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到網友“隨意生活”的博文《俄烏戰爭,俄羅斯打持久戰的四個基礎》https://blog.creaders.net/u/13701/202403/484100.html時,本想跟帖,但發現發文時間已經過了七天。加上我寫文章是個慢手,搜索資料核實什麼的又用了幾天,跟帖也趕不上熱度。索性自發一文,闡述己見。
我認為,該文的根本缺陷是“自創事實”和“短視”。
首先,其論點中的基礎4“民轉軍生產順利,基本滿足戰爭需求”只是大鵝的自吹自擂——從戰場上的發現,諸如“朝鮮的低質炮彈”、“六十年前的坦克大炮”、“中國的沙漠越野車衝鋒陷陣”、“越打越殘的黑海艦隊”來看,俄羅斯連傳統軍工生產都遠遠不能滿足戰爭需求。稍微先進一些的無人飛機、導彈之類,存貨是用一個少一個,自產又缺乏關鍵零部件,只能向伊朗、朝鮮買。
其次,什麼“俄羅斯2023年GDP增長在3.5%左右,經濟總量進入世界前十”更是大鵝的自吹自擂——大鵝不說的是:俄羅斯在2023年光是因為戰爭“增加的支出”,就占GDP 的5.2%,而因戰爭增加的總體支出(軍費+維穩)則占GDP 的9.13%。https://new.qq.com/rain/a/20240227A0065F00 ——這種既不能積累財富又不能增加再生產的無效GDP除了吹牛之外實在看不出有其它用途。實際上,這種GDP後面還要加上“罪犯變成戰鬥英雄回歸社會造成的社會損失”、“基礎設施被攻擊的重建費用”被等等,所以應該稱之為“負效GDP”。這樣一算,俄羅斯2023年GDP增長是否至少應該是-6.5%?
至於其論點中的基礎1“海量擁有核彈”,也只能當作嚇唬人的嘴炮用用罷了。自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自上而下的長年貪腐加上軍費短缺,那6000+缺乏保養維修的核彈有多少能用、多少啞彈、多少會就地爆炸····恐怕連克里姆林宮自己心裡都沒數。退一萬步說,就算發生核大戰造成“核冬天”,最先餓死並且餓死最多的將是俄羅斯人——你要是那個操縱核彈的基層官兵,你會執行命令去毀滅自己,自己的家人、愛人、朋友嗎?
由於美國的軍援停滯,歐洲的軍援摳摳縮縮且產能不足,烏克蘭目前處於極為艱難的守勢。即便是這樣,俄羅斯拿下阿夫迪夫卡也要竭盡全力:兵力7:1,發射炮彈10:1,航空炸彈50~100/天:0。就這種戰鬥力,等到西方的軍援給力時,想象不出俄羅斯能拿得出多少軍人去餵烏軍炮火,怎麼承受戰爭長期化。也難怪普京幾次三番表達“隨時願意進行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