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數字“985”和“211”引出的聯想
送交者: 歷程歷程 2025年02月18日21:07:12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數字“985”和“211”引出的聯想

中國傳統文化似乎對數字一直有着特殊而持着的偏好,例如有“四面八方”、“十全十美”、“七情六慾”、“七上八下”、“四快一慢”、“十大關係”、“六不怕”、“四個堅持”、“五講四美”、“五不搞”,等等,不勝枚舉。這個語言現象,放在世界文化的背景里看,也可以稱得上是奇芭獨秀,天下無出其右者。

近年來,高等教育圈子也不甘寂寞,也積極參與到各種數字遊戲中來,樂此不疲,方興未艾,人才輩出,成就卓然(還有很多溢美詞在這個時候都排隊噴涌而來,這裡省略)。

在這些數字中,可能最為家喻戶曉的,就是給一些優質高校冠以的“985”和“211”標籤,讓這些學校可以完全名正言順地傲立高校群雄,也為億萬學子和他們的父母所景仰,因此引來全社會持久的關注、追捧、攀比、羨慕。

這裡,我無意對這些高校的社會貢獻和教育成就做評論,而只談論985211這兩個數字本身所帶有的含義問題。

事實上,由於我本人對數字的敏感,從一開始看到這兩個數字時,就產生了滑稽的聯想。一直沒說,是覺得這個不值得較真兒。

而現在想較一點真兒,是因為不久前(中國新聞網,212日)的一篇報道,說“海底撈”連鎖火鍋店招聘送餐員,對應聘的985211高校畢業生有福利優惠。

海底撈.jpg

這個讓人看不懂了:究竟是“海底撈”牛,還是985211畢業生牛?這些畢業生不是本應該在科技和產業前沿部門搞創新、創業、開發嗎?怎麼會被“海底撈”的送餐員工作所吸引?

無論誰真的牛,在畢業生的父母和社會大眾眼裡,這無疑與他們對“985”和“211”這樣的光環的期待相去甚遠。

這件事,又一次讓我回憶起過去對這兩個數字產生的滑稽聯想。在我看來,拋開體制方面的宏論不提,就數字本身來看,問題已經相當顯然和嚴重了,覺得還是應該說道說道。畢竟,這些學校後面還有源源不斷的新生和畢業生跟進。如果在我的提醒下,他們注意到這兩個數字的負面含義可能產生的效果,能及時自去標籤脫鈎止損,也不失為一種聰明和善舉。 

首先,從純粹的數字諧音角度來看,"985" 可以被讀作 “就八五,而其中“85”產生的聯想包括:

“85”  “八五夯(發音: hāng)貨” 在口語上常常同時出現 “夯貨” 這個詞主要源自 東北方言,也在一些北方地區流行。其本義是指 “笨重的貨物” ,但在口語中常被用來形容 頭腦不太靈光、思維遲鈍或者愚蠢的人,類似於 “傻大個”  “蠢貨” 的意思,但帶有一定的戲謔色彩,通常用於調侃,並非特別惡毒的罵人話。因此, “985” 可能被戲謔地解讀為 “85” ,意指 “再怎麼樣也就這樣了” ,帶有一種自嘲或貶義色彩。

在商業界, “85” 往往指 “八五折” ,即並不算很大的折扣,可能帶有 “不夠完美”  “還差一點” 的含義。因此, “985” 或許可以被戲稱為 “就八五折” ,隱含某種 “不完全理想”  “次一等” 的意味。

在學校氛圍中,說 “985” 可聯想為 “85” 。特別,在考試分數的語境下,"85" 可能被認為是一個 “不夠滿分但也不算低” 的分數。如果說 “985” 諧音 “85” ,可能被調侃為 “再怎麼努力也就85” ,帶有 “永遠達不到滿分”  “差一點點” 的意味,帶有一些不夠完美的聯想。

另外,”985“還讀作 913“(8+5=13)或者” 就一三 “。這個“13”也是問題多多。它帶來的聯想包括:

“13” —— 傻、幼稚、瘋癲

 上海話和部分江浙方言 里,十三點用來形容 行為幼稚、腦子不清楚、傻裡傻氣的人。這個說法帶有一定的戲謔或貶義,類似於普通話中的神經病傻乎乎、“幼稚”、“不靠譜”。

“13”  “幺三

在部分地區的麻將術語中,幺三” 指的是最小的點數(13),有時可以被引申為 “小氣、微不足道” 的意思。 

【更久遠的聯想】文革時期,在知青下鄉洪流來臨前、紅衛兵運動退潮後,北京城裡出現了一大群整日無所事事,以打架鬥毆、“拍婆子”、“混圈子”為生活內容,雖然懵懂卻情竇初開的青年男女。他們中的佼佼者,往往行事豪爽仗義、義無反顧、逞一時之快。他們的一些故事,至今還留在許多人的記憶里。在三里河一帶,當時有這麼一位豪放少女(其個人定位就是當時江湖上俗稱的“圈子“)在這群人里非常亮眼。她有一個響亮的綽號,叫“100分”,據說是她給自己起的,因為她對自己的相貌很自信(絕對超過演員劉某慶對自己相貌的自信)。那時,一些已經揚名立萬的男青年(俗稱“頑主”),見到“100分”時常顯得恭敬有加,而沒見過“100分”的人,無論男女,也想着什麼時候能一睹芳容開開眼。即使對於那些沒見過她本人的人來說,其名也早已如雷貫耳先聲奪人不怒自威。可見,名字,即使用數字表達,同樣非常重要。

“100分”.png

記憶中當年的“100分“印象

【畫外音】如此看來,“985”這個名號的確起得寒磣了點兒。像是在自嘲、自損。

下面讓我們再來看看“211”。這個數字讀起來同樣直白就是“二要要”。

“2” 在口語中,經常被用來形容 傻、笨、缺心眼(類似於 “二百五” ),比如 “你真2” 通常是帶有調侃意味的說法。 2”還讓人聯到 “二愣子這個詞,形容那種既有點,又很固執的人,不聽勸,非要堅持自己的錯誤觀點或做法,也類似於東北話的。“2 還形容某些人雖然蠢,但又 特別自信,總覺得自己很行,很想要證明自己,但實際上總鬧笑話。

 “11” 讀作要要,可以理解為 “很想要,或者強調某種 執着、固執的需求

這樣組合起來,“211” 可能會有以下戲謔解讀:

順着說是傻傻地非要不可” ,形容某些人頭腦不夠靈活,卻很執着、死心眼,非要去追求某些看似不太合理的東西。

反着說是“非要當“2”(傻子)

另外,“211”又讀作 “二幺幺” 或者 “”  “幺幺,意思是幼稚、傻乎乎,因為 “” 本身帶有小的意思,比如幺兒在四川話中指 最小的孩子。結合起來看,二幺幺可能可以理解成 “又二又小,用來形容 既傻又幼稚的人,類似於憨憨或者小傻瓜

所以,從上面的解讀看,985  211 兩個數字在含義上有殊途同歸之妙。

事實上,它們從數字本身來看,本來就是一回事。

985的數字和為:9+8+5=2222的數字和為:2+2=4

211的數字和為:2+1+1=4

所以,在數字層面,它們也的確是殊途同歸的。

難怪它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同時被“海底撈”看中、撈起,真不意外。

【畫外音】還真未見過有哪個正經學者,帶着一個不正經的名字混世界。有嗎?有哇,你以前沒有聽說過一個叫“郭摸肉”的?

【畫外音】從更深的層次看,中國教育和學術界的等級和標籤制度,事實上造成了許多超穩定的“躺平“層和固步自封族。它們的存在,制約了社會的正常活力和健康發展。

college-commencement.png

2024全國高校畢業生總數約為1179萬人,其中985211高校畢業生總數約為108萬人。

【背景】據維基百科的介紹,“211”高校和“985”高校這兩個稱號分別來源於19951998年:

211工程“,全稱是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19951118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原國家計委、原國家教委和財政部針對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實行了此項政策。211工程的目的在於將中國的高等學校系統化。隨着工程的實施,許多過去被國家其它部門管轄的高等院校被納入教育部的管轄範圍,許多高校被合併;從全國各地挑選出的約112個高等學校被設立為重點高校,這些學校在資金上和政策上獲得優先對待。”

【畫外音】啊?112所高校被定為211高校?怎麼在數字上也搞得這麼“寸“和富於美感?

(是啊,當時被列入“211工程高校名單中的共有112所,其中普通院校109所、軍事院校3所。)

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項目,簡稱“985工程“,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為了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世界著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而實施的教育計劃。此名來自於19985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在北京大學百年校慶上提出的想法。最初入選985工程的高校有九所,稱九校聯盟。該工程至2010年第三批建設結束後共有39所高校入選,這些高校也均在”211工程 “建設高校名單內。2016629日,教育部宣布原985工程文件失效,並表示將推出新的計劃建設新時期的高等教育,將 “985工程”  “211工程”  “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特色重點學科建設” 等計劃納入 “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截至2024620日,中國共有3117高等學校,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868所,包括本科院校1308所,高職(專科)院校1560所;成人高等學校249所。)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4: 拜登想用別人的錢實現他個人的喜好,邪
2024: 長壽者的晚餐,都有3個共同點,不想壽
2023: 耗子成精
2023: 搞情報:認賊作父
2022: 這個女的得罪誰了,簡直是個大大的清官
2022: 看到中共國鄉村德黑社會沒有?我老人家
2021: 為了生計被奴役 - 男孩丟河女孩存活,
2021: 美與丑
2020: 河東流去這劣等小學5年級文章都寫不清
2020: 聯合國發話了:中共封閉武漢,侵犯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