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9日,基辛格離世,終年100歲。這個世紀老人用一生經歷了戰爭、冷戰、全球化,也用他的外交手腕改變了世界。他曾留下過許多擲地有聲的名言,但最讓中國人津津樂道的,或許還是那句:“我想只要喝了足夠的茅台,我們就能解決一切問題。”
同年幾個月之前,基辛格還在北京度過了他的百歲生日。他的一生中,超過100次訪華,見證了中美關係從敵對到破冰,再到合作與博弈的漫長旅程。
回溯歷史,1971年7月9日,基辛格乘坐一架巴基斯坦軍機,秘密抵達北京,拉開了中美關係“破冰”的序幕。代號——“波羅一號”。他以生病為由“失蹤”48小時,實則躲開了媒體,悄然抵達中國。這次密訪的成功,直接促成了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世界震動。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從此改寫了歷史。



基辛格在回憶錄里寫道,1972年尼克松訪華的正式晚宴上,他第一次品嘗茅台,結果被那股烈勁兒震得五感俱全,從此對這種來自中國的小瓶子念念不忘。後來,他每次訪華幾乎都少不了茅台作陪,連鄧小平都笑着對他說:“我們一定增加茅台酒的產量。”
但茅台並不是主角,它是一個象徵。它象徵着那個時代的外交智慧—用乾杯代替吼叫。彼時的中國與美國,都還保有某種靈活性,願意在現實利益和意識形態之間找到交集,而不是一味地針鋒相對。酒桌上可以是敵手,也可以是朋友;可以碰杯,也可以談判。
基辛格推動了中美關係正常化,協調美蘇戰略武器談判,幫助美國抽身越戰,甚至在第四次中東戰爭的調停中也發揮了關鍵作用。他並非完美無瑕,他的“現實主義”外交曾被批評冷血而算計,但不可否認,他是20世紀最重要的外交家之一。
如今,中美關係已然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破冰”的故事已成歷史,基辛格的外交遺產,也像茅台酒一樣,或被珍藏,或被二鍋頭代替,甚至被遺忘。但無論如何,那句“喝了足夠的茅台,我們就能解決一切問題”,仍然值得回味。
後記:
本帖的素材來自互聯網,有關基辛格和鄧小平說的話,可能都是後人加工合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