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铁军》是由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山东鲁能集团公司和济南电视台联合摄制,电影频道出品的中国国庆55周年献礼片。由哈斯朝鲁执导,刘冠军、鲍国安、比尔等人主演。 [1]于2004年10月1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影片讲述了泰山电力集团副总经理高歌用7天时间重新制定赶工方案,成功完成大亚湾二期工程的故事。 [2]
- 中文名
- 核电铁军
- 外文名
- He Dian Tie Jun
- 类 型
- 工业/剧情
- 出品公司
- 电影频道
- 制片地区
- 中国大陆
- 导 演
- 哈斯朝鲁
- 编 剧
- 邢原平
- 主 演
- 刘冠军、鲍国安、比尔、肖辉
- 片 长
- 97 分钟
- 上映时间
- 2004年10月1日
- 对白语言
- 普通话
- 色 彩
- 彩色
- 主要奖项
- 百合奖一等奖
- 在线播放平台
- 1905电影网
- 出品时间
- 2004年
剧情简介
播报编辑
故事发生在枣蒸捉广东省大亚湾核电站。 这里有成千上万名电力建设者在挥汗拼搏,一核的建设已经完成并顺利发电,二核正在紧张地建设中。 正当大家冒着炎热酷暑和超负荷的劳动压力而奋力工作之际,为二核常规岛提供设备的瓦特公司传来不奔局重骗幸的消息,由于质量问题该公司不能如期交付三台汽轮机,这就意味着整个工期将延后4个月,连带拖延的还有不能按时向珠江电网并网发电,国家为此将遭受16.4驼枣浆亿元人民币的重大损失。
瓦特公司深知按照合同约定,自己根本就不可能承担巨额的赔付,其首席工程师乔治希望双方通过协商来解决这个问题,可是现实的紧迫和严峻毕竟摆在面前,大家都一筹莫展。就在这紧要关头,负责二期工程施工的、素有“铁军”称号的泰山电力集团副总经理高歌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按计划工期还有11个月,如果施工方抓紧赶工用7个月完成11个月的工程量,二核就可以如期完工。但前提是瓦特公司必才厦须为此付出相当高的劳动报酬。这一大胆的设想遭到许多人的质疑和否定:既是泰山集团总经理、又为高歌岳父的李子华认为,不能单纯地以经济指标来衡量一个企业的生存能力,工程质量是泰山集团的生命,不垫屑肯能轻易地拿公司的声誉冒险;工程师们则认为经过几十个人多次精心测算、制定的施工计划若按期完工都需要分秒必争,重新制定赶工方案、7个月干出11个月的活简直就是异想天开;高歌的妻子李娟希望父亲顺利地退休,重新设计工程计划就意味着对父亲以往工作的否定,尽管如此,高歌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认为只要仔细评估、调整每一个项目,缩短工期是可以实现的。
最终,李子华还是同意高歌带领一部分工程师用7天时间重新制定赶工方案。经过一番仔细测算,高歌等核电建讲旬埋设者们不仅提出了可行的施工方案,还与瓦签肯雄特公司及时地沟通、谈判,为泰山集团赢得了6000万的经济回报。
2004年4月6体雅日,大亚湾核电站二期工程首台百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成功,比原计划提前48天完成任务,为国家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
演职员表
播报编辑
演员表
职员表
(以上内容来源 [3])
角色介绍
播报编辑
(以上内容来源 [2] [4])
获奖记录
播报编辑
时间 | 奖方 | 奖项 | 获奖者 | 结果 |
---|---|---|---|---|
2005年6月8日 | 第5届百合奖 | 一等奖 | 《核电铁军》 | 获奖 [5] |
幕后制作
播报编辑
影片改编自真实故事,取景于广东的大亚湾,为了强调影片主题,反衬出现代工业文明的竞争残酷,摄制组以生硬的厂房、忙碌的工地与恬静的自然风光形成巨大的视觉反差,影片还采用长焦拍摄主体,营造出极强胶片式质感的画面。在音乐方面,主创人员针对人物内心语言和内心情感的需要,专门设计了以小提琴为主的情感音乐乐段;而针对整个影片总体和基调,又以交响乐为主创作了主体背景音乐。 [4] [6]
播出信息
播报编辑
播出时间 | 播出平台 |
---|---|
2018年12月20日 [7] | CCTV6电影频道 |
2024年3月9日 [8] |
影片评价
播报编辑
《核电铁军》是一部工业题材的电视电影,以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为背景,演绎了核电工人为国分忧、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影片表现了我国新一代产业工人丰富多彩的情感生活、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永不言败的心路轨迹。该片人物性格刻画生动,剧中情节张弛有度,制作精益求精,是一部弘扬民族正气、讴歌民族精神的优秀影片。 [1](新浪新闻评)
《核电铁军》虽然是以核工业题材为背景,但表现的却是现代中国工业与外国同行之间的一场波澜不惊的商战故事。影片中采用长焦拍摄主体,营造出极强胶片式质感的画面,这既表现了的丰富内含,也表现出剧中人物与场景的自然溶入。影片在音乐方面又为影片传达了极具感染力的视听效果。 [4] [6](新浪娱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