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潛入中南海 咋能預測19大? |
送交者: 格致夫 2017年10月27日11:30:15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
格致夫:不潛入中南海 咋能預測19大? ——中共制度與十九大人事安排系列(21)
19大召開前,海內外關注的最大焦點是,在新一屆常委會中,哪幾位中共要員榜上有名?理由也很簡單:18屆常委中有5位到了退休年齡,人們尤其想知道,進入第二任期的習近平會否安排接班人?以判斷此君20大上是否到站退休。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又是哪兩位能夠成為幸運兒?於是,預測19大常委組成,自然成了最熱門的主題。
19大常委名單是最難預測的一屆! “這一次太難猜了!”一位駐北京的資深外國記者發出這樣的感嘆。台灣財訊雙周刊報道稱,這道出了中共19大前,各國媒體與情治機關的集體焦慮。個個有希望,人人沒把握,但礙於工作要求與同業壓力,又不得不掰出一堆故事交差。一股19大前歇斯底里症候群,正蔓延開來。 沒錯,19大常委會組成是過去20年來最難琢磨的一屆!曾成功預測過往不止一屆常委名單的明鏡傳媒老闆何頻同學,就一直以各種理由拒絕預測本屆,心中沒底應是主因。且不說5常委、9常委人數之爭帶來的干擾,還有取消常委制、恢復毛時代黨主席制的爭議迷霧令人無所適從,更大的不確定因素還有以下幾點。 —— 習的股肱之臣王岐山的去留成為最大困擾。王乃中共官場多年難得一見的大才。作為中紀委書記,此公為習的反腐大計發揮了無人能及的關鍵作用。習麾下這位69歲的特殊人物,留有留的足夠理由,去有去的充分道理,令外界完全沒了頭緒。而郭文貴偏偏選中這位局外人眼中的“反腐沙皇”為靶心,展開長達數月的核彈級大爆料!海內外空前強烈的反響,平添了王19大後去向的不確定性。更加撲朔迷離的是,直至19大前夕,王還頻繁出境一些重要場合,包括會見新加坡總理、川普總統前核心謀僚等重要外賓。首當其衝,一個王岐山就已經讓諸多預測常委名單者找不到北了!筆者發表於3個月前的預測名單(習近平、李克強、汪洋、栗戰書、韓正、胡春華、趙樂際)中,一不小心推演對了此公會退出常委。 —— 類似的困境在60後政治局委員胡春華身上重演。這位傳說中的隔代指定“儲君”,在同為“接班人”的孫政才突然被拿下後,其入常之路陡增變數!一桿秤有秤和砣才有用。缺了一樣,是補上缺件,還是整個丟棄,置辦全新的,並無一定之規。於是,觀察者中就有了“胡孫均不進”和“陳敏爾補位與胡搭檔”兩種思路各說各話。而在筆者看來,小胡入常、讓小陳等下站才是更能服眾的妥協平衡方案。結果還是低估了習對有恩者胡錦濤的影響力(放棄保小胡)!小胡也就成了筆者7常委名單中唯一選錯之人。 —— 王滬寧令人跌破眼鏡地成了真正的黑馬!一個不曾擔任過任何值得一提的行政職務者,一位伺候三代國君的真正書生,居然熬成了正國級!這是絕對的小概率事件,但確實有過一個絕無僅有的先例。那是發生在荒謬的文革高潮期間召開的同樣荒謬的9大上。筆桿子陳伯達被毛欽點,奇蹟般地進了常委會!但陳畢竟是1927年入黨的真正“老革命”,時任文革中比常委會更牛的“中央文革小組”組長,且給毛當了30年秘書才熬成正果。在近半個世紀後的今天,同樣奇葩的事情居然在一個整天喊着“與時俱進”響亮口號的國度重演,這個國家在政治領域究竟是怎樣的與時俱進,確實令人開眼了!這的確超出了太多人的想像。筆者沒能預測到這位筆桿子入常,倒是沒有半點遺憾。 但也正因為本屆常委名單猜測難度太高,反而激發了各路大神躍躍欲試的預測熱情! 國外主流大媒體如何預測中共常委名單?
今天,雖然由於網絡無可比擬的巨大吸引力,各種網絡新媒體、自媒體呈爆炸態勢增長,簡直到了無所不在、無所不包的地步,如萬維就是本人獲取各類信息的主場。但就習慣思維而言,太多人仍傾向於更迷信傳統主流大媒體的可信性,也是不爭的事實。人們總以為,這些傳媒界霸主,往往擁有來自內部和外部多渠道、權威、可靠的信息源,又特別注重新聞產品的可信度、可靠性,以維護自身聲譽。事實果真如此嗎? 美國總統川普肯定不是第一個對主流媒體表達不滿的國家元首,但他應該是首位指出主流大媒體製造誤導性虛假報道,並從整體上質疑、否定這類媒體霸主的職業操守和可信度的總統。不過,鑑於有“大嘴”之譽的川普總統並不受很多人待見,他的觀點和結論無需全信。甚至也無需完全認定,無論東方、西方,主流媒體的神壇地位早已日漸坍塌!儘管他們也不得不紛紛轉往網絡世界爭奪市場和出路。 但客觀地看,在此次19大常委名單預測大比拼中,傳統主流大媒體並沒有顯示出什麼優勢!無論是報道相關信息的廣度、深度,還是預測結果的準確性,與非主流的網絡新媒體相比,反而有些差強人意,如果不是更遜色的話。 或許,對於這一點,不少讀者還是願意繼續從傳統媒體對新聞的嚴謹態度、可信性等方面予以辯護和諒解。但看過一篇台媒報道後,卻令筆者鏡片碎了一地! 據台灣財訊報道,早在半年多前,台灣安全系統和一些外圍智庫就已經為19大紛紛行動起來,匯集整理各路消息加以研析。而與中國有重大戰略衝突的美日等國駐北京大使館及香港領事館,早從去年底起,就換上最優秀的情報搜集與分析人員,為今秋的中共政治大戲預先布局。但研究中共代表大會的方式,除直接刺探情報外,不外乎驗證網路或小道消息、間接探訪中國學者等外圍人士意見,更多則是根據慣例,如退休年齡線、要成為常委須連任幾屆政治局委員等,進行“大數據”分析。 該文認為,中共19大屬“另起爐灶”,而非承襲以往傳統。習要把自己塑造成與毛、鄧並肩的領袖,並為長期掌權打下基礎。凡與此相悖的傳統,或捨棄或修改。該文基本結論是,舊有分析模式難窺奧秘,除非直接潛入中南海,否則,以既有手法分析19大,統統派不上用場! 看到一些非主流網媒如今獨領風騷,天天都有大量信息放出,主流大媒體的失意、不忿和按捺不住是不難理解的。但事實上,對於19大常委名單預測,影響最大、被引用最廣的,當屬日本《朝日新聞》和《讀賣新聞》8月下旬兩篇內容類似的報道:在剛結束的北戴河會議上,中共高層和元老達成妥協後的最新7常委名單。且其標題即特別強調王岐山不在列。具體結果是:除習、李外的5人是,汪洋(人大委員長)、胡春華(副總理)、韓正(政協主席)、栗戰書(中紀委書記)、陳敏爾(接替劉雲山職位)。尤其是所謂“19大後恢復黨主席制”,與文中所稱的為了黨內團結和派系平衡,難以邏輯自洽! 現在大家一眼即可看清,日本銷量最大報紙的報道並不準確!不僅黨主席制純屬子虛烏有,7常委錯了倆,還不如筆者只錯一位的準確率高。但在當時,不由你不信,這可是據“多名接近中共政權或外交界的消息來源”!足夠唬人,哪是筆者的“閉門造車”可比。幾天后,日本《每日新聞》也加入進來,該報斷言,重慶書記陳敏爾19大將直升政治局常委,內定5年後接班,習則開始垂簾聽政。現在看,這又是一則假新聞! 據財訊的報道,在這波“猜猜猜”大亂鬥中,向來以嚴謹著稱的主流媒體駐京記者承受極大壓力。日媒的打破沉默立即讓北京外媒圈炸開了鍋。一名日本通訊社記者說,《讀賣》的報導所謂“引述多名接近中共政權或外交界的消息來源,根本就是記者自己!明眼人都知道,這份名單,早在八月中起,就在網路與微信流傳。”這倒正好印證了“讀賣”的報道為何如此不靠譜!筆者此前為其糾結,簡直就是浪費表情。關於《每日新聞》的斷言,另一名日本駐京記者也以不屑口吻說道:“全部亂寫!這位記者太離譜了,今年兩會前,他說事先拿到政府工作報告,在《每日新聞》寫了一大篇,結果都是錯的”! 預測19大常委名單全軍覆沒 理由很強大! 財訊文中感嘆:敢報,就能博眼球,只顧查證,可能還沒查出,十九大已經落幕了。“現在每天一早,最害怕的就是東京又傳來某家媒體的十九大獨家報導”,一名已經第二次駐京的日本記者說。 一位國際主要通訊社的北京首席記者表示:“要小道名單,大家都有,但報它有什麼意思?必須一出手,就要定江山。”為什麼不能亂猜?以往的黨代會,你猜我猜大家猜,對錯無所謂,反正舞照跳、馬照跑。這次不一樣,光是王岐山是否打破年齡限制延任,就牽動反貪是否延續,習近平的權力是否穩固。 “千算萬算,比不上網路說了算”!一名國安人員感嘆。 但與財訊這篇大作的看法不同,英美媒體並非“靜悄悄”。7月底,《金融時報》等媒體就曾發重磅文章,宣稱王岐山不僅會留任,而且是最佳總理人選!幾篇類似報道曾產生很大反響。美國媒體同樣耐不住寂寞,前財長鮑爾森名下基金會的馬可波羅智庫一口氣給出3個常委版本!當然,其預測結果與一些主流媒體的報道類似,同樣屬於業餘水平。此外,德國、法國媒體中文版也沒閒着,炒作過不少不靠譜的預測。
總之,除了大會召開前夕幾家中文媒體通過不同渠道得到真實內幕消息外,對於19大常委名單的真正預測,屬於全軍覆沒,沒有任何一家媒體或評論者預測對全部7位常委!這也是過往20年來的首次。筆者提早3個月的預測結果只錯一位,已經是眾多預測中最好結果之一。而主流大媒體的預測性報道,其結果更糟!不過,猜錯了也無需氣餒,財訊找到一個很好藉口:不潛入中南海,咋能預測19大?!
相關博文——中共制度與19大人事安排系列: |
|
|
![]() |
![]() |
實用資訊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一周回復熱帖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6: | 南來客:再談為什麼那三年餓死人沒有照 | |
2016: | 漢人吃掉了台灣原住民 | |
2015: | 扒下東方傲龍的畫皮:一條賴在加拿大的 | |
2015: | 溪谷閒人:“南海”,中國一敗塗地、慘 | |
2014: | 99%的中國人其實都不了解周恩來 | |
2014: | 歷史真相-湖南農民運動的來龍去脈(上 | |
2013: | 寡言:我和馬克思主義 | |
2013: | [視頻]紀錄片《較量無聲》:21世紀最後 | |
2012: | 是影帝更是棋王----------評溫相的謀略 | |
2012: | 一邊是薄已被證明貪污腐敗汝等卻百般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