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洛阳(河南省辖地级市)一般指洛阳市(河南省辖地级市)
洛阳市,简称“洛”,古称神都、洛邑、成周、洛京,是河南省辖地级市、世界文化名城 [83-85]、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三线城市 [80],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河南省副中心城市、著名旅游城市。 [31] [64] [71-72]地处河南省西部,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北与济源市、焦作市接壤,总面积15230平方千米。 [50] [68]截至2022年末,洛阳市共辖7个市辖区、7个县,另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 [73] [103];2024年末,洛阳市常住人口为708.1万人。 [128]
洛阳居天下之中,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 [34] [55]西周“何尊”的青铜器上。其铭文将洛阳平原称为“中国” [99],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 [113-114], [32]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城市。 [55],世界四大圣城之一,道学发源于此、儒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 [87-90],洛阳市有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五大都城遗址,龙门石窟、中国大运河、丝绸之路等3项6处世界文化遗产。 [55]截至2023年末,洛阳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67处。其中,5A级景区5处,4A级景区30处,3A级景区27处,2A级景区5处 [94]。洛阳市曾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1]国家园林城市、 [2]国家卫生城市、 [3]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 [4]
2024年,洛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18.6亿元,比上年增长4.9% [119]。
- 中文名
- 洛阳市
- 外文名
- Luoyang
- 行政区类别
- 地级市
- 所属地区
- 中国华中
- 面 积
- 15230 km²
- 电话区号
- (+86)0379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 远古时期
- 夏商周时期
前1046年,西周代殷后,为控制东方地区,便开始迁都洛邑 [126]。周公在洛水北岸修建了王城和成周城,随后周成王正式迁都洛邑作为天下中心 [126],史称“迁宅于成周”、“定鼎于郏鄏”、“宅兹中国”。当时洛阳被称为洛邑、新邑、大邑、成周、天室、中国等。
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是为东周。
- 秦汉时期
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秦在洛脚兰阳置三川郡,郡治成周城。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建汉,初都洛阳,后迁长安,改三川郡为河南郡,治洛阳。辖洛阳、河南(汉置,治王城)、偃师、缑氏、平(偃师西北)、平阴(孟津东北)、新成(伊川西南)、榖成(新安东)及巩、荥阳、新郑、中牟、开封等22县。汉武帝置十三州部刺史,河南郡属司隶。
东汉永和五年(140年),河南尹“有户二十万八千四百八十六,有口一百零一万零八百二十七墓洒”。
- 魏晋南北朝
- 隋唐五代
隋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迁都洛阳,在东周王城以东,汉魏故城以西18里处,新建洛阳城。同年,改洛州(东魏改司州置)为豫州,三年又改河南郡,十四年复置洛州,辖河南、洛阳、微举拔偃师、缑氏、阌乡、桃林、陕、熊耳、渑池、新安、巩、宜阳、寿安、陆浑、伊阙、兴泰、嵩阳、阳城等18县。
- 宋代至清代
北宋,以洛阳为西京,置河南府。
金代,定洛阳为中京,改河南府曰金昌府,并河南县入洛阳县。
明代,河南府辖洛阳、偃师、巩县、孟津、登封、新安、渑池、宜阳、永宁、嵩县等10县,是伊王和福王的封地。
- 民国时期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适洛办公。“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26]华北大部分地区沦陷,洛阳成为北方抗日前哨,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驻洛阳。
- 解放之后
1948年,洛阳解放,洛阳市人民民主政估寻纸府成立,析洛阳县城区为市,与洛阳县并置。
1949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 [34]
行政区划
播报编辑
区划沿革
1950年5月,成立了洛阳市郊区区公所,管辖塔湾、马坡、北窑、岳家村、西小屯、下池等6个乡和西工镇。
1951年11月,改4个区公所为4个区人民政府。1954年,接管洛阳县第四区(谷水区)。
1955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宜阳等县。同年7月,成立涧西区。
1956年,相继建成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和郊区。
1957年11月,瀍河回族区成立。 [23]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区。1983年,新安、孟津、偃师改隶洛阳市。
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洛宁、宜阳、嵩县、栾川、汝阳、伊川亦改属洛阳市。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
2021年3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县级偃师市,设立洛阳市偃师区,以原偃师市的行政区域为偃师区的行政区域,偃师区人民政府驻槐新街道民主路27号;撤销孟津县、洛阳市吉利区,设立洛阳市孟津区,以原孟津县、吉利区的行政区域为孟津区的行政区域,孟津区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桂花大道328号。 [22] [34]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洛阳市下辖7个市辖区、7个县,另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洛阳市人民政府驻洛龙区开元大道228号。 [73] [103]
辖区 | 面积 (平方千米) | 政府驻地 | 下辖地区 |
---|---|---|---|
90 | 天津路街道 | ||
56 | 唐宫路街道 | ||
56.7 | 西关街道 | ||
80 [125] | 东关街道 | ||
244 | 开元路街道 | ||
668.58 | 槐新街道 [22] | ||
838 | 城关镇 [22] | ||
1160 | 汉关街道 | ||
1616 [57] | 兴宜街道 [58] | ||
1243 | 城关街道 | ||
2306 | 永宁街道 | ||
3008 | 城关镇 | ||
2478 | 耕莘街道 | ||
1309 | 城关镇 | ||
参考资料: [73] [115-116] |
地理环境
播报编辑
位置境域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地处东经112°16'-112°37',北纬34°32'-34°45'之间,东西长约179千米,南北宽约168千米。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北与济源市、焦作市接壤,总面积1.52万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2274平方千米。 [55] [68]
洛阳位于中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交界带,西依秦岭、东临嵩岳、北靠太行,地跨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伊、洛、瀍、涧、黄五条河流纵横其间,其中黄河流域面积12446.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1.8%,自古有“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的说法。 [55]
洛阳市
地形地貌
洛阳市位于豫西地区与东秦岭褶皱系,地势西高东低,有伏牛、外方、熊耳及崤山四大山脉。伏牛山自西南横贯南部,外方山为东南屏障,熊耳山自西南斜贯中部伸向东北,崤山位于西部。伏牛山海拔1500-2000米;外方山为伏牛山分支,海拔600-1000米;熊耳山海拔1500-2000米,为伊、洛河分水岭;崤山海拔1200-1800米,境内最高点为海拔2212.5米的伏牛山主峰老君山。 [74]
气候
洛阳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2.2-24.6℃,无霜期210天以上,年降水量528-800毫米,年日照为2200-2300小时,年均湿度60-70%。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雹、暴雨、干热风等。
洛阳市四季温度、风向变化较显著。春季多风而干旱,夏季炎热而多雨,秋季则常常是晴空万里,令人神清气爽,而冬季则寒冷却少雨雪。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气温在0℃左右,极端最低气温可达到-15℃;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气温在27℃左右,极端最高气温曾达到42℃。年均降水量630毫米左右。游洛阳的最佳季节是秋天。 [120]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历史最高温度(°C) | 22.2 | 24.3 | 31.2 | 35.5 | 40.6 | 44.2 | 41.9 | 41.7 | 38.2 | 34.8 | 27.0 | 23.5 |
历史最低温度(°C) | −17.4 | −18.2 | −9.1 | −3.6 | 4.4 | 12.2 | 16.5 | 13.5 | 6.9 | −2.3 | −8.6 | −14.9 |
平均降水量(mm) | 9.0 | 15.9 | 26.4 | 36.9 | 50.2 | 62.9 | 140.2 | 97.4 | 84.1 | 45.2 | 19.5 | 11.8 [120] |
水文
洛阳市境内主要河流有黄河、洛河、伊河、涧河、汝河等。黄河为北部界河,过境长97千米;洛河过境长200千米;伊河发源于栾川县南境伏牛山区,在偃师汇入洛河,过境长175.3千米。境内河流主要属黄河流域,发源于伏牛山的老灌河、白河属长江水系。 [74]
土壤
洛阳市土壤有2个大类、5个亚类。棕壤土分布于海拔800-1000米以上山地,以生长落叶林为主;褐土分布面积最大,各县均有;潮土分布于河滩地带。沙疆黑土在汝阳县东北、面积小;风沙土在黄河岸风口处,面积极少。
自然资源
播报编辑
水资源
洛阳市大小河流中分别建有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不同类型的水库。洛阳市多年平均(1980年-1999年)水资源总量为28.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6.2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6.79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14.96亿立方米。洛阳市平均产水规模为18.53万立方米/平方千米,其中孟津县产水模数最小,只有10.61万立方米/平方千米,栾川县产水模数最大为26.07万立方米/方千米。
植物资源
洛阳的森林资源主要以化工原料植物、药用植物、油料植物、淀粉植物和野生果品植物为主,洛阳的古树名目繁多。据统计百年以上树龄的有49种,2000余株,其中古树群12处,2万多株散生近千株。
动物资源
洛阳市辖区地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古北界和东洋界的分界线——伏牛山主脉。动物资源分布以分界线以北面积最大,鸟兽以狐、狼、豹、狸、獾、黄融、石鸡、环颈、雀形目、隼形目、鹗形目为优势种,其中鸟类主要集中在新安、孟津、吉利3个县(区)的黄河沿岸滩涂湿地。分界线以南鸟类资源多。金钱豹、梅花鹿、大灵猫、黑鹤、八哥、竹叶青蛇有少量分布,青羊、苏门羚、金雕、红腹锦鸡、大魄、狐、獾、貂、狸、豹猫、麝等经济鸟兽较分界线以北为多。洛阳市拥有野生陆脊椎动物365种(另9亚种),占全国野生陆脊椎动物的15.89%,占河南省的77.2%。其中,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12种,二级野生保护动物58种,占全国野生保护动物种数的78.65%;河南省重点野生保护动物30余种,占河南省重点野生保护动物的83.33%。
矿产资源
洛阳市地下资源储藏丰富,有煤、铁、铅、金、银、铝、钼、铜、钨、锌、锰、钻、镍、钾、铀、钛、镓、石英石、石棉、石膏、石灰石、英石、水晶、蛭石、重晶石、方解石、金刚石、梅花玉、硫磺、磷矿、云母、耐火铅土、耐火材料石、大理石、浮石、铸石、青石、白云岩、花刚岩、钾长石等40余种。
人口
播报编辑
人口数量
2024年末,洛阳市常住人口708.1万人,其中全市城镇常住人口484.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8.39%,比上年末提高0.97个百分点。全市出生人口5.7万人,出生率为7.99‰;死亡人口5.4万人,死亡率为7.63‰;自然增长率为0.37‰。 [128]
2023年末,洛阳市常住人口707.9万人,其中全市城镇常住人口477.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7.42%,比上年末提高0.94个百分点。全市出生人口5.1万人,出生率为7.20‰;死亡人口5.5万人,死亡率为7.77‰;自然增长率为-0.57‰。 [94]
参考资料来源: [70] [75-79]
民族构成
洛阳市是多民族聚居地;洛阳市共有45个民族成份,其中汉族人口约占洛阳市总人口的98.8%,其他少数民族约占洛阳市总人口的1.2%,其中超过1000人的民族有回族、满族和蒙古族。少数民族以回族为主,近6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0%以上。
政治
播报编辑
书记 | ||
副书记 | ||
市委常委 | ||
主任 | ||
副主任 | ||
秘书长 | ||
党组书记、市长 | ||
副市长 | ||
秘书长 | ||
主席 | ||
副主席 | ||
秘书长 | ||
参考资料 [27-28] [35-36] [39] [45-46] [48-49] [51-54] [67] [69] [82] [86] [91] [95-98] [101-102] [104] [107-108] [111-112] [117-118] [121-123] |
经济
播报编辑
综述
2024年,洛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18.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9%。全市GDP增速逐季加快,全年增速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加快3.4、0.9、0.6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36.6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2362.7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3219.4亿元,增长4.1%。三次产业结构为4.1:40.6:55.3 [119]。
参考资料来源: [70] [75-79]
第一产业
2024年,洛阳市粮食总产量249.65万吨,同比增长3.36%。其中,夏粮产量122.46万吨,同比增长6.83%;秋粮产量127.18万吨,同比增长0.22%。经济作物生产形势良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入践行“千万工程”,落实“151”工作举措,突出富民导向。全年全市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90.04万吨,同比增长1.2%,其中食用菌12.3万吨,同比增长6.1%;瓜果类产量25.73万吨,同比增长0.8%;特色农作物种植发展平稳,中药材产量12.62万吨,同比增长8.7%;园林水果产量95.74万吨,同比增长1.9% [119]。
第二产业
2024年,洛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较2023年提升6.8个百分点。超七成行业生产保持增长。规上工业39个行业大类中28个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71.8%,较2023年扩大20.5个百分点,其中11个行业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有18个行业增速比2023年加快或降幅收窄,改善面达46.2%。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制造业同比增长8.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与上年持平。传统优势产业支撑有力。石化行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2%、15.6%,分别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速1.6个、3.9个百分点。重点行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9%、75.1%,分别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速1.1个、2.6个百分点。工业持续提质向好。1-11月,规上工业利润总额303.3亿元,同比增长30.1%,营业收入利润率达6.9%,较2023年提高1.04个百分点。绿色转型加快推进。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3.4% [119]。
第三产业
2024年1-11月,洛阳市规上服务业10大行业门类中,有6个营业收入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达60%。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1-11月,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4%;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1.5%,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6.7%。文旅市场持续活跃。成功举办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开展“穿越盛唐洛阳年”等文旅促消费活动700余场。1-11月,全市规上娱乐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6% [119]。
国内贸易
2024年,洛阳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05.4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639.4亿元,同比增长9.9%。12月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7.9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64.1亿元,同比增长11.2%。乡村市场销售快速回升。全年全市乡村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同比增长17.5%,比2023年提升9.6个百分点。零售商品增长面持续扩大。2024年限上单位零售额中,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19大类商品中,有16类限上零售正增长,增长面达84.2%。其中,基本生活类消费增速加快,日用品、饮料、粮油食品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31.5%、13.8%、8.0%;部分升级类消费快速增长,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9.0%,较2023年加快11.6个百分点;以旧换新带动需求释放,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3.3%;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1.2%,较上年同期加快4.8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41.4%,较上年同期加快12.5个百分点 [119]。
金融业
2024年12月末,洛阳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444.89亿元,同比增长7.81%;本外币贷款余额7153.52亿元,同比增长3.52% [119]。
社会事业
播报编辑
科学技术
2023年末,洛阳市共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71个,其中国家级17个;省级以上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117个,其中国家级7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3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5个。全年共授权专利12123件。截至年底,有效发明专利12672件,比上年增长18.8%。全年签订技术合同1688份,技术合同成交额145.4亿元。 [94]
教育事业
2023年,洛阳市共有普通高校9所,招生7.2万人,在校生21.2万人,毕业生6.9万人。普通高中83所,招生5.3万人,在校生15.6万人,毕业生5万人。普通初中314所,招生10万人,在校生30.1万人,毕业生9.3万人。小学759所,招生10.3万人,在校生62.1万人,毕业生10.1人。幼儿园在园儿童24.1万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35所,招生2.9万人,在校生9.1万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396人,在校生2195人。 [94]
高等院校 | 成立时间 | 层次 | 办学性质 | 主管部门 |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93] | 1931年 | 本-硕-博 | 公办 | - |
1952年 | 河南省人民政府、国防科工委 | |||
郑州大学洛阳校区 [42] | 2021年 | 本-硕-博 | 教育部、河南省人民政府 | |
1963年 | 本-硕 | 中国民用航空局 | ||
1916年 | 河南省人民政府 | |||
河南中医药大学洛阳校区 [40] | 1958 | 本-硕-博 | 河南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
1956年 | 本科 | 河南省人民政府 | ||
河南警察学院(洛阳) | 1949年 | 本科 | 河南省公安厅 | |
1959年 | 专科 | 洛阳市人民政府 | ||
洛阳文化旅游职业学院 [41] | 2021年 | 专科 | - | |
1959年 | 专科 | 河南省民政厅 | ||
1951年 | 专科 | 河南省林业厅 | ||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洛阳分院) | 1956年 | 专科 | 河南省农业厅 | |
2013年 | 专科 | 民办 | 河南省教育厅 | |
洛阳商业职业学院 [100] | 2023年 | 专科 | 民办 | 河南省教育厅 |
文化事业
2023年末,洛阳市共有公有制艺术表演团体14个,文化馆15个,公共图书馆15个,博物馆10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6处。全市共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个。年末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0台。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99.0%,电视人口覆盖率99.2%。市级电视台周播出时间501.5小时,市级广播电台日播出时间71.9小时。截至2023年末,洛阳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67处。其中,5A级景区5处,4A级景区30处,3A级景区27处,2A级景区5处。截至2023年末,洛阳市共有星级酒店42家,国际国内旅行社145家。 [94]
洛阳市豫剧团 | 洛阳市曲剧团 | 洛阳偃师曲剧团 | 洛阳偃师豫剧团 | 洛阳青年曲剧团 |
洛阳李天方曲剧团 | 洛阳市小皇后曲剧团 | 洛阳汝阳曲剧团 | 洛阳市九都曲剧团 | 洛阳市牡丹曲剧团 |
洛阳市星光曲剧团 | 洛阳市马小骐曲剧团 | - | - | - |
2020年10月19日,第三届世界古都论坛暨夏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洛阳开幕。 [38]
医疗卫生
2023年末,洛阳市共有卫生机构4985个,床位57848张;其中医院、卫生院316个,床位54229张。卫生防疫机构15个,妇幼卫生机构15个。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66930人,其中执业医师、助理执业医师26067人,注册护士31025人。卫生防疫机构人员1353人,妇幼卫生机构人员3864人。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153个,床位11456张,卫生技术人员7410人。 [94]
社会保障
2023年末,洛阳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含离退休人员)188.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28.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62.8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含离退休人员)132.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79.0万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86.0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77.9万人。 [94]
体育事业
2023年末,洛阳市共有体育场地20507个,体育场地面积1827万平方米。全市共举办市以上运动会及各种体育比赛120场次,参加运动员4.8万人次。运动员在国内外各项体育比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牌59枚。其中,金牌23枚,银牌10枚,铜牌26枚。
环境保护
2023年,洛阳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比上年增长3.9%,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增长3.7%。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PM10浓度74μg/m3,PM2.5浓度46μg/m3,优良天数为246天,达标率为67.4%,全市国考、省考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07%,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保持100%。2023年末共有自然保护区4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森林公园14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6个。 [94]
交通运输
播报编辑
综述
2023年,洛阳市公路货物运输量1.8亿吨,比上年增长27.6%;公路货物周转量385.0亿吨公里,增长9.6%。公路旅客运输量3392.3万人,增长114.9%;公路客运周转量12.0亿人公里,增长206.6%。机场旅客吞吐量120.7万人,增长72.8%;机场货邮吞吐量755.9吨,增长61.5%。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158.3万辆,其中轿车保有量90.7万辆。 [94]
航空
洛阳北郊机场于1986年开工兴建,1987年9月26日正式通航。2008年,洛阳北郊机场改扩建工程启动,2010年4月新候机楼投入运行,新建航站楼面积14800平方米。2016年,洛阳北郊机场新增加的3个停机位和除冰坪投入使用,停机坪总面积达到62580平方米。2018年,洛阳北郊机场旅客吞吐量131.51万人次,同比增长48.72%;货邮吞吐量1339.13吨,同比下降8.81%。 [11-12]
铁路
城际铁路:
地铁
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由4条线路组成,总长102.6千米,设车站63座,其中换乘车站8座。 [13]
公路
- 高速公路
序号 | 名称 | 简称 | 起点 | 终点 | 编号 |
---|---|---|---|---|---|
1 | 二广高速 | G55 | |||
2 | G30 | ||||
3 | 洛阳市 | G36 | |||
4 | 洛阳市 | G1516 | |||
5 | 平洛高速 | 洛阳市 | G0513 | ||
6 | 洛内高速 | 洛阳市 | G3613 | ||
7 | 洛卢高速 | 洛阳市 | G3615 | ||
1 | 洛阳市 | S83 | |||
2 | 郑州市 | S88 | |||
3 | 济伊高速 | S97 | |||
4 | 沁伊高速 | 伊川县 | S95 | ||
5 | 渑淅高速 | S57 | |||
6 | 栾卢高速 | 栾川县 | 卢氏县 | S76 | |
7 | 三洛高速 | S75 | |||
8 | 永灵高速 | S42 | |||
9 | 嵩栾高速 | 栾川县 | S96 | ||
参考资料: [105-106] |
- 国道(省道)
序号 | 名称 | 简称 | 起点 | 终点 | 编号 |
---|---|---|---|---|---|
国道 | |||||
1 | 二淅线 | 二连浩特市 | 淅川县 | G208 | |
2 | 呼北线 | 呼和浩特市 | G241 | ||
3 | 连共线 | 连云港市 | G310 | ||
4 | 连栾线 | 连云港市 | 栾川县 | G311 | |
5 | 大卢线 | 盐城市大丰区 | 卢氏县 | G343 | |
6 | 东灵线 | G344 | |||
7 | 兰乌线 | G628 | |||
省道 | |||||
1 | 沁阳—新野公路 | 沁新线 | 沁阳市 | S237 | |
2 | 南村—嵩县公路 | 南嵩线 | 渑池县 | 嵩县 | S242 |
3 | 渑邓线 | 渑池县 | S243 | ||
4 | 三邓线 | 三门峡市 | 邓州市 | S244 | |
5 | 长邵线 | 济源市 | S310 | ||
6 | 沿黄线 | 灵宝市 | S312 | ||
7 | 宜阳—陕县公路 | 宜陕线 | S313 | ||
8 | 虞灵线 | 灵宝市 | S314 | ||
9 | 郑卢线 | 郑州市 | 卢氏县 | S315 | |
10 | 永孟线 | 永城市 | 洛阳市孟津区 | S317 | |
11 | 夏宜线 | 宜阳县 | S319 | ||
12 | 鹿嵩线 | 嵩县 | S322 | ||
13 | 郸汝线 | S324 | |||
14 | 栾卢线 | 栾川县 | 卢氏县 | S326 | |
15 | 冷水镇—三川镇公路 | 冷三线 | 栾川县冷水镇 | 栾川县三川镇 | S521 |
16 | 偃师东—顾县公路 | 偃顾线 | 洛阳市偃师区 | 顾县 | S539 |
参考资料: [105-106] |
- 快速通道
历史文化
播报编辑
地名由来
建都朝代
朝代 | 名称 | 都城位置 | 所居帝王 | 建都时间 |
---|---|---|---|---|
斟鄩 | 偃师二里头 | 太康、仲康、夏桀 | 约前21世纪-前16世纪 | |
西亳 | 偃师商城 | 商汤至仲丁 | 前1600年-前1260年 | |
成周 | 洛邑(瀍河两岸) | 成王-幽王,共11王 | 前1040年-前771年 | |
王城 | 王城(涧河两岸) | 平王-悼王及赧王,共14王 | 前771年-前520年 前314年-前256年 | |
东周 | 成周 | 成周(白马寺东) | 敬王至慎靓王,共11王 | 前519年-前314年 |
雒阳 | 汉魏故城 | 光武帝-献帝,共12帝 | 25年-190年 | |
洛阳 | 汉魏故城 | 文帝-元帝,共5帝 | 220年-265年 | |
洛阳 | 汉魏故城 | 武帝-怀帝,共4帝 | 265年-316年 | |
洛阳 | —— | 孝文帝-孝武帝 | 493年-534年 | |
东都 | 隋唐故城 | 炀帝-皇泰帝,共2帝 | 606年-619年(首都) | |
东都 | 隋唐故城 | 高宗、中宗、睿宗,共3帝 | 657年-684年(两都并重) 684年-690年(首都) | |
神都 | 隋唐故城 | 则天大圣皇帝 | 690年-705年 | |
洛阳 | —— | 神武元圣孝皇帝、废帝、末帝 | 909年-913年 | |
洛阳 | —— | 光圣神闵孝皇帝、圣德和武钦孝皇帝、愍皇帝、末帝 | 923年-936年 | |
洛阳 | —— | 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 | 936年-937年 [34] |
发源文化
“煌煌祖宗业,永怀河洛间”。洛阳是儒学的奠基地、道学的产生地、佛学的首传地、玄学的形成地、理学的渊源地,各类文化思想在此相融共生、大放异彩,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均诞生于此。洛阳还是全球华人的文化之根、祖脉所系,全球1亿多客家人祖居于此,中国70%的宗族大姓起源于此,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河洛文化是华夏文明的祖根文源。 [55]
宗教概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
洛阳市花
1982年,洛阳市人大常委会正式将牡丹定为市花。洛阳牡丹品种繁多,花色甚丰,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等9大色系,以及单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蔷薇型、托桂型、绣球型、皇冠型、金环型、千层台阁型、篓子台阁型等十种花型。牡丹遍布全城园林景点、街头花坛、机关庭院和城郊园圃。
民俗节日
地方特产
播报编辑
特产 | 介绍 |
---|---|
洛阳水席 | 河南省洛阳市一带的特色传统宴席,属于豫菜系。 |
四镇桌 | 燕菜、葱扒虎头鲤、云罩腐乳肉、海米升百彩。 |
八大件 | 快三样、五柳鱼、鱼仁、鸡丁、爆鹤脯。 |
四扫尾 | 鱼翅插花、金猴探海、开鱿争春、碧波伞丸。 |
洛阳汤 | 羊肉汤,牛肉汤,丸子汤,驴肉汤,豆腐汤,不翻汤,胡辣汤。 |
风景名胜
播报编辑
综述
据洛阳据旅游部门统计,2022年,洛阳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0.8亿人次,比上年下降31.0%。旅游总收入605.0亿元,下降34.5%。2022年末,共有A级旅游景区66处。其中,5A级景区5处,4A级景区30处,3A级景区26处。年末共有星级酒店42家,国际国内旅行社104家。 [70]
景点
人文景点 | |
---|---|
自然景点 | |
洛阳八景 | |
AAAAA级 | |
AAAA级 |
城市近况
播报编辑
2024年9月20日,据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消息,河南省坚持集约高效,把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重要任务,《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并正式印发。洛阳被确定为大城市,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加快建设。 [109]
友好城市
播报编辑
著名人物
播报编辑
古代 | 乐羊子妻 | |||||
董公 | 床孟 | 刘带 | 奇华 | 周王孙 | 龚宽 | |
郎坚伯 | 郭殿君 | 柔钦 | 贾做 | |||
左珀 | ||||||
种勋 | 庆鸿 | |||||
阮湛 | ||||||
高德 | ||||||
元智 | 赵朗 | 郭世昌 | ||||
姬威 | 元钟 | |||||
常德将 | 傅叔 | 唐该 | 白仵贵 | 明云腾 | ||
崔民象 | 昙闰 | 义琬 | ||||
志满 | 义辉 | 法兴 | 智弘 | |||
近代 | 李邦俊 | 张花蕊 | ||||
郑宝钟 | 李萍 | 邢传统 | 徐繁锋 | |||
马元凯 | 张子杰 | 张建三 | 张有干 | 李廷柱 | 刘仁和 | |
肖戴天 | 李仁荣 | 袁云卿 | 李小萼 | |||
沈寿山 | 董梦麟 | 郝炳俊 | 梁子期 | 李留柱 | 任炯鲁 | |
爨金声 | 赵文锐 | 贾济川 | 宋克岐 | 裴兆庆 | 张连同 | |
何梦庚 | 白新子 | 冯荣耀 | 王元灵 | 宗藩 | ||
张清正 | 张同升 | 李景堂 | 王振和 | 王振纪 | 卫东 | |
李宗白 | 白黑果 | 李占魁 | 吴家贤 | 彭其中 | 王玉琨 | |
高冀来 | 沈湍 | 冉祥征 | 胡英 | |||
田均 | 段宝兴 | - | - | - | ||
现代 | 姚光 | 王治 | 邵殿奇 | 宋绍光 | ||
苏明 | 刘振邦 | 王文治 | 谢会举 | 刘健 | ||
李浩 | 张延林 | 曲明杰 | 刘刚 | 杨立功 | ||
- | - | - | ||||
洛阳市部分名人,参考资料: |
城市荣誉
播报编辑
荣誉称号 | 获得时间 |
---|---|
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 - |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 - |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 - |
中国十大最佳魅力城市 | - |
全国节能减排二十佳城市 | - |
国家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 | - |
国家首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 | - |
全球网民推荐的中国十大旅游城市 | - |
福布斯中国(不含港澳台)最发达旅游城市 | - |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 2001年 [1] |
全国园林城市 | 2002年 [2] |
国家卫生城市 [16] | 2007年、2011年、2015年 [3] |
国家森林城市 | 2011年 [17] |
2011年、2017年 [4] | |
2018年12月 | |
畅游中国100城 | 2018年4月 |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 2017年12月 [18] |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 | 2018年12月 [19] |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 2020年10月 [20] |
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名单 [21] | 2020年12月 [21] |
2020年度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 | 2021年3月 [33] |
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 2021年10月25日 [43] |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 | 2022年2月 [47] |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 2025年4月 [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