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偉:聰明的民族是否理當先發財? | |||||||||||||||||||||||||||||||||||||||||||||||||||||||||||||||||||||||||||||||||||||||||||||||||||||||||||||||||||||||||||||||||||||||||||||||||||||||||||||||||||||||||||||||||||||||||||||||||||||||||||||||||||||||||||||||||||||||||||||||||||||||||||||||||||||||||||||||||||||||||||||||||||||||||||||||||||||||||||||||||||||||||||||||||||||||||||||||||||||||||||||||||||||||||||||||||||||||||||||||||||||||||||||||||||||||||||||||||||||||||||||||||||||||||||||||||||||||||||||||||||||||||||||||||||||||||||||||||||||||||||||||||||||||||||||||||||||||||||||||||||||||||||||||||||||||||||||||||||||||||||||||||||||||||||||||||||||||||||||||||||||||||||||||||||||||||||||||||||||||||||||||||||||||||||||||||||||||||||||||||||||||||||||||||||||||||||||||||||||||||||||||||||||||||||||||||||||||||||||||||||||||||||
送交者: 法國劉學偉博士 2014年01月17日04:11:58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 |||||||||||||||||||||||||||||||||||||||||||||||||||||||||||||||||||||||||||||||||||||||||||||||||||||||||||||||||||||||||||||||||||||||||||||||||||||||||||||||||||||||||||||||||||||||||||||||||||||||||||||||||||||||||||||||||||||||||||||||||||||||||||||||||||||||||||||||||||||||||||||||||||||||||||||||||||||||||||||||||||||||||||||||||||||||||||||||||||||||||||||||||||||||||||||||||||||||||||||||||||||||||||||||||||||||||||||||||||||||||||||||||||||||||||||||||||||||||||||||||||||||||||||||||||||||||||||||||||||||||||||||||||||||||||||||||||||||||||||||||||||||||||||||||||||||||||||||||||||||||||||||||||||||||||||||||||||||||||||||||||||||||||||||||||||||||||||||||||||||||||||||||||||||||||||||||||||||||||||||||||||||||||||||||||||||||||||||||||||||||||||||||||||||||||||||||||||||||||||||||||||||||||
聰明的民族是否理當先發財?(首發《觀察者網》,原題《國民智商與世間的一切都相關?》 這裡恢復了一部分被刪改的內容)
年終之際,《觀察者網》編輯部要求為大家推薦幾本有意思的書。筆者想來想去,想給大家介紹兩位學者合寫的三本書。這兩位作者為北愛爾蘭阿斯特大學心理學名譽教授理查德·林恩Richard Lynn, 和芬蘭坦佩雷大學政治學名譽教授塔圖·萬哈寧 Tatu Vanhanen。這三本的題目分別是:《智商和國民財富IQ and the Wealth of Nations》,2002年出版;《智商和全球不平等IQ and Global Inequality》,2006年出版;《智慧:各社會科學的統一架構INTELLIGENCE: A Unifying Construct for the Social Sciences》,2012年才出版。這三本書的核心思想一脈相承,就是:每一個國家或民族或種族甚至文明都有自己作為一個集體的與他者不同的平均智商。而這個平均智商對於該人群共同體的命運有着決定性的影響。 第一本書的主題還比較單純,只是提出了國民智商(IQ of Nations)的概念,然後認定它與國家民族(Nation)的財運深切相關。簡單地說就是聰明的民族就會就該富裕,而不那麼聰明的民族就難逃貧窮的宿命了。 這本書的出版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遭到近似於圍剿的批評。 批評首先集中在該書建立國民智商這個概念時使用的數據庫十分單薄。它提出分析的185個國家或經濟體中,只有81個有實地智商測試,其餘的104個都是通過毗鄰國家的數據估算出來的。而那81個國家中的智商測試,都是一些學者小規模進行。每個測試都只有從數十數百到數千個別上萬個受測試者。31國都只有一組測試結果。29國只有二組測試。有更多組測試的國家只有21國。 然後批評集中在這不同的民族(nation)的平均智商之間有沒有真正有統計學意義的差異?有些學者重複類似的研究,認為不同的民族種族之間,並無實質性的智商差異。林恩和萬哈頓提出的這個概念有一個極端嚴重的後果就是把世界上眾多的民族、種族甚或文明分成了在智力上有明顯區別的多個等級。這與現在關於種族問題的“政治正確”顯然有衝突。 第三個批評是,即使族群之間存在平均智商的差異,也要經過漫長的途徑才能變成財富的差異。民族的窮富,和個人的窮富類似,更多地是由他們成長的社會和經濟環境決定。如果有同樣或類似的成長環境,所有的人都可以、應當成長成類似的人。這個觀點可以概括為教育決定論,或環境決定論。 具體一點說:窮人的孩子前程差不是因為他天生笨一些,而是因為他家缺錢少文化,從而限制了孩子的成長。假如把所有的孩子都放到同樣的環境中,他們就會有同樣的前途。不會出現某些種族的孩子成長預期一定比另一些差的結局。 民族的命運也是這樣。比如非洲國家發展差,是因為他們的沒錢(因被掠奪),缺乏教育、工業、商業、文化設施和適合的制度等。如果這些都有了,任何民族都可以發達富裕。 針對這些批評,第二本書《智商和全球不平等IQ and Global Inequality》補充了許多測試,有實地測試的國家增加到113個,估算的國家仍有79個,樣本總數增加到192個。然後它幾乎把人類現在已有的所有度量方法(成人識字率、高等教育入學率、期望壽命、民主指數、人類發展指數、性別發展指數、經濟增長速度、基尼係數,貧困線下人口、孕產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清廉指數、人口金字塔……)都收羅起來與智商比較。它企圖證實,這些統計序列,絕大多數都與他們的智商序列有明顯的相關性。他們認定:如果他們找出來的國民智商序列只是一派胡言,絕無可能與那麼多的實證指數序列出現明顯的相關性。比如說:你如果假設國家的富裕程度其實與該國的幣值的大小深度相關,但你絕無可能讓這個幣值大小的國家序列與上述種種序列發生有統計學意義的相關性。不過,反對者很容易進行批駁,因為這些參數或多或少與那些造成“智商”差異的原因相關,並非有足夠說服力的“旁證”。 最新的第三本書《智慧:各社會科學的統一架構INTELLIGENCE: A Unifying Construct for the Social Sciences》,又有若乾重大發展。首先請看題目,它已經有一個野心想把所有的社會科學統一起來。 該書第一章就說,所有的自然科學都建立在物理學之上。而社會科學的各個部門則各自為政,沒有統一的基礎。它認為,所有社會科學除了心理學研究的都是人群。只有心理學研究的是個體,而人群總是由個體組合而成,所以心理學應當是其它所以社會科學的基礎。 然後它把各門社會科學按它所理解的邏輯順序一一與智商比較進行分析。這個順序大體是:心理、教育、經濟、政治、健康、生育、犯罪、宗教、幸福。然後它提出了一個包括五個因素的人類生存條件指數。最後一章分析了國民智商的歷史發展。 除了這個囊括一切的野心之外,這第三本書最重要的發展是引進了大型國際機構組織的比起前兩本書中個別學者用手工作坊的方式提供的數據規範無數倍的青年學習能力數據。這就是國際知名的OECD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下屬的 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和權威的TIMSS(國際教育成績評估協會The International Math and Science Studies)組織的測試結果。PISA是一個對全世界15歲學生學習水平的測試計劃,最早開始於2000年,每三年進行一次。該計劃旨在發展教育方法與成果,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學生學習評價項目之一。47萬名15歲學生,共代表65個國家或地區,參加了2009年的測試。TIMSS測試的規模與方式都與PISA類似,得到的結果也極為近似。 該書作者認為,他們的研究結果與PISA和TIMSS的測試結果極其類似,完全可以相互印證。這第三本書充分地使用了這兩個官方測試的結果來修正補充他們自己的智商分數的不足。至少從他們自己顯示的結果上來看,新編制出來的國民智商序列,與原來的並無實質差別。 下面開始介紹觀點。為了節省篇幅,論證過程都省去,只直接提供第一本書的結論部分。 本書的基本結論有三條: 首先,財富的國家差異經由該國的平均智力水平差異來解釋;
其次,由該國是自由市場經濟或社會主義計劃經濟來解釋;
圖中的每一個點代表一個國家或地區
簡單大概地說,全球國家平均智商分四等:第一等:東北亞三國(中、日、韓)擁有最高的平均智商( IQ=104.2-107.1 )。第二等:然後是歐洲國家 ,北美和大洋洲的國家( IQ = 100.9-90.5 ) 。東南亞、拉美數國、土耳其(IQ =89-94)則似乎是第一等和第二等國家的溢出。(比如東南亞華人多,土耳其受深歐洲影響。拉美南部似乎是由於氣候較涼-後面還有解釋。)第三等:北非到西亞中東包括土耳其直到印度和緬甸再到印尼 ,多數拉美國家包括加勒比海諸島國( IQ = 78-89 ) ,第四等:黑非洲國家( IQ = 62-77.5 ) 。 對比一下,似乎智商= 95以上的國家都至少是基本上實現了實現工業化。IQ=90以上的國家則都有機會實現工業化。
對照一下上面兩份地圖,前蘇聯集團的收入比起西歐國家還是差了明顯的一截。更顯眼的就是中國和蒙古這兩個高智商國家的過低收入了。更不要提那個一直讓世人驚詫莫名的北韓了。 因此,雖然智商和經濟表現之間的相關性很高,但仍有一些國家擁有與他們國家國民的平均智商水平不符的更高或更低的人均收入。因此必須導入第二位的影響因素。 該書認為,僅次於平均智商,影響收入水平最大的因素是經濟制度。簡單地說,擁有成熟的市場經濟是一些國家收入水平排序比智商排序位置更高的主要原因。而現在或不久以前實行(過)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則可以解釋為什麼許多國家的收入水平排序比智商排序位置更低。比如保加利亞,中國,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和俄羅斯都屬於這一類。 影響排序的第三個因素是資源。比如卡塔爾極高的人均收入主要來自石油出口。而管理和控制這些石油企業的人還是主要來自歐美國家。南非高於預期的人均收入也來源於該國的數量較多的歐洲人後裔和由他們管理並擁有的企業。 在各種令人困惑的異常中最大的一個是需要解釋東亞人尤其是中日韓三國為何平均智商最高而經濟增長和一般的發展在世界近代史乃至現代史上(曾)明顯落後於西方。 該書舉了長長一串例子證明直到15世紀,中國的科技發展還遠遠領先於歐洲。 在十五世紀中國的創造性科技走到了盡頭,從此以後幾乎所有重要的科技進展都出現在歐洲,然後在美國。也許是因為歐洲人創造了發達的市場經濟。而中國由於專制制度和官僚的中央計劃而長期陷於停滯狀態。 日本經濟的長期停滯,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直到十九世紀末期,它被隔離於世界其它地方。由於發生在1867年至1868年的一場革命(明治維新),新的統治者展開了一系列的現代化運動,採用西方教育和科技,並通過轉化國家壟斷到私營公司。二十世紀日本取得的很多經濟成就建立於採用西方作出的發明,改進它們,更具競爭力地把它們銷售於世界市場。日本從而建立了其摩托車,汽車,造船,電子等行業。雖然有人斷言,日本還沒有作出任何顯著的自己的科技創新成果,這實在是低估了他們的技術成就。 非洲國家正處於另一個極端。非洲國家自20世紀60年代擺脫殖民統治以來,經濟增長一直存在嚴重問題。幾個經濟學家量化所有可能的因素,即普遍的腐敗和缺乏商業關係,可憐的公路和鐵路系統,不可靠的電話和電力供應,以及熱帶疾病如瘧疾等,並比較了在世界其他地方尤其是亞洲的情況,認為這些因素並不能提供一個完整的解釋 。因為這些落後必須有一個符合邏輯的成因。該書認為,在上述理由之外,沒有提到的其實更重要的因素是智商。這個黑非洲IQ≈ 70,是非洲的發展長期遲緩的最基本原因。 最後,該書作出了各種預測。一個明顯的預測是,未來的快速增長最有可能出現在那些智商/人均收入有巨大負差額的國家。即那些全國平均智商很高,但目前的經濟表現較弱的國家。那就是瓦解後的前共產集團,如俄羅斯,波蘭,保加利亞,羅馬尼亞,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 本章還列出了一些其它措施(包括遺傳和環境) ,可能提高智商,緩解該問題。這些措施包括加強營養(比如增加微量元素碘的攝取),普及教育,加強衛生,同時也結束劣生學(dysgenic,與優生學eugenic背道而馳的)的生育狀態,即由智商最低的人生產最多的孩子。用中國話,就是越窮越生,越生越窮。 迄今為止經濟發展理論建立在這樣一個推論之上:富國和窮國之間的差距僅僅是暫時的,這個差距是由可以改變的種種外部環境條件造成的。而這些外部環境條件可以通過從富國向窮國提供的援助,通過窮國採納恰當的制度和政策的方法來改變。這個推論認定:所有的人類群體有同等的心理能力去採用現代技術和實現同等的經濟發展水平。 本書當然認為這個推論並不符合事實,是一個在全球治理上耽誤了很多事情的錯誤假設。作者呼籲承認的人類種群進化的多樣性的存在。 第三本書的最後一章,講的是人類智商的歷史發展。作者的主要論點是氣候決定論。學界公認的人類(智人)發源地是赤道非洲東部。大約在十萬年前,早期人類分數波離開中非前往北非、西亞。大約6-4萬年前,才走到東亞。大約3萬5千年前,才來到歐洲。東亞和歐洲與中非的人類老家的最大不同是冬季氣候寒冷得多。在非洲整年都可以採集到植物果實,無需衣物、住所甚至無需用火的非洲原始人類,到了新的地方必須為過冬貯存食物、與大型猛獸搏鬥、製作衣物、住所和生火以抵禦寒冷。總之必須要發揮出更多的智慧才能生存。這裡他們還有解剖學的證據:數萬年分頭發展下來到今天,東亞和歐洲人因為用腦更多而使得頭顱的容量都比氣候更溫暖的北非西亞南亞東南亞的人略大,比一直停留在熱帶非洲的黑人更大。而東亞人相比歐洲人大概因為走出非洲更早冬天更冷用腦更多,因此腦顱也更大,也更聰明。 本文行文到此,都是立場中立的客觀介紹。從此以下,則是本人的評論了。 從常識來看,考慮到人的各個局部,從肌肉到性荷爾蒙都有學者研究,並證實有人種差異,智力上有人種差異也不奇怪。但由於這個智商的民族或種族差異總是和這些不同的民族或種族的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相交織,很難把這個智商的差異單獨地鑑別和度量出來。 林/萬兩位學者在頭兩本書中使用的方法似乎太簡陋,下的結論又太龐大,比如智力還可以分解為空間、邏輯、形象和記憶力等多個方面。不同的種族可能在不同的方面有所擅長或有所短缺。這對不同種族、文明的發展都可能有重大影響。比如,從歷史上看,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比起古希臘在邏輯思維的精細方面顯有不足。但在當代的華人又在數學物理方面的學習上表現出無與倫比的優勢。 第三本書引入學生的大規模規範測驗來補足以前的不足。這當然是重大的進步,但又帶來另一些新的問題。比如15歲兒童的智商與成年人占多數的整體的國民智商會有差距。更比如學校考試出來的分數更多表達的是學來的知識(knowledge)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這會受到教育質量或者說教育系統的發展程度的重大影響,與純粹的智力(intelligence,cognitive ability)顯然還有區別。當然這個純粹的智力的度量又會有爭議。如果測量方法太簡單,未免不全面。太複雜,又實在難以排除比如教育和知識的影響。現實中,恐怕也只能折中一下了。 關於前面講到的智商差異氣候決定論,筆者也有一個疑問就是:眾所周知的五大古文明(埃及、兩河、印度河、愛琴海和中國),四個都在低緯度地區,只有中國在溫帶。這與那個生於憂患的氣候決定論也不符。 在筆者看來,這三本書的最重大意義,可能是在它對西方流行已久的一些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的突破。簡單地說,西方根據通行的意識形態或稱普世價值,對許多問題的固定的提法,或者固定的合法觀念不容侵犯。比如對殘障人、同性戀、艾滋病患者、少數民族、落後民族……簡單概括起來,就是各種各樣的弱勢群體,都必須得到尊重,不可輕侮。這些不可輕侮的群體中,最具嚴肅性的就是宗教和種族。其嚴重性達到根本就不允許談論各種不同宗教或種族之間的優劣的程度。 本人承認,不同宗教和種族之間的互相尊重是當代人類取得的一項重大精神進步。就如同現代人互相之間都有着同等的尊嚴、人格的平等。不能因為你是高官,巨富、名人就對平民、窮人、無名之人表現蔑視乃至口出惡言。不同的宗教和種族之間,亦是同理。必須互相尊重。 但是筆者不贊成禁止對不同宗教不同種族之間是否還是各有一些長處或者短處都禁止討論,禁止研究。這首先不是一種科學的態度。一般而言,科學應當沒有禁區。【當然筆者也知道有些禁區其實還是必須存在,比如不可進行人猿雜交試驗。因為如果成功,帶來的倫理後果人類無法承受。】 為了全人類的整體長遠利益,對在地球上共同生存的各種族之間的長處和短處有實事求是的科學認知或許是必要的。當然在這個基礎上,人類各族群要避免將其他族群“非我”化,才能找到和平共處,共同進步的更合適的道路。
而且,也不要小看了智商種族差異問題的難度。且不說經濟政治文化發展交織下,很難把智商差異單獨地鑑別和度量出來,就是智商測驗本身,也一直經受質疑。筆者以為,就像人的運動機能分很多方面一樣,智力還可以分解為空間、邏輯、形象和記憶力等多個方面。不同的種族可能在不同的方面有所擅長或有所短缺,說不定對各種族、文明的發展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具體到關於種族之間存在智商差異的問題,我的原則立場是:這是很可能是一個客觀事實。因為這個事實的確對世界上不同地區之間的發展差異有相當強大的解釋力。比如為何非洲始終發展困難。比如同為殖民者創立的國家,為何拉美的發展與北美澳洲有巨大的距離。比如亞非拉同為後進,為何只有東亞可以急起直追,可能後來居上。比如為何中國與其它東亞國家制度不同,卻都能發展迅速? 人類如果承認這一點,對正確的世界治理,也會帶來重大的指導利益。世界上的各個種族,就像一家人中的各個兄弟。並不需要否認這些兄弟之間有智力能力方面的差異。聰明一些,能力大一些的兄弟有責任幫助智力能力差一些的兄弟。但不能在人格上對他們有任何歧視。 近年西方學界對以前禁忌的類似題目的討論似有升溫。這似乎與西方文明在面對無法熔化太多的非西方文明的現狀的一種反向運動。這種無法熔化在精神和人口兩個方面都對西方主流文明造成日趨嚴重的壓力。本文不準備在這個方向更深入討論。 這三本書中還有一個一脈相承的觀點是,西方人經反覆測試,很光棍地承認:東亞的中日韓三個民族,整體而言,比西方人略更聰明。而且尤其由於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在發展途中,如果實施優生學得當,中國人的整體IQ值,向新加坡、香港、上海看齊,實在還有幾分的改善餘地。
怎樣解釋15世紀以來東亞如何會落後西歐那麼遠?這個問題其實筆者有過系統的深入思考,大體上說來是因為東方沒有文藝復興、工業革命、獨立或自治的工商業城市、沒也有那源自古希臘的民主傳統。為什麼沒有這些東東那又說來話長,今天無法談了。 還有一個似乎也蠻有解釋力的說法抄來供參考:歐洲人和非洲人的睾酮激素水平都高於東亞人。這個高激素水平與低智商結合產生更多的犯罪和暴力傾向,與高智商結合則產生更高的探險和創造欲望也包括侵略傾向。在更多較量體力的野蠻時代,東亞人就吃了虧。現代更多較量的是智力,所以東亞人就追上來了。 但是東方真正被西方整個打趴下也可以勉強說沒有。因為雖然1840年鴉片戰爭中國慘敗,但在整個19世紀直到1945年二戰戰敗,日本一直保有真正的獨立。1949年中國贏得完全獨立,韓戰與美國打平的事跡,也為東方爭得地位。1949年以後的中國第二共和的前三十年,也取得了不可磨滅的巨大經濟和社會發展成就,為後三十年的發展打下了重大的基礎。比如最客觀的人均期望壽命,中國從1949年的37歲,增加到1976年的65歲。其增長速度,遠高於同期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東亞在經濟上從明確落伍(1840鴉片戰敗)到從二戰後先日本後四小龍崛起僅120年。算到1990年代中國經濟復興僅150年。算到2020年中國鐵定重新奪回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的輝煌前景不過180年。以人類文明史3000年計算,這不過占4-6%。 一般而言,本人對日本人也是不那麼感冒。但歷史向我們證實,日本人也曾兩度為東亞黃種人爭過光。(第一次:抗住了西方列強的橫掃全球無敵手的殖民擴張。第二次:二戰後的經濟繁榮。)筆者還是希望公認全球最聰明的中日韓三國將來有精誠團結,共圖大業的前景。 林恩的這本書出在2002年,如果他看到以後10年中國的飛速增長,他肯定會在關於中國那一節又加上一大段中國近年的業績。中國是世界史上鳳凰涅槃的唯一實例。(意大利有羅馬+文藝復興1.5次輝煌。)因為它從骨子裡,血脈上,始終就是一隻鳳凰!須知,中國有13億世界一流聰明的人口。而整個西方30來個發達國家加起來,也不過10億人口!所以,中國的發展潛力真的是比西方大。放眼世界,縱觀歷史,真的是只有中華民族,或者放大一點,東亞諸族,有取西方而代之,(重新)領導世界的機會。(保守一點,我說的始終只是機會,還不是事實。還有事不能成的風險。) 南韓近些年取得的成就也非同小可。比如那個三星公司,現在已經是全世界貨真價實的一流頭等企業,甚至已經把西方的頭等IT公司蘋果比了下去。至於那個北韓的落伍,也是本書結論第二點(制度影響發展的力度僅次於智商)的最好腳註。筆者預言,如果金家王朝垮台,兩韓統一,北韓一定會飛速提升,一如甚至超越東西德統一之先例。 至於那個印度,憑82.2分的智商,世界排名第94,如何可能是中國的對手?他們那些在世界大出風頭的IT精英,只是總人口中極小的一個部分。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國家怎麼可能只靠 IT立國?廣大民眾的低素質,是印度發展的最大軟肋。 關於非洲的發展緩慢,筆者認為林恩很可能確實找到了真正的主要的病因。如果真從這個方向着手,恐怕就有救了。(比如除努力改善教育衛生發展經濟基礎設施等現行措施外,努力挽留西方移民,接納東方移民,鼓勵異族通婚,對低文化人群,力行節制生育……) 【注】本文的部分觀點在與觀察者網編輯岑少宇先生的討論中深受啟發。特此專門致謝。
附錄一:PISA 國際學力測評2012年總成績表摘錄
報告全文地址:http://www.oecd.org/pisa/keyfindings/pisa-2012-results-overview.pdf 簡單註解:中國上海學生的數學平均分比OECD(發達國家的集合)的總分數高出613/494-1=24%,語文分高出570/496-1=15%,科學分高出580/501=16%。
附錄二: 各國平均智商收入總表
來源:2006年智商數據來自林/萬第二本書,2012年智商數據來自林/萬第三本書。2012年人均GDP是國際匯率,美元。來自世界銀行數據庫。“*”表示由林恩和萬哈寧估計出來的國家的IQ值。 本表摘要: 前7項均為東亞國家和地區,其中華人地盤占據前4,韓國並列第4,蒙古智商100分第12,越南94分第42,柬埔寨92分第48,泰國89.9分第54,老撾89分第57名。這些地方華僑華裔都非常多 第8-44除第12蒙古第42越南均為歐美澳國家,包括西歐和東歐。智商100.9-93.2 歐美內部,日耳曼語系領先較多。其次拉丁語系,再次斯拉夫語系。美國97.5分名列第27。法國98.1分排名23。 其實日耳曼語系的人比羅曼語系的人聰明有很多證據。比如比利時的德語區就比法語區發展得好。瑞士也是這樣。加拿大也是英語區比法語區發展得好。差別是無法掩飾的明顯。你就是僅去旅遊過幾天也能感覺到。這三個國家的講法語的人我都親自問過,他們自己也承認這個差距。 前共產國家基本都是斯拉夫語系。第一是捷克,智商98.9分排第18名。俄國96.6分排名30。其餘東歐國家排名都不低。中亞的前共國家五個斯坦就差太多。哈薩克斯坦85分75名。吉爾吉斯斯坦74.8分120名。其餘三個斯坦80分104名。 以色列94.6分排名39似很遺憾。這恐怕與他們為了多賺人口收羅了好些比如來自埃塞俄比亞的黑皮膚的大衛的已經與別族混血的玄遠子孫有關。 第46名為第一個拉美國家,阿根廷92.8分。烏拉圭90.6分52名。智利89.8分55名。巴西85.6分第71。 土耳其89.4分56名為伊斯蘭國家第一。 阿聯酋87.1分615名為阿拉伯國家第一。 埃及82.7分第92名。 印度82.2分第94名 科摩羅黑非洲第一77分113名,可惜還是估出來的。 第113-158幾乎都被黑非洲國家壟斷,智商77-62分。其中約一半是估出來的。 例外落後的是拉美海地67分第151名,中亞的阿富汗75分119名,吉爾吉斯74.8分第120名。 收入榜與智商榜相比,高智商國家中經濟突出落後最顯眼的是中國、北韓和蒙古。 歐洲國家中,收入相比智商明顯落伍的有白俄羅斯、烏克蘭。 西亞僅有的高智商基督徒國家亞美尼亞的收入也明顯偏低。 中上智商的東南亞國家中收入明顯落後的是越南、柬埔寨、老撾。 以上四行所列國家都屬於前共產陣營。 智商90以下,人均2萬以上的國家有:阿聯酋、科威特、巴林、阿曼、卡塔爾、沙特阿拉伯。均為半島石油富國。智商80以下,人均1萬以上的國家有:赤道幾內亞、加蓬。同樣因石油致富。 附錄三 :幾個相關視頻【請審閱,如果太刺激,可刪除,】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g1NTM0MDY0.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Y3NDA3NDA4.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AxMDgzNzAw.html
|
|
|
![]() |
![]() |
實用資訊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一周回復熱帖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3: | 毛澤東感謝日本侵華言論考: 柏新 | |
2013: | 毛澤東“感謝日本”言論,有日期有出處 | |
2012: | 光下放的女知青就有數千萬,為返城戶口9 | |
2012: | 伊萍: 論蔡英文對台灣民主的貢獻 | |
2011: | 如此優秀的“民主國家"在一夜間到 | |
2011: | YDX: 孔子的處世哲學缺乏職責與榮譽觀 | |
2010: | 體驗一下GOOGLE如何愛中國的 | |
2010: | 邏輯: Google退出中國給中共的警訊 | |
2009: | 定理:小布什與希特勒 | |
2009: | 你決沒有看過日軍蹂躪中國婦女的珍貴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