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中文名
- 我也有爸爸
- 外文名
- I Have Daddy, Too
- 类 型
- 剧情、儿童
- 出品公司
- 上海电影制片厂 [1]
- 制片地区
- 中国大陆
- 拍摄地点
- 上海市
- 导 演
- 黄蜀芹
- 编 剧
- 郭玲玲
- 制片人
- 钱青青、陈梁
- 主 演
- 吴大维、王泉、马晓晴
- 片 长
- 101 分钟
- 上映时间
- 1996年
- 对白语言
- 普通话
- 色 彩
- 彩色
剧情简介
播报编辑
体育场循尝敬内足球赛捆采正在拒少紧张地进枣糊凝行着.不时传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场外,流浪儿大志在人群中钻来钻去,打兵漏询听是谁进了球。当得知是他所崇拜的偶像林天海进球时,他兴奋地爬上灯杆高喊。
比赛结束,红球星林天海一出现,便被球迷围住签名。大志看到忙向那边跑去,不小心撞上一个自行车摔倒,鲜血从鼻子里流出,他眼前一黑,昏倒在地。
昏迷中醒来的大志看到的都是白色。从小病友口中才知道这是白血病房。他好奇地东看西看,来到一一群看电视的小病友中,大家七嘴八舌地打听他的来历,问他的爸爸是谁。大志不愿小朋友知道自己是流浪儿,便指着电视中正进行的球赛谎称林天海是白浆拘击自己的爸爸。
不相信自己有病的大志总想离开医院。一天他听到护士长派护士刘梅去球队寻找林天海,便尾随刘梅溜出医院。大志拉住林天海请求他假冒一次爸爸,向护士要回自己卖宙乌懂报挣的一点儿钱。
林天海认为这太荒唐,扭头就走。大志则夺路而逃。刘梅情急中说出大志得了白血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需要住院治疗。同情心使林天海答应当大志的爸爸并送他回医院。
病友小幺妹对大志最好,因作化疗脱了头发曾被大志误以为是男孩。大志用自己卖报的钱为小幺妹买了一顶红帽子。可小幺妹病情恶化在护士长怀中静静地去了,终于没有盼到妈妈带着好吃的红汤团来看她。
因林天海比赛失误,教练让他下次当替补队员。大志在风雨中直面户戒教练,提出让林天海打主力,而林天海表现出一些怯懦,令大志失望,大志跌倒在雨中,他的病情加重了。林天海从刘梅口中得知,只要有足够的钱作骨髓移植,白血病并非不治之症。
又一场比赛开始了,刘梅带着白血病房的孩子们来看比赛。看着队友们失分,作为替补的林天海焦急万分,他向教练据理力争,并说自己一定要为孩子们赢得这笔奖金。
林天海终于上场了,他向对方球门频频冲击,势不可挡,用一个点球和一个头球帮助球队2:1反败为胜。林天海抱着大志向观众鞠躬。一个大氢气球带着巨幅红十字旗缓缓上升,林天海抱着大志仰望,大志眼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渴望 [2]。
演职员表
播报编辑
演员表
职员表
出品人 | 朱永德 |
制作人 | 钱青青、陈梁 |
监制 | 胡运筹、卓伍 |
导演 | 黄蜀芹 |
副导演(助理) | 夏晓昀、钱海毅 |
编剧 | 郭玲玲 |
摄影 | 潘峰、李宝泉(稳定器摄影) |
配乐 | 杨矛(作曲) |
剪辑 | 刘嘉麟 |
道具 | 莫正其 |
美术设计 | 周欣人、李佳(副美术) |
造型设计 | 桂少林(化妆) |
服装设计 | 张莉芳 |
灯光 | 王德昌(照明)、毛风华(照明) |
录音 | 冯德耀 |
场记 | 沈烨 |
布景师 | 沈忠培(置景)、冯小平(置景) |
策划 | 陈文、陈永华、薛宜昌 |
---|---|
改编 | 彭小莲、张琪、夏晓昀 |
编辑 | 张昭 |
烟火 | 朱建良 |
拟音 | 过敏 |
足球指导 | 李宙哲 |
医学顾问 | 谢晓恬 |
指挥 | 王永吉 |
演奏 | 上海广播交响乐团 |
演唱 | 上海电视台小荧星合唱团 |
演职员表参考来源 [3-5]
获奖纪录
播报编辑
1997年第1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获奖
- 金鸡奖-最佳女配角 马晓晴
- 金鸡奖-最佳儿童片
提名
- 金鸡奖-最佳导演 黄蜀芹
- 金鸡奖-最佳音乐 杨矛 [6]
大众评分
播报编辑
网站 | 评分 | 参评人数 | 统计截止日期 |
豆瓣 | 6.7 | 983 | 2023-12-11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