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網路上,發現大陸一個原來有點小名氣的民間論壇,居然正式發表“公告”,宣布“由於本站管理人員政治素質不高,對某些政治性討論把握不准,經研究,決定停止任何政治性討論,並謝絕張 貼任何政治性文帖”。令筆者真有“驚詫莫名”的感覺,因為這等於把言論自由的價值降到了可以和 “垃圾股票”相提論的地步!
可以想象,這個《公告》絕對不是什麽故意誇大其詞、想引入注意的廣告炒作,而一定是受到強大的政治、行政壓力干預下,所作的“抗議”。不能不令人再次“向後看”,不僅想起五十多年前國民黨統治時期,重慶新華日報的“開天窗”事件,覺得兩者有異曲同工的“中國特色”之妙,更聯想起那裡曾經發生的一件重要的“網路大事”。
兩年前,大陸有幾個較知名的網站,聯名發起了一個《首屆國際中文網絡辯論擂台賽(以下簡稱“大賽”》(下面簡稱大賽)。聲勢浩大而熱鬧地籌備了一陣子,最後還是奉命以“暫緩”的名義“夭折”了。
筆者出於對包括民主、自由在內中國社會現實的親身經歷所獲得的體會和認識,以作為那個活動的一定程度參與者(是受邀的“辯手”),將本來要在大賽辯論中表達的觀點,直接給江澤民主席(還有當時中宣部長)寫了一封“公開信”在網路發表,結果卻引起主辦者的不滿,對筆者加以批評抨擊。筆者在答覆時,曾經對中國讀書人盛行的“曲線XX(救國、愛國之類)”的行為提出過異議,認為朝野應該從更深的層次來探討中國的“言論自由”。可惜當時並沒有獲得任何積極正面的回應,當然對筆者的觀點是不以為然了。
只是事實卻又再次對他們的這種“不以為然”不以為然,兩年以後,那裡的“言論自由”,非但沒有如有些人所希望的那樣發展(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反而必然地走向進一步受到限制的負面。這是不用大驚小怪的,也不能把責任全部推到當權者頭上,否則中國就永遠走不出歷史循環重複的怪圈,因為那裡迄今為止,總是把所有問題產生的責任,推到執政者的頭上,結果換了無數朝代都沒有解決問題,只能說明沒有找到問題的真正根源。現在那個“曲線XX”不是也只見多不見少地,又增加了“曲線抗議”嗎?這才是真正合乎因果關係的與時俱“進”呢。如果讀書人再不能從中找到點啟發,從主人的立場來考慮一下相關問題。筆者也只好跟著喊一聲“曲線”萬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