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俄羅斯“休克療法”設計師辭世 |
送交者: 落英繽紛 2009年12月18日07:08:57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
俄羅斯“休克療法”設計師辭世
蓋達爾的計劃被稱為“休克療法”:儘管此項令半個俄羅斯陷入赤貧的計劃的確稱得上是一種“休克”,但它確立了市場經濟的基幹,並培育出了一個有產階層——在與那些力圖回到共產黨統治的力量展開對抗時,他們起到了堡壘作用。蓋達爾和他的派別始終將共產黨統治視為改革的首要原因。 正如他曾試圖告訴自己的俄羅斯同胞(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徒勞的)的那樣,實施休克的不是他,而是完全無法維持、早已腐化到無法挽救的計劃體制,以及已經毫無價值或分配失調的補貼制度。 蓋達爾身形矮胖,帶有一種諷刺和自嘲式的幽默感,是他所在派別居於主導地位的思想家和天生的領袖。至少在開始的時候,他性格中的自信和思想上的大膽,在很大程度上為即將進行的重大變革贏得了足夠多的支持。 本周早些時候,他最親密的合作夥伴阿納托利•丘拜斯(Anatoly Chubais)在他的博客中寫道,“上世紀90年代初期,葉戈爾•蓋達爾將國家從飢餓、內戰和分崩離析中拯救了出來。在俄羅斯乃至全世界的歷史上,就智慧的力量、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清晰把握以及願意做出最艱難、但也最必要的決定而言,很少有人能與他比肩。”丘拜斯領導了俄羅斯的私有化改革。 在鮑里斯•葉利欽(Boris Yeltsin)準備擭取俄羅斯總統大權期間,蓋達爾曾就經濟改革的必要性為葉利欽出謀劃策: 1992年下半年,在葉利欽總統任期的第一年,他被任命為代總理。但反對改革的聲浪、一部分人對他及其同僚的憎惡以及俄羅斯杜馬(Duma)拒絕批准這一任命,迫使葉利欽轉而選擇了更讓人放心的維克多•切爾諾梅爾金(Victor Chernomyrdin)。蓋達爾後來被切爾諾梅爾金任命為第一副總理。 人們有時會呼籲經濟學家展現他們理性的勇敢,但很少讓他們展示道德和身體上的勇氣。當蓋達爾認為自己脫離了早先蘇維埃陣營改革者所鍾愛的政府規劃和 “混合經濟”理念的束縛時,他展現出了第一種勇氣,明智地選擇了自由市場(儘管有其社會根源)。但他當權的那段時期,讓他展現出了另外兩種品質。他和同事們真的認為,共產主義授意的阻力,可能會將他們殺害或監禁:正如他常常證實的那樣,對於葉利欽的強大支持,他們虧欠了很多。在一次參觀沃爾庫塔前監獄收容所時,他遭到了激烈的質問和用力的推搡——部分原因是他讓當地人想起了所在社區的罪惡出身,而這些是他們急於掩蓋的。 在1993年針對葉利欽的政變中,在政變似乎有望成功之際,蓋達爾走上電視台,呼籲莫斯科人團結起來支持葉利欽。 政變被挫敗後,他所在的政治集團“俄羅斯的選擇”(Russia's choice)在投票中支持率下滑,1994年他告別政壇,後來再也沒有回來。他與他的一些最親密助手創建了轉型經濟研究所(Institute of the Economy in Transition),並轉向寫作,其中包括最近的《帝國的衰亡:現代俄羅斯的教訓》(Collapse of an empire: lessons for modern Russia,2007年出版),以及對他曾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的經濟轉型的記述。 蓋達爾與丘拜斯和其他人一起,幫助創建了自由-保守黨右翼力量聯盟 (Union of Right Forces),該黨只吸引了少量選票的支持,部分原因在於不同派別的改革者長期無法團結起來。 他的家族是堅定的革命派。他的祖父阿爾卡季•蓋達爾(Arkady Gaidar)是內戰時期的紅軍將軍,後來轉為兒童文學作家,目的是鼓舞新一代蘇聯青少年。他的父親鐵木爾(Timur)是俄羅斯《真理報》(Pravda)的隨軍記者,專門報道古巴革命,並成為菲德爾•卡斯特羅(Fidel Castro)的朋友。 蓋達爾年輕時,曾在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Mikhail Gorbachev)執政時代擔任蘇共主要意識形態雜誌《共產主義》(Communist)的編輯,然而,他卻利用這份雜誌宣傳他自己越來越激進的經濟思想。他的女兒瑪麗亞(Maria)是俄羅斯民主青年運動的積極分子,如今擔任基洛夫州州長尼基塔•別雷赫(Nikita Belykh)的顧問,後者是改革意識較強的州長之一。蓋達爾患病已有一段時間。據報道,血栓是最終導致他死亡的原因。 譯者/何黎
|
|
|
![]() |
![]() |
實用資訊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一周回復熱帖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8: | 一個中國孩子的快樂生活:賀梅現況真相 | |
2008: | 賀紹強、羅秦將對CNN的歪曲報導重拳出 | |
2007: | 文明人的文明責任 | |
2007: | 南京屠殺不是國恥 | |
2006: | 謝謝指出漢奸一詞更早的出處 | |
2006: | 共軍是為貪官保駕護航的黨衛軍 | |
2005: | 楊開慧是被毛澤東害死的嗎? (楊開慧疑 | |
2005: | 一點想法:12月26日,中國的聖誕節 | |
2004: | 這就是愛,說也說不清楚 | |
2004: | 中國的人大為何不與時俱進地和美國接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