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璐(Chai Lu),1977年3月26日出生于陕西西安,现任《新闻调查》记者 [1],《东方时空》主持人 [2],陕西省政协委员 [3],陕西省青年联合会委员 [4]。曾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国际时讯》、《24小时》等栏目主持人。柴璐形象亲和、清新,大气,主持风格沉着、干练、敏锐、知性。 [5]
柴璐于1999年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2005年在职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0年进入《海峡两岸》,任编导、出镜记者,并于2007年成为《海峡两岸》栏目主持人,在2008年获得央视年度“十佳”优秀节目主持人称号。2009年7月,柴璐被调至新闻频道,任《国际时讯》等栏目主持人。 [6]2012年获评广电总局青年岗位能手,2013年,获评央视新闻中心“岗位标兵”,并在第四届大学生电视艺术节被全国大学生票选为“最受欢迎的新闻女主播”,2014年获得第2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节目主持人奖。 [7]2023年11月,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了柴璐参与的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第二季 [35]。2024年2月9日,主持《龙腾虎跃·中国年味》 [34]。
- 体 重
- 44 kg
- 职 业
- 主持人,记者
- 主要成就
- 08年优秀播音员主持人甲等光荣称号
2010央视挂历3月封面人物
荣获大学生最受喜爱的新闻女主播
央视2013年度名优主持人称号 - 别 名
- 小柴、璐璐
- 祖 籍
-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
- 爱 好
- 看书
1991年至1995年,就读于西安市远东第一中学(高中,复读一年);1994年,17岁,柴璐第一次参加北广面试,第一次知道自己先天斜颈,于是,她用一个外科手术纠正了斜颈,用一年的时间来重新准备高考。 [8]
200精姜8年11月初,赴台采访陈江会谈,险遭台独分子包围。 [11]
2009年,跟随大陆寒组局弃采访团来台参加两岸两会领导人会谈。 [12]
2010年6月2日下午,主持由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共青团北京市委、中国青年报社、新浪网联合主办,中国文明网、神州媒介素养网、分众传媒等协办的“大家e起来——青少年网络素养大讲堂”活动第二场讲座“网络与游戏:你对网络游戏了解多少?”。 [13]
2012年11月18日,担翻嫌任央视2013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下午媒体分会场主持人。 [14]
时间 | 主持节目 |
---|---|
2007年4月 | |
2009年7月 | |
2009年8月 | |
2009年9月 | |
2010年 | 直播报道两岸两会领导人第六次会谈 [16] |
2011年10月24日 | 入驻央视24小时 |
2011年 | 央视评论部【24小时】 |
2011钱塘大潮特别节目 | |
直播报道两岸两会领导人第七次会谈 | |
读者三十周年文艺晚会 | |
2011一年又一年特别节目 | |
2012年 | [跨越2012]特别节目 |
2012年12月 | 河南十大法治事件颁奖晚会 |
2012年11月24日 | 浙江省广东商会成立庆典 |
2012年 | 2012钱塘大潮特别节目直播报道 两岸两会领导人第八次会谈直播报道 |
2012一年又一年特别节目 | |
2013年6月29日 | 【我们与藏羚羊】特别报道 |
2013年4月21日 | 直播庐山地震特别报道 |
2013年 | 2013一年又一年特别节目 |
2014年 | 2014一年又一年特别节目 |
2019年1月 | |
2019年4月 | 《新闻调查》之《四川木里火灾扑救纪实》 [18] |
2019年5月 | 《新闻调查》之《事实孤儿》 [19] |
2019年10月 | 新闻频道国庆70周年阅兵前夜五小时直播主持 [20] |
2019年12月 | 《新闻调查》之《我在澳门的二十年》 [21] |
2020年1月 | 《新闻调查》之四川杉树木煤矿事故专题报道 《八十八小时》 [22] |
2020年5月 | 《新闻调查》《寻找丁龙(三)》 [23] |
2020年7月 | 央视频“助力高考100小时大直播” [24] |
2024年2月 | 龙腾虎跃·中国年味 [34] |
2009年4月,参加“生态中国颁奖晚会”,与胥午梅、朱广权、郑丽、于胜春、紫凝、刘羽、宁馨、谷兵、和晶、小鹿(郏捷) 等23名央视主持人在“中国生态贡献奖”颁奖结束后,宣读“绿色出行——擦去你的碳足迹”活动倡议书,敬一丹、崔永元作为晚会主持人共同倡议。
2014年7月10日,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马未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主持人柴璐做客人民网演播室,与网友分享“网络名人故宫(微博)行”活动的感受,就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及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文化“正能量”与网友进行了交流。 [26]
主持 | ||||||||||||||||||||||||||||||||||||||||||||
|
“柴璐最大的特点就是勤奋、不张扬。”(李海明) [30]
“八年的记者编导工作,柴璐很认真很刻苦,她拿下了清华大学的硕士学位,让我很敬佩”。(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对台部主任李海明)
“柴璐是一位潜力丰厚的新闻才女,她的事业前景非常乐观”。(陈韬先生)
“柴璐不是靠外表吃饭的,她没有一毕业就去做主持人,而是选择了积累经验,丰富充实自己。她能走到今天,完全是依靠她的实力。”“我第一眼看到她出镜的时候,我心里就踏实了。”“她是经过锻炼的,她能够投入理解新闻,不是简单的播报。经过几年的经验,她的思维方式和心理态度也在成熟。可以说她做现在的主持人是游刃有余。”(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卢静副教授)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