚慰了无数长大了的“郑有杰们”从未愈合的破碎心灵——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郑有俊这样的人 [18](澎湃新闻 评)
《年少日记》延续“新浪潮”港片观照现实的人文选择,借一本尘封日记回溯家庭悲剧。有限预算下,影片凭借哀而不伤、克制内敛的独特叙事打动人心,再次向观众证实大场面轰炸以外,低成本佳作的镜头语言魅力。影片带给观众的决然不是感动的眼泪,大多数是委屈的哭、被看见的哭以及感同身受的哭。其质感精致,观感轻盈,并无想象中沉重。因为导演本身无意消费话题,更无意“硬蹭热点”。为了避免陷入情绪电影的窠臼,影片多处表达审慎而克制,鞭辟入里、客观真切。比起消费话题,《年少日记》来自真情实感、真情体悟,更愿意避免浮夸和绝对化。正如片尾演绎的那样——男主将多年心事托盘而出,虽然不能改变过去,但终于能够与前妻达成和解,电影本身也更愿意传达温柔治愈的能量 [22](《齐鲁晚报》 评)
《年少日记》不仅展现了中国电影的品质提升,也唤起了无数观众对于童年的回忆和思考。影片的成功,首先得益于拍摄组对细节的精雕细琢。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一种沉浸式的体验,仿佛自己也回到了那个年少年代。另一方面,还在于其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影片中,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如家庭关系、学业压力等,这些情形或许都是许多观众曾经或正在经历的。这种普遍性使得影片具有了广泛的共鸣基础,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往往能够找到自己的影子,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此外,该片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成长历程,更是通过主人公的视角,折射出整个社会的缩影,揭示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通过主人公的经历,观众看到了家庭环境、父母教育方式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如何共同作用于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进而影响其性格的形成和价值观的建立,发人心省 [23](太原新闻网 评)
剧照剧照剧照剧照剧照剧照剧照剧照剧照剧照剧照剧照剧照剧照剧照剧照剧照剧照剧照剧照剧照剧照剧照剧照
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