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忠诚
- 作品类型
- 反腐
- 语 言
- 普通话
- 原作者
- 周梅森
- 片尾曲
- 忠诚
- 制片地区
- 中国大陆
明阳市委书记钟超林因任期和年龄关系,将退居二线。是市长文春明、还是调任其他同志接班,省委产生了夜微签两种不同的意见。泪匙关键时刻,省委书记刘华波将最重要的一票投给了年轻的省委副秘书长高长河。
高长河在上任途中,竟阴错阳差地在明阳市所属的烈山县临湖镇受污染事件的牵连而被“扣留”,无序的现实让高长河深感肩上的重任。
果然,高长河上任后,接二连三地踩到了“地雷”。一是明阳轧钢厂,国家投了12个亿却一寸钢板也没有轧出来,纪委要查问题,工人闹着要归还集资款,还有希循击记者要曝光,明轧厂困难重重。二是明阳市的烈山县由于一位副县长的举报,举出了一个腐败大案,县委和县政府两套班子几乎全部烂掉,案件追查还牵涉到了高长河的妻子梁丽,腐败案扑朔迷离,尖锐复杂。
在严峻考验面前,高长河更加坚定了干事的决心和信心。他力促明轧厂和上海东方钢铁集团进行重组谈判,坚定不移地查处腐败。但是在建造国际商城和市委副秘书长田立业的任用等一系列问题上,新、老书记因为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处事方法的不同煮邀,形成了激烈的矛盾冲突,结果双双告到了省委。
几十年一遇的洪水来了,明阳市经受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烈山县委代书记田立业为避免装有苯原料的铁桶泄漏危害群众,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危难时刻,新老书记并肩做战,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无畏地惧,领导干部群众取得了抗洪的胜利。老书记去省里任职了,新书记送了一程又一程 [2]。
- 第1集
- 省委书记刘华波长期瘫痪在床的妻子去世,刘家子女为了与小姨争夺遗产,将其赶出了家门。明阳市委班子改选,新市委书记的人选却迟迟未定,究竟是明阳市长文春明顺序接班,还是年轻干部丛家里新官上任,省委领导各执己见。刘华波终于不堪重荷,一病不起。省委副秘书长高长河到刘家调解,却被拒之门外。偏在此时,高长河的儿子高强因屡犯校规被校长勒令退学,高长河苦苦哀求。钟超林得知刘华波要让高长河接自己的班,当面发泄不满,高长河尴尬不堪。
- 第2集
- 听到消息的明阳纪委书记孙亚东跑到高长河家汇报工作,高长河的妻子梁丽也带人来跑官,弄得高长河莫名其妙。明阳轧钢厂的工人商议着要去明阳国际机场剪彩现场讨还集资款。新市委书记的任命终于下来了,文春明黯然神伤。烈山县县长赵成全请高长河解决工作上的问题,却险些病倒在高长洒家里。钟超林返回明阳,一路上心情沉重。高长河赴任,途中巧遇镜湖县县长胡早秋,胡早秋邀高长河同去查案。
- 第3集
- 高长河在查案途中被联防队员“逮捕”。市委秘书长田立业又出新书,自己得意不已。烈山县县委书记耿子敬托人和梁丽拉关系,却被告知新市委书记在自己的地盘上失踪了……耿子敬为高长河失踪的事对秦玉军大发其火。市委县委调集人力,寻找高长河,却杳无音信。田立业开着奔驰接待了省报记者李欣欣,李欣欣坦言自己是为了明轧厂的事而来。梁丽本想带着高强向校长求情,不料却和校长吵了起来。高长河历尽艰辛终于来到了明阳。
- 第4集
- 受到钟超林、文春明等市委领导的迎接,刘华波等省委领导也前来祝贺。到任第一天,高长河被文市长安排住在国际酒让的总统套房里,老上访户李堡垒尾随而至……高长河刚刚到职,省委副书记马万里就和他谈到了查处明阳腐败的问题,高长河感到了主持明阳工作的艰巨和压力。刘华波不断地做钟超林的工作,希望他和新市委书记通力合作。明阳一中教师吴娴娴找高长河批盖天文楼的报告,却被刘意如挡了驾。明轧厂工人在钢铁酒吧集会,李欣欣混了进来,高长河也赶到化解工人与市里的矛盾。
- 第5集
- 明轧厂的工人们到国际机场剪彩现场打出了讨债的标语,钟超林为此对高长河十分不满。孙亚东催促高长河查明轧厂流失的十二个亿,高长河深知此事事关重大,决定谨慎行事,被孙亚东误解。耿子敬在高长河面前,向胡早秋保证,炸掉红星造纸厂,彻底解决向镜湖排污的问题,高长河很欣赏其办事作风。金华要向高长河汇报耿子敬受贿的事,被刘意如阻止。耿子敬约见梁丽,并自愿帮她出书。市委大会上,文春明深入地谈了明轧厂的问题。孙亚东也已经暗查到了耿子敬的头上。
市催乃乎乌踏(海体叠以上资踏夜整料来源) [3-4]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5]
高长河
演员张国立
配音-
新市委书记,作为一个勇于创新、思进思变的新时期优秀干部的代言人。他外形不错,说话风趣,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有文化,也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人。随着轧钢厂工人要讨还集资款、下面一县委书记被查出受贿问题等一一展开,老市委书记和他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结果,双双告到了省里。
钟超林
演员焦晃
配音-
明阳市老市委书记,作为严于律己、忠于职守的老干部代表,他是一个不肯言“退”的干部,尽管观念有些陈旧,思想也跟不上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但他正直无私、坦诚率真。但他的文化背景、从政经历和性格特征,又不同于接任的新书记高长河,矛盾和冲突由此而来。
田立业
演员陶海
配音-
为人耿直,敢说敢闯,但不被老书记钟超林重用。他不肯利用职权为无职业的妹妹找份工作,新书记赏识他,任命他去县里当书记,上任第一天对给送礼的干部来了个下马威。发洪水时,为了防止剧毒化学药品的流失和扩散,他舍弃了生命,只在那只装满有毒药品的塑料桶上留下了自己一件红背心。
(以上资料来源) [6-10]
- 张国立一开始百般推辞,胡玫导演4次登门,盛情难却的张国立不得不走马上任 [11]。
奖项 | 获奖者 |
---|---|
中央电视台美菱杯我最喜欢的男演员奖 | 张国立 |
第二十一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的男演员奖 | 张国立 |
第22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二等奖 | 《忠诚》 [12] |
创作背景
1999年,胡玫接受上海有关方面邀请,决定把作家周梅森被中宣部评为建国50周年献礼长篇小说第一名的《中国制造》搬上荧屏。因为艺术之家出身的胡玫对省委、市委、县委等这一系列党员干部群体的生活不太熟悉,而《中国制造》描写的主要就是这些党员干部。她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深入到上海、深圳、河南、大同等地,接触了上至省、市委书记,下至厂长经理、普通工人,并且和大家共同学习了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拍摄前开了多次剧本研讨会,周梅森、瞿新华等七易其稿。终于,胡玫个人贷款70万元,和拍摄单位共同投资,剧组于2000年年底开机拍摄 [13]。
《忠诚》成功塑造了一批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党员干部形象,生动展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辛历程和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唱响了祖国颂、社会主义颂和改革开放颂(人民网评) [14]。
《忠诚》中贯穿始终的是好干部与好干部的碰撞,它的出彩和创新具体就表现在把一个严肃、深刻的问题熨贴在了戏剧性、可看性强的故事上,进行了一次文化创新的尝试(新民晚报评) [8]。
《忠诚》对内容与人物的全新打磨追寻了电视可视性的规律,但是也打破了惯有模式,将一个现实与理想交织的党政干部的故事,变得生动而具有可视性,尽管全剧仍有许多粗糙之处(北京晚报评) [6]。
2001年7月31日:《扬子晚报》引述周梅森的话说,“由于导演不顾生活的真实,在某些情节胡编乱造,损害了这部剧的质量”。2001年8月3日:《北京青年报》访谈周梅森:改编自其小说《中国制造》的《忠诚》一剧,是影视剧界特殊的“中国制造”。周并特别提到,电视剧名为《忠诚》对原著作者构成侵权。2001年8月4日:《北京青年报》紧接着发表《忠诚》一剧导演胡玫对周梅森说法的回应,胡玫认为,电视剧名为《忠诚》比《中国制造》更准确;《忠诚》正面塑造改革人物;电视剧改编是二度创作,是不同于文学原作的一种独立的作品。2001年8月15日:长江日报刊发《忠诚》拍摄剧本编剧瞿新华对周说的回应。瞿新华认为,小说立意、结构均有漏洞;周梅森自己改编该剧数易其稿没有通过;电视剧《忠诚》前6集改动最大,但绝没有戏说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