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看馬悲鳴如何“毫無成見”地作“史學考證”
送交者: 蘆笛 2007年03月20日09:56:25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看馬悲鳴如何“毫無成見”地作“史學考證”


蘆笛


在搞笑文學牛耳《大渡橋橫鐵索寒》中,馬悲鳴教訓張戎姐弟:

“人若有了成見,是很難改變的。我不指望張家姐弟的頓悟。”

所以,這位馬先生乃是“沒有成見”、絕對客觀地追求真相的早已“頓悟”或“漸悟”者,只是他悟得太多,連自己那“私仇大於公義”的名言都忘記了,想來私仇並不算成見吧。

馬先生最近頻頻講“邏輯”,這倒也透着新鮮──花了長達八年的光陰還沒整明白數學上的全等和集合之間的區別的同志也興講究這個?因此好奇心起,不免快速掃描了幾篇他的近作,發現馬氏邏輯並不新鮮,我早在青年時代就耳熟能詳了,那就是“我們應當相信群眾,我們應當相信黨,如果懷疑這兩條根本原理,那就什麼事情都做不成了。”

所以,只要黨說的,就必然是真的,一定要作為考證辨偽的根據,凡是與之相反或不符的證詞一律是偽造的。馬先生就是根據這“鐵的邏輯”,先後“證明”了紅軍確實“踏索過橋”,“邊沖邊鋪橋板”,“證明”了紅軍確實在安順場強渡了大渡河,甚至“證偽”了張戎採訪的現場目擊者的證詞。那理由當真是簡單明快之至──與官方宣傳不符。

這種“毫無成見的邏輯”倒很容易掌握──用不着他教,我早在青少年時代就精通這套了。問題在於,如果黨有了兩個聲音咋整呢?到底聽誰的? 

這就是環繞瀘定橋的爭論出現的問題。雲兒通過縝密考證,指出中共說辭不一,連奪橋部隊到底是誰都有爭議。除了官方宣傳的楊成武的紅四團版本外,還有彭雪楓的紅13團版本。兩家都聲稱自己才是奪取瀘定橋的勇士。

很明顯,不解決這個難題,所謂“飛奪瀘定橋”勢必要成大笑話。在這種場合,馬的邏輯當然要出來顯神通。As always,那邏輯非常簡單明快──聽來頭大的。既然官方版本從來是紅四團,那紅13團當然只可能是冒功者。

請看馬是怎麼證明的。

他先引用了雲兒的文章:


【....見到彭雪楓團長,他說上游有一座瀘定橋,只有敵人的一些地方部隊把守,我們決定從那裡過河,他令我連務必在下半夜趕到瀘定橋附近待命。

我和韋傑即帶上部隊急行軍,向瀘定橋方向前進。天已經黑了。又下着雨,道路難走,部隊又有些疲勞,我們便點着火把走。下半夜,我們按時趕到了瀘定橋橋頭附近的天主教堂。橋頭已被我兄弟部隊占領,彭雪楓團長騎馬先到了天主教堂。我們一到,彭團長便親自向我們交代仕務,要我連組織突擊隊,天亮以前突過瀘定鐵索橋,占領對岸右側的高地。

我們從手槍排里挑選出11名偵察員,加上我共I2人,組成了突擊隊。這11個人中,有一個同志叫蔡樹禮,是湖南人;另外10人都是廣西人,他們是韋尤、韋日由、黃先木、覃日用、黃儀、黃雨等,另外3位同志的姓名我已經記不起

來了。當時我們每人除了手槍之外,各人儘量多帶上手榴彈,有5個偵察員還各帶一文步槍。佩戴整齊後,我即帶隊來到橋頭的衝鋒出發地。韋傑則帶領連隊,準備好就地籌集的竹筏、麻繩和從教堂里臨時拆下來的板凳、桌椅板、床板、門板等材料,待命行動。

拂曉的時候,部隊開始總攻擊。在強大的火力掩護下,我們12個人飛奔上橋頭,沖向橋面。橋上被燒的木板還在燃着火焰,鐵索在搖晃,幾乎要把人甩下橋去。我大喊一聲:“同步前進:”橋身減少搖晃,我們一陣風地向前衝,灼熱的火焰閃開了一條火路。我們冒著彈雨,迅速接近對岸橋頭,向敵人扔了幾顆無柄手榴彈,就穿過燃燒的橋頭,追趕逃跑的敵人。敵人向瀘定城方向跑遠了。我們留下3個同志牽制敵人,我和其餘同志立即登上橋頭右側的高地,占領了制高點,掩護部隊過橋。

我們12個人,勝利完成了任務。我們之中有6個同志被不同程度地燒傷了。我們挑選來的突擊隊員,都是經過長期革命鬥爭鍛煉和考驗的老偵察兵,有高度的階級覺悟,他們都是在山區里長大的農民子弟,還在家裡勞動的時候,赤腳爬山攀崖、過溝越澗,走吊橋獨木橋,都已經不在話下,所以能夠勝利地突過瀘定鐵索橋。

——覃應機《硝煙歲月》(第62-63頁)1991年版】

並承認“該段指明所奪為瀘定橋”。

接着又引了網友水蠻子了轉貼的紅一師師長李聚奎回憶過另一座鐵索橋的敘述:

【在離蘆山城約十幾里地的地方,我們過了一座鐵索橋。這個鐵索橋同瀘定橋相比小得多,可是它卻是我師進入川康地區以來第一次過鐵索橋。由於大家都沒有過鐵索橋的經驗,人一踩上橋,就像打鞦韆一樣,左右搖晃。

當時林彪和我師在一起行軍。因為他是從瀘定鐵索橋走過來的,所以大家都想看看他是怎麼走鐵索橋的。不料他的雙腳剛踏上鐵索橋,整個身子就搖晃起來,差一點摔倒了。走在他前面的警衛員趕緊用手拉他,可是越是前面有人拉,他就越邁不開步。不曉得他是怎麼過瀘定鐵索橋的。

後來還是生長在江邊的同志說,走鐵索橋如同在江中小船上行走一樣,必須隨著鐵索的顫動邁步,才能走得開。果然部隊陸續地過去了。】

任何正常人看了這兩段文章,都只會得出結論說,後面這座橋與前一座橋毫不相干。那道理連白痴都該明白:

第一,瀘定橋何等有名,一直是我黨宣傳焦點。不但被偉大領袖寫在《長征》詩中,而且被斯諾寫在《紅星照耀着中國》裡,被編成話劇/電影《萬水千山》,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合唱《長征組歌》等等,完全成了我黨的招牌菜。覃應機就是吃了豹子膽,也不敢去冒功,就算頭讓碓打了,也決不可能記錯,把它和另外一座籍籍無名的鐵索橋混起來。他在林彪同志當道、甚至毛主席在世時都不敢說此話,熬到90年代成了珍稀人瑞才開口,就足以說明他知道戳破中央幾十年的欺騙宣傳的後果有多嚴重。

第二,大渡河上的瀘定橋乃是紅軍過的第一座鐵索橋。按人的記憶規律,第一次見到的東西印象非常深刻,決不會把它和後來過的橋混淆起來。

第三,雲兒的考證風格和她家官人秋實差不多,都是細針密線,不講沒有把握的話,有時簡直有細密謹慎過度之嫌。例如上面第一段引文說得如此板上釘釘,直書“瀘定橋”,根本就不可能出錯了,她還仍然忘不了指出:

“根據這段描述,天主教堂、鐵索橋、城在對岸等等,覃應機所說的地方為瀘定橋無疑。”

並不是所有的鐵索橋都能有這些特徵,特別是那天主教堂,完全是個landmark。而馬誣指的那座鐵索橋,人家說明了是“離蘆山城約十幾里地”,何來城鎮?何來天主教堂?就算覃應機記錯了,怎麼可能捏造得如此絲絲入扣?

第四、最主要的是,照覃應機的說法,瀘定橋是打下來的,而這蘆山城外十幾里的無名鐵索橋根本就沒有經過戰鬥,覃就算是誤服安眠藥過量,也不會鬧出這種笑話來。

可網上高手馬悲鳴就有那史無前例的氣魄,根據這兩段引文就斬釘截鐵地斷言:

“估計是覃應機把地名記錯了。 彭雪楓紅十三團所奪應是蘆山城鐵索橋。王開湘楊成武紅四團所奪確是瀘定橋。”

如此嚴重的立論,理由何在?簡直讓你看了不敢相信:

【覃應機說:“鐵索在搖晃,幾乎要把人甩下橋去。我大喊一聲:‘同步前進:’橋身減少搖晃,。”

李聚奎說:“人一踩上橋,就像打鞦韆一樣,左右搖晃”和“走鐵索橋如同在江中小船上行走一樣,必須隨著鐵索的顫動邁步,才能走得開。”

瀘定橋當然也晃。但似乎不如蘆山城橋晃動得厲害。從覃應機和李聚奎敘述的橋身晃動嚴重看,兩人說的當是同一座橋,蘆山城鐵索橋。 】

所以,他看不見正常人能看到的那些最顯眼奪目的事,卻得出這“記錯了”的驚人結論,乃是據說瀘定橋沒有蘆山城外橋晃動得厲害。因為覃應機通過瀘定橋時橋也晃動得很厲害,所以,他通過的其實是蘆山城外橋而非瀘定橋!

你能想象、能理解這種“邏輯”麼?不是天才,誰能想出來,橋梁的晃動程度不但如橋寬一樣是個固定特性,一年四季是個常數,而且竟然成了吊橋的“指紋”或“DNA”!

就連白痴都該知道,是橋都要晃動,越長的橋,晃動幅度越大。在某一特定時間晃動程度如何,完全是當時的各種偶然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諸如橋身是否因過路人齊步前進引起了共振,風力如何,根本就不是什麼參數,風和日麗時一人緩緩過橋,和江風激烈,多人同步過橋引起的擺動幅度根本就不一樣。我從Discovery頻道中看到,倫敦新蓋的千禧年吊橋在開放當天就因遊客眾多而引起大幅度擺動,導致遊客恐慌。這種湊巧事根本也就不是時時發生的。

按理說,瀘定橋的擺動幅度只會大過蘆州橋,那道理毫不難明白:前者的跨距大於後者,而且易受劇烈江風吹拂(河谷有“穿堂抽風效應”,這凡是有點生活經驗的人都該知道),因此,覃過橋時如果機緣湊巧(多人疾走過橋時其頻率恰與橋身固有頻率相符引起共振,遇到強烈江風吹拂等等),橋身就可能晃動得很厲害,但輪到林副過橋時,這些因素可能都不存在,例如部隊是以便步走緩步過橋,風力較小等,橋身晃動幅度就可能比較小。

以上所述,本是《十萬個為什麼》上的常識,我在初中便看得精熟了。這世上只有馬悲鳴才不知道這些最下爛的常識,把刻舟求劍發揮到了最高最活的高峰,把因時而異的擺動幅度當成證認橋梁的“指紋與DNA”,把由此“推導”出來的結論寫在標題里,高懸導讀,讓大眾開心一笑!

我想,馬悲鳴雖然以其獨特思維能力笑傲天下,總不至於連《十萬個為什麼》都沒看過,而且每文必是驚天智力笑話吧?例如他在“證偽”張戎採訪的當事人的證詞時,毫無證據就武斷認定被“燒成光壩壩”的一定是南岸的民房,卻竟然想不到這武斷認定能否和他的“邊沖邊鋪橋板”的驚天笑話捏弄到一塊去——就連白痴都該想得到:既然南岸的民房都給“燒成光壩壩”了,紅軍鋪橋用的門板和棺材板哪兒來?

我當然熟悉馬悲鳴的獨步天下的思維能力,但這一系列笑話實在也太出格了些,光用他的主觀能力似乎不足以解釋。我想,他之所以發明出“我們應當相信黨內占了上風的一派” 的鋼鐵“邏輯”,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已經承認了的:

“人若有了成見,是很難改變的。”

我不相信馬先生有認錯服輸的勇氣,遑論悔改的良知。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中國又進入了一個荒唐的年代
2006: “改革家”與踩貓女
2005: 我祈禱, 不戰而屈人之兵---地利篇
2005: 如何避免中美之間爆發意想不到的戰爭
2004: 絞索民主開始了---有感於台灣第三次總
2004: 老幺: 320選舉,誰是最可憐的人?
2003: 大勢已去飲彈自殺? 薩達姆可能的九大
2003: 布什敗了!
2002: 為什麼洋人要來中國
2002: “濟弱扶差”—美國對中國的一貫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