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早来

中国内地男演员
收藏
0有用+1
0
王早来,男,1939年出生于朝鲜新义州,中国内地男演员,一级演员 [2]。退休前,是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副院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老艺术家 [16],代表作品有《赤道战鼓》《林苑酒楼》《高山下的花环》《钢的琴》 [6]
1953年,登上了归乡的车,落户到了丹东。1959年,被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录取。在《金石滩》饰“老谎” [29]。2000年,王早来出演的古装剧《福禄双全》播出 [3-4]。2001年,参演的电视剧《荷花淀、女人和枪》播出 [5]。2011年7月15日,参演的电影《钢的琴》在中国大陆上映,剧中饰演汪工 [8],业内人士给予这部影片相当高的评价,“2011年口碑第一片”、“2011年最有诚意的电影”,上映后首周末票房300万左右 [9]。2010年7月11日,主演的电视剧《岁月》播出,其在剧中饰演闻庆臣一角 [7]
参演作品《钢的琴》获“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影片奖”。 [14] [28]
本    名
王早来 [2]
性    别
[2]
国    籍
中国 [2]
出生地
朝鲜新义州 [2]
出生日期
1939年 [2]
代表作品
《赤道战鼓》 [2]《林苑酒楼》《高山下的花环》
职    业
演员 [2]
职    称
一级演员 [2]
工作单位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曾经) [2]

早年经历

播报
编辑
1939年,王早来出生于新义州,父亲王义高取名“早来”,是在他未出生之前希望他能早点到来。1950年,朝鲜半岛燃起战火,王早来的家也在大火中被烧毁,全家人逃到农村避难,王早来每天都要步行一个多小时到城里上学。1952年,王早来参演由中国老师为华侨学生们排演的一场名为《大家一条心镇压反革命》的戏剧。1953年7月25日,抗美援朝结束前三天,祖国派来多辆大卡车,把愿意回国的华侨接回,王早来一家登上归乡的车,落户到丹东。回国后,王早来参加丹东市业余剧团,白天读书,晚上演戏,业余时间阅读与戏剧表演有关的书籍,虽然家里希望他能成为一名抱着铁饭碗的工人,但王早来却想着有一天能从事自己热爱的戏剧表演工作。 [16]
1959年,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来丹东招生,王早来成为成为正式戏剧演员。1964年,王早来第一部主演、反映刚果人民追求民主解放的大戏《赤道战鼓》上演。1968年,女儿出生。1972年,儿子王千源出生。 [16]

演艺经历

播报
编辑
1972年底,辽宁省话剧团成立,王早来一家才回到沈阳,王早来出演大量话剧,在《艳阳天》中饰肖长春、《高山下的花环》饰梁三喜、《金石滩》饰“老谎”,其中《金石滩》进京参加中国第二届戏剧节演出,王早来获得中国第二届话剧(表演)金狮奖。退休前,王早来是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副院长、一级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老艺术家。 [16]
1989年,王早来参演《林苑酒楼》 [17]。1991年,参演的电视剧《生命的旅伴》播放,其中含五个系列短剧 [18]。1992年,参演孙沙导演的《大雪小雪又一年》电视剧播出 [19]。2000年,与陶慧敏、赵君共同出演的《福禄双全》电视剧播出 [20-21]。2001年,出演电视剧《大雪无痕》播出 [23]。2008年,出演电视剧《非常城市》播出 [25]。2010年,出演电视剧《岁月》、电影《钢的琴》播出。 [26]

个人生活

播报
编辑
王早来的儿子王千源也是一名演员,父子二人曾共同出演电影《钢的琴》。 [1]

主要作品

播报
编辑

参演电视剧

岁月2010-7-11 [10]
饰演
闻庆臣
导演
刘江
主演
胡军、梅婷 、于和伟、王早来
非常城市 [25]2008-9-29
饰演
-
导演
-
主演
-
林苑酒楼1989 [11]
饰演
唐总经理
导演
-
主演
王早来
福禄双全2000 [13]
饰演
周总兵
导演
王维明、刘江、舒刚
主演
陶慧敏、 赵君、李如平
大雪无痕 [24]2001-12-24
饰演
-
导演
-
主演
-
大富人家 [22]2000
饰演
苏老板
导演
-
主演
-
大雪小雪又一年1992 [12]
饰演
黄天厚
导演
孙沙
主演
王海燕、王早来、徐蕾
生命的旅伴 [18]1991
饰演
-
导演
-
主演
-

参演电影

钢的琴2017-7-15 [14]
饰演
汪工
导演
张猛
主演
王千源

话剧作品

时间
剧名
角色
--
《赤道战鼓》
姆旺卡 [15]
--
《吕后》
周勃 [15]
--
梁三喜 [15]
--
《天国之乱》
杨秀清 [15]
--
《金石滩》
主人公老谎 [15]
--
《艳阳天》
肖长春 [15]

获奖记录

播报
编辑
影视类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作品获奖结果备注
2011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影片奖 [14] [28]钢的琴获奖参演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看王早来演戏,很容易联想到李默然等他的前辈们的表演风格:但细细品味,又可察觉到在他身上常常折射出他的蒙师赵凡的艺术影子和点传的辛劳。 [27](赵健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