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

1984年凌子风执导电影
展开32个同名词条
中国104 分钟1984年(中国),1992年12月16日(美国)
收藏
0有用+1
0
《边城》是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彩色故事片,由凌子风执导,冯汉元戴呐等主演,于1984年上映 [1]
影片改编自沈从文同名小说《边城》,讲述了民国初年湘西山区偏远小镇茶峒城发生的故事。 [2]
类型
剧情
导演
上映时间
1984年(中国),1992年12月16日(美国) [1]
片长
104 分钟
图集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边城
外文名
Border Town
其他译名
Bian cheng
类    型
剧情
出品公司
北京电影制片厂
制片地区
中国
拍摄日期
1983年8月-1984年10月 [3]
导    演
凌子风
编    剧
李隽培凌子风沈从文姚云
制片人
刘世亮
杨汉平
主    演
冯汉元戴呐
片    长
104 分钟
上映时间
1984年(中国),1992年12月16日(美国) [1]
对白语言
汉语普通话
色    彩
彩色
出品时间
1984年
原    著
沈从文

剧情简介

播报
编辑
民国初年,在湘西边境的一船船腊页个小山城里,有一个老船夫,守着一条渡船,帮来往的人渡河。他与外孙女翠翠相依为命,17敬糠和年前,翠翠的母亲与一名屯戍军士未婚生子,后来二人双双殉情。老船夫不想翠翠重蹈覆辙,一心希望把翠翠托付章章祝给一个可靠的人。茶峒城里的船总顺顺有两个儿子——大佬天保和二佬傩送。他们同时爱上了翠翠,而翠翠爱求胶的是二佬,三年前的端灶享碑午节夜晚再茅己,翠翠偶然邂逅了二佬,感情的种子就在那时悄悄埋下。后来,兄弟俩决定用唱情歌的方式,让翠翠选择。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歌声再没有传来了。随后却传来了大佬被水淹死的噩耗。二佬虽仍爱重乌晚旬宙着翠翠,但因为哥哥的死,赌气出走。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船夫抑郁而死。翠翠终于明白了许多事情,于是,她守着渡船,等待二佬回来。 [2] [4]

演职员表

播报
编辑

演员表

冯汉元 饰 老船夫
配音  -
戴呐 饰 翠翠
配音  -
刘魁 饰 天保大佬
配音  -
石磊 饰 傩送二佬
配音  -
金风 饰 杨马兵
配音  -
刘汉朴 饰 顺顺
配音  -
潘玫 饰 团总女
配音  -
陈宗达 饰 金亭
配音  -
彭名燕 饰 团总妻
配音  -
白铭 饰 顺顺妻
配音  -
罗元明 饰 长顺
配音  -

职员表

原著沈从文
导演凌子风
编剧李隽培凌子风沈从文姚云
摄影梁子勇
配乐刘庄
美术设计夏如今
展开
以上信息来源 [5]

角色介绍

播报
编辑
老船夫
演员冯汉元
配音-
疼爱外孙女翠翠。为翠翠的亲事操心担忧。在生活上,对翠翠无比关怀,不让翠翠坐热石头,惟恐翠翠生病;在感情上,尽力体谅翠翠的心思,翠翠忧伤寂寞时为她讲故事、说笑话、唱歌。
翠翠
演员戴呐
配音-
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因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让外公去寻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时的无奈,又担心起来,为自己的想法的后果害怕自责。爱上傩送二佬。傩送远去,她矢志不渝地等待着心上人的归来。
天保大佬
演员刘魁
配音-
个性豪爽、慷慨。他是船总的大儿子,却爱上了贫苦摆渡人的外孙女。他知道弟弟也爱翠翠,两人唱歌“决斗”,他却因为自己先提了亲,一定要弟弟先唱;弟弟一开口,他知道自己不是敌手,就很大度地成全了弟弟。后来他外出闯滩,意外遇难。
傩送二佬
演员石磊
配音-
喜欢翠翠。在不知情中踏入了爱情的纠葛中。和哥哥“决斗”,夜半唱情歌,却并不为心上人所知。最后也孤独地出走,不知飘泊到什么地方。
以上信息来源 [2]

获奖记录

播报
编辑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方
结果
1985年
最佳导演
获奖
最佳摄影
提名
最佳美术
夏如今
提名
最佳音乐
提名
最佳男主角
提名
1985年
第9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评委会荣誉奖
《边城》
获奖
获奖信息来源 [6-7]

幕后制作

播报
编辑
沈从文
198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改编《边城》为电影剧本;2月,沈从文读了姚云和李隽培的剧本,写了很多具体修改意见,其后又和导演凌子风及姚云一起讨论剧本;8月,电影开拍。1984年10月,电影摄制完成。 [3]
影片开始的镜头是沈从文在书桌前,于1983年8月在沈从文家里拍摄。 [3]翠翠家的拍摄地是在张家界市永定区温塘镇茅岩河漂流起点处。白塔是临时搭建。白塔旁有一处温泉,是爷爷和翠翠洗漱的地方,是现实存在的。端午节赛龙船、下河捉鸭子等群众场面是在湘西州花垣县茶峒拍摄,也正是原著的故事发生地茶峒。翠翠和爷爷躲雨、石板街、赶场、城墙等镜头是在凤凰古城拍摄。

影片评价

播报
编辑
《边城》准确把握了小说质感,流畅运用了镜头语汇,采用用大量固定机位摄影和长镜头来凸现文字中的诗情画意,是一部很美的诗意电影。小说中的人情之美、人性之美和自然之美,在胶片上流转变成了一幅幅清新隽永的图画。(《电影文学》评)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