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幣升值到底對中美兩國哪方有利?這確實是個問題。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在剛剛結束的第三輪中美戰略和經濟對話開幕式上一句“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明顯關注人民幣匯率問題。華盛頓時報次日刊登分析文章指出,美國若如其所願促成人民幣大幅升值,諷刺的是,這勢必加快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頭號經濟大國,從而加速中國崛起。文章摘譯如下。 當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領導人本周聚首美國首都華盛頓時,人們越來越多地發問:到底誰是第一? 保守權威人士不斷警告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快將超越美國成為第一大經濟強國。而美國民調顯示,很多選民認為美國已經失去最大經濟體地位,儘管數據預測這尚需時日。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顯示,美國依然以14.7萬億美元保持全球最大經濟體,中國目前以6.9萬億美元次之。諷刺的是,華盛頓本周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上再次向北京提出的政策要求,只會加速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這一天的到來。 美國若達成其最大願望令中國加快人民幣升值,以美元計價的中國經濟體總值將大幅上升,這勢必加快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頭號經濟大國。 “小心你希望得到的東西,”英國金融時報駐北京負責人傑夫戴爾提醒,他認為人民幣幣值被壓低四成,以保持中國對美出口競爭力。他認為人民幣的低估掩蓋了中國經濟體實際達到的水平,這將強化中國並非遙遠未來的競爭者,而是將迅速成為美國經濟和軍事上的對手。 過去一年來,北京已經對華盛頓做出小讓步,令人民幣對美元升值5%,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表示歡迎之餘,還要求升值加速。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一位分析師指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調整後的中國經濟產值依然是低估的,他認為中國經濟總值去年已經超越美國。他指出,對中國經濟的不同看法不僅是“理論上的”,也具有“現實世界的意義”,應該替美國敲響警鐘。 他續道,由於中國經濟增速三倍於美國,未來中國經濟優勢將會擴大。另外,中國是世界最大出口國和美債最大持有國,因而將對美國和世界事務發揮影響力。這提高21世紀成為“中國世紀”的可能性,如同20世紀為美國主導的“美國世紀”。美國影響中國的能力將嚴重削弱。 不過,另外一些分析家對上述觀點並不認同,他們認為中國這隻亞洲虎更像一隻貓咪。 北京大學的金融學教授邁克爾.佩蒂斯指出,中國應該避免過度自信,因為中國乃循“日本模式”達到令人欽佩的經濟增長,即出口帶動、低估本國匯率。該模式在國家工業化和現代化過程中有效,然而一旦達到出口拉動經濟的極限將會大蕭條,產生大量過度投資與資本錯配,正如在日本和其他亞洲國家發生的那樣,之後開始痛苦的經濟調整期。日本“失去的十年”調整期始自1990年代,至今尚未完結。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黃玉琨(音譯)分析指出,經濟過熱和通脹將迫使中國為其13億消費者找尋一種可持續經濟增長來源。讓人民幣升值將有助於中國轉化成如同美國那樣的內需拉動的經濟體,壓抑進口價格令中國消費者更具購買力。這將使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並放慢在國際舞台地位上升的步伐。 他認為,中國將在未來20至30年超越美國,這取決於中國繼續發展的速度,以及美國能否快速自我革新。在此期間,還有很多事情可能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