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华(1959年—),原名李白,祖籍广东,生于香港,毕业于香港真光中学。中国女作家、影视编剧。 [11]
李碧华从事过小学教师、专访记者、专栏作家等工作。1981年,与张坚庭、陈召合作编剧电影《父子情》,获第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1988年,与邱刚健合作将自己的小说《胭脂扣》改编为同名电影,获第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1993年,与芦苇合作将自己的小说《霸王别姬》改编为同名电影,获第46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第51届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等。 [11]
- 中文名
- 李碧华
- 外文名
- Lilian Lee Pik-Wah [12]
- 别 名
- 李白 [13]
- 国 籍
- 中国
- 民 族
- 汉族
- 出生地
- 中国香港 [13]
李碧华生长在一个大家庭里,祖父以前在乡下很有钱,有四个老婆,还有妾侍。父亲做中药,住虹旋樱的是祖父的物业,所以李碧华从小生活在那种楼顶很高,有着木楼梯的旧式楼宇之中,听闻过很多旧式的人事斗争,这种环境和残余的记忆为李碧华提供了创作的素材和灵感。她从小喜爱文学艺术,学生时代便向《幸拜纸福家庭》和《中国学生周报碑照套棕备》投稿。
李碧华从事过小学教师、专访记者、专栏作家等工作。1981年,与张坚庭、陈整地请召合作编剧电影《父子情》,获第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1988年,与邱刚健合作将自己的小说《胭脂扣》改编为同名电影,获第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1993年,乃匪淋樱与芦苇合作将自己的小说《霸王别姬》改编为同名电影,获第46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试旋嫌、第51届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等。 [11]
她擅写奇情畸恋,故事内容别出心裁,人物形象独具一格,不落窠臼,能够揭示人物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其笔调华美,富有东方意蕴,女性意识的张扬令作品传达出独特的人生体味和价值取向,充满着对人性的深刻追索与探问。她编剧的电影作品还有《潘金莲之前世今生》(1989)、《古今大战秦俑情》(1989)、《川岛芳子》(1990)、《青蛇》(1993)、《诱僧墓担》(1993)、《饺子》(2004)、《生死桥》(2007)、《迷离夜》(2013)、《奇幻夜》(2013)等。 [11]
《白开水》 | 《个体户》 | 《烟花爆竹》 | 《红尘》 |
《青红皂白》 | 《色相》 | 《戏弄》 | 《镜花》 |
《幽会》 | 《白发》 | 《江湖》 | |
《不但而且只有》 | 《变卦》 | 《南泉斩猫》 | |
《中国男人》 | 《草书》 | 《泼墨》 | |
《泡沫红茶》 | 《聪明丸》 | ||
《有点火》 | 《630电车之旅》 | 《八十八夜》 | |
《蓝狐别心软》 | |||
《凉风秋月夜》 | 《如痴如醉》 | ||
《人尽可呼》 | |||
《风流花吹雪》 | 《缘份透支》 | ||
《季节限定》 | 《给母亲的短柬》 | 《七滴甜水》 | 《一夜浮花》 |
《西门庆快餐》 | 《青黛》 | 《欢喜就好》 | |
《火烧爱窝窝》 | 《三尺三寸》 | 《梅花受骗了》 | 《52号的杀气》 |
《十种矛盾的快乐》 | 《天天都在“准备中”》 | 《一杯清朝的红茶》 | 《细腰》 |
《谁是前世埋你的人》 | 《裸着来裸着去》 | 《虎落笛之悲鸣》 | 《蓝苹夜访江青》 |
《水袖》 | 《鸡蛋的坟墓》 |
上映时间 | 剧名 | 导演 | 主演 |
1981 | |||
1988 | |||
1989 | |||
1989 | |||
1990 | |||
1991 | 金杨桦 | ||
1993 | |||
1993 | |||
1993 | 罗卓瑶 | ||
2004 | |||
2007 | |||
2011 | |||
2013 | |||
2013 | |||
电影海报 | |||
首播时间 | 主要演员 | 导演 | 电视剧名称 |
2007年 | 贾乃亮、王泊文、王子文 | 田沁鑫 | 《生死桥》(32集) [9-10] |
2011年 | 安以轩、杜淳、罗嘉良 | 陈嘉上、刘一志 | 《古今大战秦俑情》(40集) [9-10] |
首播时间 | 主要演员 | 导演 | 电影名称 |
1987年 | 梅艳芳、张国荣 | 关锦鹏 | 《胭脂扣》 [10] |
1989年 | 王祖贤、曾志伟、林俊贤 | 罗卓瑶 | 《潘金莲之前世今生》 [10] |
1989年 | 张艺谋、巩俐 | 程小东 | 《秦俑》 [10] |
1990年 | 梅艳芳、刘德华 | 方令正 | 《川岛芳子》 [10] |
1993年 | 巩俐、张国荣、张丰毅 | 陈凯歌(李碧华、芦苇编剧) | 《霸王别姬》 [10] |
1993年 | 吴兴国、赵文卓、张曼玉、王祖贤 | 徐克 | 《青蛇》 [10] |
1993年 | 吴兴国、陈冲 | 罗卓瑶 | 《诱僧》 [10] |
2000年 | 杨千嬅、梁家辉、白灵 | 陈果 | 《三更2之饺子》(改编于《饺子》) [10] |
首演时间 | 导演 | 舞剧名称 |
1990年 | 香港舞蹈团 | 《胭脂扣》 [9] |
1995年 | / | 《诱僧》(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上演) [9] |
2008年 | 蜷川幸雄 | 《霸王别姬》 [9] |
2011、2012年 | 邢时苗 | 《粉墨春秋》 [9] |
2013、2014年 | 李碧华与中国国家话剧院 | 《青蛇》(“GREEN SNAKE”) [9] |
《搜神》 [9] | ||
《女色》 [9] |
李碧华爱写前尘往事、奇情畸恋,如梨园传奇《生死桥》《霸王别姬》,道出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慨叹;另外她还喜欢故事新编,像《青蛇》,都能推陈出新,不落他人窠臼。李碧华说她写作是为了自娱,如果本身不喜欢写,只是为了名利,到头来是会很伤心的,她相信自己的灵感,她创作“从来没有刻意怎么写,所有的景象、联想,见到什么,想到什么,都是在下笔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出来的。”
李碧华最擅长的是写情,她笔下的情充满了浪漫、激越、凄艳的色调,譬如《诱僧》中的红萼公主为心爱的人生生挨了一刀,直戳心窝而视死如归;蒙天放对冬儿的爱情三生不渝,千年不变;程蝶衣那种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泥足深陷的情感以及《生死桥》中三男二女的情欲纠缠,都揭示了人物复杂丰富的心灵世界,表达了作者对情的执著追求,并融入历史的、社会的、美学的、哲学的意蕴,所以她书中的人物独具一格,故事别出心裁、瑰奇诡异、雅俗共赏,为她赢得了“天下言情第一人”的美誉。 [1]
“才高八斗,异想奇思,非常有创作上的活力,是很有趣的一个人。不管是她的《胭脂扣》,还是其后拍的《青蛇》,我都觉得非常好,好就好在她的故事是顺着人情走的,而不是顺着一个目的走,她写的东西轻轻巧巧,没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包袱,不教化人,而是让你随心去品味俗世人间的故事,我们也聊得非常好,决定一起来合作这样一部戏。所以,李碧华女士其实是《霸王别姬》的母亲,她为影片的拍摄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她就是那个为影片打基础的人。”(导演陈凯歌) [6]
“她的写作有着引人深思的“边缘性”,既不在纯文学的中心苦思,又不在消费文化阵营盘桓过久,尝试走一条“中庸之道”──其作品既不严肃到无人问津,又不俗到“走火入魔”,而是烙二者于一炉。不走极端,好处是兼容并蓄,探众家之长,雅俗共赏,但往往不容易把握,难以界定。”(刘登翰)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