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利益“倒退”何妨:評房地產商反擊 |
送交者: 佚名 2007年03月24日16:35:45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
為人民利益“倒退”一下何妨:評房地產商反擊
雲淡水暖
如果說“輔佐了偉人的改革理論家”的高論尚屬“務虛”,一年後的一則新聞就充滿了實實在在的利益訴求了,一年前“輔佐了偉人的改革理論家”所說的“動搖不得”者,在一個領域似乎有些被撼動了一下,引來了另外一群也是有“分量”的財富賢達的高聲叫嚷,那就是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經濟、民眾生活燙手話題的房地產,據《新京報》2007年3月22日報道,說是“房地產商反擊單位自建房 稱其為房改倒退”,如果把“房改”二字還原一下,全稱就是“住房制度改革”,有人在“倒退”其們所謂的“改革”,這頂帽子不可謂不大。這個年頭,一些人總把繡有“改革”二字的大棒拿在手上,一副所向披靡的樣子,現在法國地產商們也持棒在手,開始“反擊”了,問題看來是痛入其身了。 “住房制度改革”怎麼就有人敢於“倒退”了呢,原來起因是廣州鋼鐵公司(國有企業)為解決職工住房困難而又買不起市場價商品房而採取由單位在自有土地上建設,並以低於市場價格的低價售給內部職工的模式,觸怒了一直在中國房地產市場一支獨大的房地產商們,於是搬出“改革”這個“不可動搖”的法器來,開始“反擊”了,房地產商們的理由有:1、廣州鋼鐵集團等多家企業和機關所進行的“單位自建房”,是變相的“福利分房”。2、這些單位以極低代價拿到土地建房,並低價銷售,對房地產商有失公允,也損害了那些沒有單位自建房的公民的利益,是“房改的倒退”。 以草民之所見,什麼“變相的福利分房”、什麼“損害了那些沒有單位自建房的公民的利益”、什麼“房改的倒退”,只不過是“反擊”的冠冕堂皇的鎧甲而已,關鍵是那句“對房地產商有失公允”,有失什麼樣的“公允”呢,就是如果廣鋼的那若干戶職工家庭如果沒有在這個“倒退”中以比較“低”的代價(廣鋼集團建設金鶴苑小區,銷售給員工均價2050元/平方米,低於周邊商品房3000元)解決住房,以每戶90平方米計算,就要多花費近30萬到房地產商那裡買房,房地產商收穫暴利,廣鋼的職工成為“房奴”。 而且,真的是對房地產商“有失公允”麼,據報道,原長期在從城建部門工作的,現任廣州市天河區副區長的丁建華表示,其實政府賣地並沒有獲取多大利潤,丁建華稱,廣州的地大部分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已劃撥出去,政府手中現在其實並沒有多少地,地都在開發商的手中。政府為了平抑房價,有時會放出一些儲備地,但每拋一塊,開發商就高價購入,最後很難起到抑價作用。政府要從開發商手中收地,代價很大。(2007年1月22日《南方網》),就是說,“房改”這些年來,房地產商們賴以高速暴富的土地,也是大部分以極低的代價拿到手的,只不過利益沒有“平均”給最終需求住房的購房者,而是被房地產商、投機者、貪官污吏吞噬了。 如果不失公允地回頭看“住房制度改革”,其初衷就是儘快地讓住房困難的普通民眾能夠解決住房問題,當初的設計是職工自己拿一點、企事業單位出一點、國家出一點,而國家出的部分往往就是低價劃撥土地。多方集資建房,開始,民眾是擁護的、態度是積極的,也解決了不少問題,公允地說,如今的弱勢群體——原普通中老年職工們能夠有個安身之所,就是託了國家、(國有、集體)企業、自身數十年勞動積累三位一體的福。 但是,隨着所謂“市場化”取向“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斷加強,隨着企業改制的不斷深入,企業靠不住了,私有制下中老年職工的下場就是“買斷”,住房問題也完全推向“社會”,但根據“經濟人”的價值觀,是不談所謂責任、道德、良知之類,而只看利潤的。而藉口“房改”而低價劃撥的土地落入房地產商的貪婪之手,藉此完成了他們的第一波積累。政府弱化公共職能,商人強化自身利益,在此大背景下,現實開始背離“改革”的初衷。 通過短短不到20年的“培育”,中國住房制度的畸形化令世界側目,首先,住房已經成為民眾心目中的一座不可輕易逾越的大山,被冠以“新三座大山”中的一座;其次,房地產業是中國私有化程度最高的行業,在所謂富潤富豪榜的前10位中,房地產商占了大多數;其三,房地產行業是官商勾結最嚴重的領域之一,眾多的巨貪、奸商,無不在土地、建築行業中沆瀣一氣。 面對這樣的情況,百姓着急、黨中央、中央政府着急,民眾中人神共憤、民怨沸騰,中央政府“重拳”頻頻,可是均如拳打棉堆,不管你如何“調控”,房價就是一個勁兒瘋漲,已經遠遠超出民眾、特別是中低收入勞動人民的承受力,比如,就在兩會前夕的2月份,全國房價的均價還上漲了近6%,這其中的究竟,不言自明,地方官員收穫了GDP紅利,比如,廣東的投資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率由2000年的19.8%上升到2005年的32.9%。這形成了相當規模的“虛假繁榮”。以房地產為例,截至去年8月份,廣東商業地產空置面積達到2000多萬平方米,占全國空置房面積的1/5。(《經濟觀察報》),比如,據《新京報》的一篇報道,北京鐵路局自建房屋賣給職工,3800元/平方米,而其周邊的房屋售價為8000/平方米,中間有近5000元/平方米的空間,工人張立全對鐵路局大力建起的職工住宅滿是感激,“我們鐵路職工待遇底,每月就1千多塊錢,要是買商品房,一輩子也甭想買得起。”,這樣看來,3800元/平方米都太高了些… 草民以為,看一個“改革”是否成功、是否值得深化的唯一標準,就是看最廣大的群體能否收到最多的利益,而不是極少數群體的利益是否最大化,儘管單位自建房屋賣給職工有這樣那樣的漏洞和弊端,但它總還是滿足了部分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也算是挑戰了目前的房地產的利益格局,需要的是完善,而不是封殺。 好比一輛“改革之車”,如果民眾的利益面臨萬丈深淵,就往後退一下,改變一下方向的正確性,再重新進發,這樣的“倒退”有什麼可以指責的,難道要天下的好事兒都集中到一小撮人的頭上才算是“前進”,才“不可動搖”?豈有此理。
|
|
|
![]() |
![]() |
實用資訊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一周回復熱帖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6: | 中國人為何仇日而不仇俄? | |
2006: | 胡錦濤應推遲訪美 | |
2005: | 如果你做到任何一條,就可能名垂青史 | |
2005: | 對日說不 看政府的了 | |
2004: | 亞辛的死,有幾句話不吐不快 | |
2004: | 喻華峰案之我見 | |
2003: | 人類理想國將在美國的率領下在全球實現 | |
2003: | 從李奇微的七日法則看伊拉克戰局 | |
2002: | 防止暴力是參與工潮者的要務之一 | |
2002: | 是共產黨倡導不講誠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