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雄兵出击

2023年陈凯歌执导的电影
收藏
0有用+1
0
《志愿军:雄兵出击》是由陈凯歌执导,张珂任编剧,唐国强王砚辉刘劲辛柏青张颂文黄晓明章子怡朱亚文张子枫魏大勋肖央王骁陈飞宇魏晨尹昉张宥浩海清等主演的战争电影,于2023年9月28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1]
《志愿军:雄兵出击》作为《志愿军》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讲述了从如何决策出兵,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打响第一、二次战役这一阶段的故事。 [3]1950年,朝鲜南北政权发生内战,不久后美军对中国东北部展开轰炸并派出舰队封锁台湾海峡。危急存亡之时,中方决定组织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1]该片立足历史角度,详细描述抗美援朝战争的缘起,生动诠释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 [2]
2023年10月24日,该片累计票房破7亿 [4];11月7日票房突破8亿,累计观影人次超1940万 [5]。该片获得2023微博电影之夜“年度影响力影片” [6]、年度期待电影 [7],第4届“光影中国”荣誉盛典年度荣誉推介电影提名等奖项 [8]
中文名
志愿军:雄兵出击
外文名
The Volunteers: To the War [1]
The Great War
其他译名
伟大的胜利志愿军三部曲1 伟大的战争·抗美援朝战与祀
类    型
剧情、历史、战争
出品公司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中影创意(北京)电影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北京荣优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博纳影业集团有限公司 [9] [33]
制片地区
中国大陆 [1]
导    演
陈凯歌
编    剧
张珂
制片人
傅若清、陈红、彭鸣宇 [10]
片    长
141 分钟
上映时间
2023年9月28日 [1]
票    房
8.63 亿元 [11](截至2024-01-06 8时,中国内地)
对白语言
普通话/英语/韩语 [1]
色    彩
彩色
imdb编码
tt22185176 [1]
在线播放平台
1905电影网 [38]爱奇艺视频 [12]腾讯视频 [13]

剧情介绍

播报
编辑
1949档轿断年建国初期,新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局面。朝鲜内战爆发以来,美军屡在中朝边境挑衅,平民惨遭轰炸。为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为世代长久的安稳,1950年10月,毛主席催备胶婶(唐国强饰)决定派出由彭德怀同志仔趋(王砚辉良愉饰)率领的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抗美援朝”战洪达希争拉开帷幕。我方高层展开连番慎重讨论和推演,并派出周总理刘劲饰)前往莫斯科请求支援。这是一场“举国之战”,在朝鲜战场,即使军备实力对比悬殊,我军却用壮烈牺牲换回节节胜利;在外交舞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首度亮相联合国,中国新声赢得国际敬畏。新中国,寸土不让扬国威;新青年,意气风发保家国 [1] [9]赠垫旋垫求盼危体驼。

演职员表

播报
编辑

演员表

唐国强 饰 毛泽东
配音  -
备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王砚辉 饰 彭德怀
配音  -
备注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刘劲 饰 周恩来
配音  -
备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
辛柏青 饰 李默尹
配音  -
备注  志愿军司令部高级参谋
张颂文 饰 伍修权
配音  -
备注  中国赴联合国代表团特派代表
黄晓明 饰 江潮
配音  -
备注  志愿军第38军113师师长
章子怡 饰 唐笙
配音  -
备注  新中国同声传译事业开创者
朱亚文 饰 吴本正
配音  -
备注  归国军工专家
张子枫 饰 李晓
配音  -
备注  新中国第一批外语人才
魏大勋 饰 毛岸英
配音  -
备注  毛泽东长子,志愿军司令部机要秘书
肖央 饰 赵安南
配音  -
备注  爱国华侨
王骁 饰 梁兴初
配音  -
备注  志愿军第38军军长
陈飞宇 饰 孙醒
配音  -
备注  志愿38军112师335团1营3连副连长
魏晨 饰 戴如义
配音  -
备注  志愿军38军112师335团1营3连连长
尹昉 饰 杨少成
配音  -
备注  志愿38军112师335团1营3连指导员
張宥浩 饰 杨三弟
配音  -
备注  志愿军第63军战损记录员
杜淳 饰 叶子龙
配音  -
贾冰 饰 李涛
配音  -
备注  军委作战部部长
W.H.NEENAN 饰 杜鲁门
配音  -
林永健 饰 聂荣臻
配音  -
备注  中央军委代总参谋长
A.TEMPLAR 饰 麦克阿瑟
配音  -
薄冰 饰 李承晚
配音  -
王乃训 饰 张尊
配音  -
备注  志愿军38军112师335团1营3连战士
叶禾 饰 黄三宁
配音  -
备注  志愿军38军112师335团1营3连战士
李卓阳 饰 杨传玉
配音  -
备注  志愿军38军112师335团1营3连战士
王伍福 饰 朱德
配音  -
备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员
郭晓峰 饰 刘少奇
配音  -
备注  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安荣生 饰 邓小平
配音  -
备注  西南军区政委委员
A.VONTOV 饰 斯大林
配音  -
海清 饰 林巧稚
配音  -
备注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医生
王挺 饰 邓华
配音  -
备注  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委委员
郭晓东 饰 解方
配音  -
备注  志愿军参谋长
李乃文 饰 韩先楚
配音  -
备注  志愿军副司令员
聂远 饰 洪学智
配音  -
备注  志愿军副司令员
唐曾 饰 杨凤安
配音  -
备注  彭德怀司令员军事秘书
R.EISLER 饰 弗莱明
配音  -
赵波 饰 邓岳
配音  -
备注  志愿军第40军118师师长
袁文康 饰 张玉华
配音  -
备注  志愿军第40军118师政委
张海宇 饰 张大海
配音  -
备注  志愿军第40军118师报务排排长
李感 饰 褚传禹
配音  -
备注  志愿军第40军118师354团团长
王道铁 饰 陈耶
配音  -
备注  志愿军第40军118师354团政委
保剑锋 饰 刘西元
配音  -
备注  志愿军第38军政委
A.ROLEE 饰 李奇微
配音  -
李光洁 饰 朱月华
配音  -
备注  志愿军第38军113师338团团长
纪焕博 饰 于敬山
配音  -
备注  志愿军第38军113师政委
J.VLADISLAV 饰 凯泽
配音  -
孟阿赛 饰 温治印
配音  -
备注  志愿军第38军113师337团团长
郎月婷 饰 龚普生
配音  -
备注  中国赴联合国代表团成员
郭洺宇 饰 范天恩
配音  -
备注  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团长
王传君 饰 乔冠华
配音  -
备注  联合国代表团顾问板门店谈判中方代表团成员
A.DHILLHOUSE 饰 奥斯汀
配音  -
J.SANDERS 饰 沃克
配音  -
B.R.NELSEN 饰 佩斯
配音  -
A.KONEV 饰 马立克
配音  -
朱一龙 饰 李想
配音  -
李佳航 饰 雷英夫
配音  -
备注  周恩来总理军事秘书 总参谋部作战室主任
武大靖 饰 杨根思
配音  -
备注  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1营3连连长
赫子铭 饰 老郑
配音  -
备注  志愿军第63军188师1营营长
邓英 饰 宋庆龄
配音  -
备注  国家名誉主席
梁靖康 饰 万福来
配音  -
备注  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2营6连连长
史彭元 饰 肖登良
配音  -
备注  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2营6连通讯员
文益铭 饰 吴三羊
配音  -
备注  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2营6连通讯员
苏豪 饰 孙彪
配音  -
苏可 饰 舒行
配音  -
备注  志愿军第50军参谋长
任重 饰 张英辉
配音  -
备注  志愿军第63军188师师长
[76]

职员表

出品人傅若清(总)彭鸣宇刘绍勇陈红于冬王中军(联合)龚宇(联合)李捷(联合)张霖(联合)庄严(联合)杨受成(联合)林建岳(联合)蔡元(联合)柯利明(联合)刘乾坤(联合)薛健(联合)朱雨龙(联合)徐天福(联合)刘力铭(联合)郑志昊(联合)母涛(联合)张文伯(联合)陈雨昂(联合)贾淕(联合)林建阳(联合)丁华(联合)梅珂(联合)周建森(联合)李俊(联合)俞岚(联合)王高飞(联合)吴京(联合)崔洪祥(联合)
制作人傅若清(总制片人)陈红(制片人)彭鸣宇(制片人)章慧霞(制片人)陈伟(制片人)刁硕(执行制片人)李怡(执行制片人)董思涵(执行制片人)
监制傅若清(总)张大勇亚宁(行政)陈祉希(行政)杨政龙(行政)叶采得(行政)
导演陈凯歌林杰(执行)陈飞宏(执行)储文明(执行)
编剧张珂兰晓龙
摄影赵非(指导)李强胡涛郭晨(航拍指导)
配乐郭思达(顾问)廖嘉伟(顾问)王之一余晓牧
剪辑李点石(指导)
美术设计陆苇(指导)
造型设计陈同勋(指导)
视觉特效王磊(指导)
录音王丹戎(声音指导)
发行张大勇(总)马惟(总监)赵丹(总监)
展开
参考资料 [10] [14]

角色介绍

播报
编辑
毛泽东
演员唐国强
配音-
中共中央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没有身处前线,而是运筹帷幄于中南海,是这场特殊战争实际上的最高统帅。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后的五次战役和停战谈判中的四次大战的决策者都是毛泽东。
彭德怀
演员王砚辉
配音-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美军无视中国警告,越过三八线后,朝鲜面临生死存亡。出兵朝鲜已成定局,毛泽东决定由彭德怀率兵出征。彭德怀肩负着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重托,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踏上硝烟弥漫的抗美援朝战场,与朝鲜人民并肩战斗,经过三年浴血奋战,胜利地回到了祖国。
周恩来
演员刘劲
配音-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朝鲜内战爆发以后,苏联希望中国能够大力支持朝鲜,却没有提及任何实质性的帮助。毛泽东同周恩来等同志一致同意发表声明,重申台湾是中国领土,拒绝美国干涉。周恩来亲自来到苏联同斯大林会面,中国下令出兵,苏联借口为了不造成国际争端而不能同美军当面作战。
李默尹
演员辛柏青
配音-
志愿军司令部高级参谋,深入一线作战。他是从长征一直打到全国解放的老红军,奉命奔赴朝鲜战场,实地了解敌我双方的战斗能力,也是逆行跨过鸭绿江的第一批军人,一张和气的脸、温和而决然。战场上他伺机而动,隐藏身份游走在后方与前线,哪用往哪搬,参与战斗的方方面面 [47]
伍修权
演员张颂文
配音-
中国赴联合国代表团特派代表。中美在朝鲜战场生死拼杀的同时,大使衔特派代表伍修权也率领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出席联合国会议。他在会议上严厉控诉美方的侵略行径,并表达了中国人绝不容忍的态度。中国外交代表团不畏惧强权、为国人发声的气魄,中国新声赢得国际敬畏 [47]
江潮
演员黄晓明
配音-
中国人民志愿军三十八军一一三师师长,开赴朝鲜战场,参加了第一至第四次战役。三十八军曾经打出过一记漂亮的“左勾拳”——“三所里迂回穿插”行动,粉碎敌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的“圣诞节攻势”,成为世界战史上的经典案例 [16] [47]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14] [25]

音乐原声

播报
编辑
歌曲名称
演唱
作词
作曲
备注
刘兆伦、丁嘉昱
主题曲 [15]

幕后制作

播报
编辑

创作背景

导演陈凯歌透露,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不是第一次拍,但和其他影片不一样之处在于他想拍一个全景式、多维度,更大规模呈现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因此,在创作中也遇到诸多困难,例如《志愿军》系列电影除能找到国际抗美援朝的资料外没有任何可以借鉴与参考的小说文字,所以主创团队需做各方面的研究思索。在此过程中,以何种结构呈现影片故事是困扰主创团队的问题之一 [17]。《志愿军》原本系列计划拍摄上下两部,但要全面展现抗美援朝战争始末,两部电影的格局无法容纳所有内容,因此主创团队将结构定为三部曲 [18]。该影片作为《志愿军》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主要讲述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打响第一、二次战役的故事 [20]

前期筹备

据悉,出演该片的所有演员都在拍摄前查阅大量资料,通过阅读角色相关的文字传记和影像资料做足准备,部分演员在拍摄前还进行系统化的军事训练 [21]。在“成为战士”特辑中,制作方曝光176名演员在电影开机前的军训场景。从基础的体能训练,到林中的实弹射击,演员们从最初端不稳枪,到后来持枪时都沉稳干练,为正式开拍做足准备 [23]
摄影指导赵非表示,《志愿军》是他从影以来拍过最难的一部戏。他透露,在拍摄前期剧组做灯光的实验及各种筹备就花费半年多,再加上大量的案头准备,文字体量跟剧本差不多。此外,镜头和机器组合的选择也经过诸多次实验 [18]。据美术指导陆苇介绍,团队在前期完成上万张美术概念图的绘画,搭建一万多平米的道具库 [28]

剧本创作

在剧本创作过程中,由于涉及影片的历史资料众多,剧本前期准备的工作量也就较大,编剧张珂把《抗美援朝战争史》上下两册读到卷边散架,同时还找许多军事、历史相关专家进行指导,并花整整一年时间闭关创作剧本。剧本打磨历时三年,历经18稿修改、100多次会议、1000多小时会议录音、总量30万字剧本,13万字终稿剧本才最终形成 [18]
此外,《志愿军》对人物群像的构建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在剧本中穿插多个符合历史逻辑的虚构人物。比如片中李默尹这个角色设定是虚构的,在以往影视剧中也从未出现过。在《志愿军:雄兵出击》故事的结尾处,揭示李默尹的儿子李想和女儿李晓,他们3人将架构起一个中国式家庭在抗美援朝战场里的亲情力量 [18]

角色选择

导演陈凯歌表示,他的选角标准是谁合适就考虑谁。在该片选角阶段,主创团队都不知道演员张颂文有部待播的剧《狂飙》,后来张颂文因《狂飙》播出而名声大噪。陈凯歌认为张颂文的表演实力是非常强的,他作为一个表演老师对表演也有一套自己的理解,这些都是经过长期磨炼的 [26]

场地取景

在场地取景方面,剧组曾到丹东进行实地考察,对现场进行测绘并结合历史资料1:1还原出鸭绿江大桥。此外,影片中中南海的场景也是搭建的,共耗时三个多月,其院落占地接近一万平方米。影片中有一场麦田戏,为拍好这场戏,剧组花两年时间开垦荒地,种植两茬麦子,每天浇水施肥;以及影片中松骨峰上的花,也是剧组去撒花籽,施肥后长出来的 [18]。据悉,历史资料并未对松骨峰上到底有没有松树进行详细记载,但导演陈凯歌希望可以有一棵真实的松树立在松骨峰。为此,剧组在松骨峰移栽下一棵松树 [20]
此外,新中国代表团首次亮相联合国安理会是《志愿军:雄兵出击》的重头戏之一,为此主创团队依据当年的历史资料搭建出一个1:1还原的联合国会议场景,并提前三个月进行造景布光 [22]。为重现这个联合国会场景,要先建一个“电影院”,因为1950年位于纽约的联合国安理会议事厅是由影院改造而成的。剧组通过考据,还原铺满墙面的吸音棉,开会使用的剧院椅等,并按照真实影院的灯光系统,以一般造景成倍的造价还原灯光效果 [27]

拍摄情况

《志愿军》影片采取三部连拍的模式,从2022年夏季开拍,到2023年夏季正式杀青,共历时399天。全片共拍摄400多个场景,包括实景、内景、场景搭建和战场的特技镜头,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场戏调动1500人同时拍摄 [28]。在拍摄时,不同场景拍摄要求不同,例如在影片中苏联、美国、中国的不同内景,都要搭配不同的摄影与灯光风格去做差异化的呈现。导演陈凯歌还提出拍摄时要让摄影机经常动起来,运动镜头的拍法也加大了拍摄难度 [18]
除运镜要求外,导演陈凯歌对影片外景拍摄的自然条件也有要求。例如,拍摄场地的土质和地势均要符合史实及战争逻辑。因此,剧组为达到最真实的战场状态,经常都需要建路修桥、挖坑爆破等。影片的拍摄周期横跨五个季度,这也让剧组有条件能够在自然飘雪中拍摄雪原战场,以及在冰冻的水库上留下志愿军冰面行军的影像等。此外,影片中有一场需要演员大量奔跑、爬陡坡的戏,这场戏在零下18度的户外,一拍就是一整天 [19]
影片中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松骨峰阻击战的拍摄同样也是对主创团队的考验,拍摄时还尝试镜头调度复杂的空中拍摄 [22],摄影组和照明组超过300人,最多时有8台摄影机同时拍摄 [18]。导演透露,松骨峰战斗中有一个复杂的镜头设计,这个镜头约70公尺长,却埋300多个炸点,演员有许多跑位、躲闪,既要确保安全还要保证拍摄效果,最终用35天才完成松骨峰这场戏的拍摄 [24]

服装化妆道具

美术指导陆苇曾透露,《志愿军》的道具共有10万多件,而且很多道具是从二手平台买来的,因此前线战斗场景中有很多都是40年代或50年代的旧物 [29]。为真实表现战场,剧组配备三万多套服装,包含200多个种类和款式,其中军队制服类就达60多种,做旧服装超10万斤。此外,剧组还原近百名伟人造型,制作数万件不同伤效的倒模,飞机坦克等大型旧式武器都是1:1还原制作,耗时一个月造三架飞机 [27]。据服装设计姬磊介绍,联合国大会成员穿的西装有700套,志愿军援朝的背包行囊是1800多套,美军的装备大概有1200多套 [28]

幕后花絮

刘劲为更好地贴合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周总理通宵达旦工作、缺乏睡眠的身体状态,他自己也调整作息时间 [21]
章子怡在电影中饰演的是新中国同声传译事业的开创者唐笙,有真实人物原型。在准备角色时,章子怡发现唐笙女士的影像资料、声音资料非常少。因此,她请到一位老师,曾经是真正在联合国工作过的同声传译前辈。为能达到良好的表演效果,章子怡花大量时间学习英文,找到属于唐笙女士独特的发音方式 [28]
黄晓明饰演的志愿军第38军113师师长江潮是河北人,黄晓明便特地向身边河北籍且有战斗经历的工作人员请教战士们的生活、作战习惯,因此每次拍摄前特地将嗓子喊哑,以呈现战场上将领的真实状态 [21]
美术指导陆苇表示,在拍摄现场总被导演“点名”,每次心情都特别复杂,自己在导演面前有一种“学生”的感觉。在片场,导演对于细节、视觉,各方面的要求都非常高,每次搭景陆苇就感觉像做作业一样,交作业的时候还非常紧张 [24]
在演员方面,全组上下共有4000多位演员参与其中,剧组每天要准备上万份餐食。战场上的演员们身着军装,要在不同季节克服不同的恶劣天气情况,还要在荒山战壕里匍匐、作战等,这些场景都是真枪真打,真实经历爆炸 [18]。为在肢体形态和精神气质上都更加贴近1950年的志愿军将士,饰演军人角色的演员们还在开拍前接受严格的军事化训练,300名跟组演员操练长达1个月,片场变成“新兵训练营” [31]

配乐

2023年9月25日《志愿军:雄兵出击》发布主题曲《繁花依旧》MV,歌曲由周深演唱。该主题曲体现战士们将对家乡的眷恋深藏于心,他们毅然奔赴战场,只盼能以己之力保卫新中国“繁花依旧” [32]

相关公司

参与项目
单位名称
领衔出品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出品
中影创意(北京)电影有限公司
八一电影制片厂
北京荣优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北京博纳影业集团有限公司
联合出品
华谊兄弟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爱奇艺影业(北京)有限公司
阿里巴巴影业(北京)有限公司
万达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英皇电影发行(北京)有限公司
寰亚电影发行(北京)有限公司
霍尔果斯联瑞木马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上海儒意影视制作有限公司
亚太国影(深圳)影业有限公司
中南红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长江电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横店影业有限公司
中影数字院线(北京)有限公司
天津猫眼微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成都天府影业有限公司
东阳伯乐影视服务有限公司
上海盛汇雨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华文映像(北京)影业有限公司
武汉引未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厦门宕焰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河北电影制片厂
江西电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新华通讯社新媒体中心
北京中新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微梦创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登峰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北京不好意思影业有限公司
发行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 [33-34] [49]

宣传发行

播报
编辑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平台
时间
中国大陆 [1]
2023年9月28日
中国香港 [34]
优酷 [35]、腾讯视频 [36]、爱奇艺视频 [37]
2023年12月1日
CCTV-6电影频道 [27]
2024年2月11日

票房信息

2023年9月29日11时50分,影片《志愿军:雄兵出击》票房突破5000万 [39];30日,该片上映第3天总票房破亿,观影人次超200万 [40]。2023年10月1日,该片上映4天,总票房破2亿 [43];2日,上映5天,总票房破3亿元 [41];4日,票房突破4亿,观影人数破1000万 [42];6日,票房突破5亿 [44];12日,票房突破6亿 [45];18日,公映20天,该片获6.83亿元票房 [46];20日,票房突破7亿 [4]。11月7日,总票房突破8亿,观影人次超1940万 [5]

影片特色

播报
编辑

主题寓意

《志愿军:雄兵出击》主要呈现中国人民志愿军越过鸭绿江,参与朝鲜战争的历史场景。在新中国成立一年之际,志愿军展开一系列重大战役,如两水洞战役、三所里战斗,以及松骨峰阻击战,最后通过战地和外交这两个大场景展现人民志愿军的不朽精神,向中华儿女传递英雄先辈保家卫国的信念力量。《志愿军:雄兵出击》是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的深情回望与致敬,也是对新中国成立74周年的崇高献礼与纪念。该影片使观众直观感受战争的残酷与真实,唤醒观众的民族记忆和共同信仰 [48]

叙事手法

《志愿军》以三部曲的形式,全面展现抗美援朝战争 [49],《志愿军:雄兵出击》是其中的第一部,该片创作团队以恢宏视野建立严谨的编年体叙事框架,全景式、多维度再现抗美援朝战争的真实过程 [50]。在全景视野的呈现中,影片通过身处国内的领导层、奔赴国外战场的指挥人员、奋勇杀敌的基层连队战士、奔赴联合国安理会的中国外交代表团以及美、朝、韩三方参与作战的军队士兵等不同的视角,构建起五条叙事线索交织并行的复调叙事逻辑 [52]
在宏阔的叙事框架之下,《志愿军:雄兵出击》还着重对人物群像进行刻画,创造性地以志愿军司令部高级参谋李默尹作为人物线索,让观众通过他的视角一步步走近片中不同的角色,认识每一个平凡伟大的英雄 [50]。此外,该影片以其个别人物的视角串联三场激烈的战斗,这种叙述方式突破传统历史叙述的框架,实现历史与现代、理性与情感、英雄与民众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这样的叙事结构,观众被引导深入了解历史的更多层面 [51]
在这部影片中,制作团队不仅力求对紧张刺激的战斗场景进行真实再现,而且通过精心设计的细节来叙述故事、表现意境,从而提升电影的深层含义和主题。例如,电影中的一个情节是,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在受邀参加新中国成立一周年庆典时,表达自己要用生命守护所有孩子的决心。这里的“新生儿”不仅象征着新生命和新希望,也隐喻新中国和一个崭新的未来。通过这样的隐喻,该情节深刻揭示抗美援朝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49]

剪辑手法

在艺术表现上,该片的创作团队采用蒙太奇剪辑的技巧,以诗意的方式表现对国家的深厚情感,使英雄主义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产生深远的共鸣。例如,影片在呈现松骨峰战役的同时,巧妙地插入新中国代表团在联合国首次发言的画面。在松骨峰战场上焦土之中,战士们的手逐渐升起,在激烈的战斗与会场发言的画面交替展现时,镜头最终定格在伍修权在联合国会议上高高举起的手上。这样的画面交错,不仅加强情感的强度,而且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 [50]

获奖记录

播报
编辑
时间
届次
奖项
获奖
结果
2023年6月
年度期待电影
《志愿军:雄兵出击》
获奖
年度影响力影片
《志愿军:雄兵出击》
获奖
2023年11月
最佳影片
《志愿军:雄兵出击》
提名
最佳导演
最佳编剧
最佳新人
最佳摄影
2023年12月
金扬花奖
《志愿军:雄兵出击》
入围
2023年12月
年度荣誉推介电影
《志愿军:雄兵出击》
提名
2024年4月
年度特别荣誉
《志愿军:雄兵出击》
获奖
2024年6月
最受传媒关注音乐
获奖
组委会特别荣誉
《志愿军:雄兵出击》
最受传媒关注影片
《志愿军:雄兵出击》
提名
最受传媒关注导演
最受传媒关注女主角
最受传媒关注新人男演员
最受传媒关注视觉效果
2024年8月
最佳影片
《志愿军:雄兵出击》
获奖
最佳男配角
提名
最佳女配角
2024年9月
最佳影片
《志愿军:雄兵出击》
获奖
2024年10月
最佳青年电影编剧
年度最具匠心电影视效指导
获奖
2024年11月
评委会特别奖
《志愿军:雄兵出击》
获奖
最佳导演
最佳故事片
《志愿军:雄兵出击》
提名
最佳摄影
最佳录音
最佳美术
最佳音乐
最佳剪辑
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优秀作品(电影)
《志愿军:雄兵出击》
获奖
最佳影片
《志愿军:雄兵出击》
提名
最佳导演
最佳摄影
参考资料: [6-8] [53-54] [64-75] [77-78]

影片评价

播报
编辑

大众评分

评分网站
评分
评分人数
豆瓣电影 [1]
6.9
136244
时光网 [9]
7.3
365
1905电影网 [56]
9.0
24
IMDb [55]
5.6
265
爱奇艺视频 [12]
9.4
952000
腾讯视频 [13]
9.7
1160000
以上数据截至2024年4月3日

专业评价

  • 媒体评价
该影片由一场接一场高强度的战斗戏组成,在激烈的对抗之中,也穿插符合人性情感的温柔时刻,节奏适宜,沉浸感很强。群像式的角色刻画,让观众看到各个环节各个层面上的人物,在这个历史重大转折时刻的反应与选择。除几位领导人使用特型演员之外,其他自彭德怀以下的将领、军人都使用非特型演员,对人物进行全新的演绎。影片还关注到年轻新兵骤然经历战场时,需要直面和克服的心理阴影和创伤,这是过去同类国产电影中比较少有触及的。《志愿军:雄兵出击》以宏观多维、细节丰富的方式,展现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的精神气概 [59](新华网评)
《志愿军》采用加快叙事的办法,保证每一帧画面都环环相扣。每一个细节和碎片又都紧扣着抗美援朝的主题,让故事的每一个进程都有其节点,循序推进,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渲染战争开始前紧张热烈的氛围。《志愿军》充分认识到现代战争的复杂和严峻,将一场“立国之战”刻画到一个司令身上、一个军长身上,一个军人身上,作为他们每一个人的故事在讲。影片中伍修权带领的新中国代表团首次出现在联合国安理会会场,它作为一段文戏出现在电影《志愿军》中,它的叙述和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硝烟弥漫的战场交替进行,其针尖对麦芒般的激烈程度绝不输于美军155毫米榴弹炮和中国人民志愿军82毫米迫击炮互相拉锯的画面 [60](湖南日报评)
《志愿军:雄兵出击》在创作手法上,较好把握历史与虚构、真实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既有“写实的艺术”,也有“艺术的写实”,从“历史的缝隙”中挖掘精彩细节,为历史增添生命的温度。该片在人物塑造上,比较得体地处理好“大与小”“实与虚”“胜与败”等辩证关系。在美学风格上,较好地把握文戏与武戏、铁血与柔情的关系,以文武兼济的双线叙事呈现这场气壮山河的“举国之战”。该片还穿插史实人物与虚构人物同场出现的剧情,让虚构人物来承担剧情创作上的一些情感流露。这些虚构人物弥补了纪实英雄人物在叙事上不易拓展的叙事短板,实现真实原型与虚构形象间的艺术同构。总的看,《志愿军:雄兵出击》展现出磅礴恢宏的战争群像,以及宏大叙事中的细腻情感,带给观众一种热血体验和家国情怀 [61](中国军网评)
  • 个人评价
该片巧用各种影像符号表达情感,传达出特有的东方审美意象。李默尹和李晓父女奋斗在不同战场,通过一把钥匙很好地揭示他们之间的深厚情感,这符合中华民族“家国一体”的价值观。此外,《志愿军:雄兵出击》特别注重宏大历史背景下的个体叙事。军人也是一个个血肉之躯、鲜活复杂的个体,有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也有忐忑不安的顾虑牵挂,有牺牲奉献的家国情怀也有情绵意长的亲情友情,有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也有本能存在的保守脆弱。真实的个体需求,既有不同民族文化烙印,也有全人类的共通的情感。只有关怀个体的叙事,才能有效地传达出普世价值观 [57](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军事文化传播系讲师 李文华评)
歌唱祖国、礼赞英雄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志愿军:雄兵出击》真实动人、饱含深情,有筋骨、有情怀、有温度地呈现志愿军将士们为祖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勇于牺牲奉献的伟大精神,展示抗美援朝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发挥宏大历史题材创作应有的文化职责与历史担当 [50](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王诤评)
该片由于要在有限的两个多小时里叙述三场战斗,并且每场战斗的主要参与人物都不相同,以至于影片在人物表现上有些分散,没能聚焦于核心人物,对战友间的兄弟情、同袍义的表现略显单薄。为避免这一缺陷,影片试图通过李默尹这一虚构人物串联起3场战斗,但与《长津湖》相比,影片对个体情感的开掘显得不足,对基层官兵的形象塑造不够生动和立体化 [58](兰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周仲谋评)。

经典台词

播报
编辑
  • 牺牲是我们这辈人需要付出的代价,我们不付,儿子付、孙子付。我们这辈人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
  • 一个人一辈子总会遇上那么几件天大的难事,害怕困难的人遇上了就慌了。可如今想想困难算什么呢,有的人想遇,都遇不到了。
  • 时代不同,情况变了,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
  • 告诉爸爸,他28岁去上海干了大事,我今年也28岁了。
  • 三连的,还有活着的没有?还有吗?举手!
  • 我唯一的愿望,是希望所有的孩子们能够在和平的环境里健康的长大。
  • 我们是三连的战士啊,三连在松骨峰呢。
参考资料 [62]

相关事件

播报
编辑
2023年8月17日,《志愿军》在官方微博发布道歉声明,称在电影《志愿军》官微上发布的片中幼年李晓的杀青照,因为事先对这个角色及其造型缺乏必要的介绍,在发布后给网友造成一系列的误解,就此诚挚道歉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