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令案的要点综述和简评之三:北京公安的水平和责任 |
送交者: 南泥湾 2006年01月14日09:53:59 于 [茗香茶语] 发送悄悄话 |
一.有关事实 铊是一种缓发性的剧毒物品,致死量在一克左右,进入人体后有3-7日的潜伏期。 朱令第一次中毒始于“1994年11月24日朱令21岁生日,赶清华 “一.二九”的演出排练,肚子疼,吃不下饭。 12月8日,朱令开始大把掉头发。1995年1月23日,朱令的头发彻底掉光。在同仁医院里住院观察一个月,头发重新长出至一寸。 1995年3月9日,朱令第二次出现中毒症状,几天后住院。互联网反馈信息强烈提示铊中毒。4月28日,北京职业病防治所陈震阳确定朱令是铊中毒,并且体内的铊超过致死量。如此大的剂量,不是自杀,就是他杀,而且凶手肯定是两次投毒。 当晚,朱令父母立即向清华大学保卫部报案。次日晨,朱令父母要求清华大学立即保护现场,查封朱令在学校的物品,进一步化验。 5月7日,北京市公安局14处和清华大学派出所受命立案。在此期间,朱令宿舍神秘失窃,却无钱财损失。朱令喝水的杯子,滚落在某位女同学的床下。取证现场自此被破坏了。 此后公安局询问有关人员,两年无果。 孙维回忆:1997年4月2日,公安局14处连续突击审问她,长达8小时,要求她在印有“犯罪嫌疑人”字样的纸上签名。 1998年8月25日北京市公安局约见朱令家属,确认排除了朱令本人曾使用或接触过铊盐;排除其家属或亲朋接触过铊盐。 二.案情分析 第一次中毒剂量不够,朱令开始恢复,相关线索不多。 “第二次中毒的时间和投毒范围确定:1995年2月20日,朱令返校后,除2次周末由家人接送往返回家住过两天外,其余时间一直在清华校园内。3月2日回家时她已明显感到身体不适,由此推断凶手的第二次投毒,应在2月27日—3月2日几天间。” “在校的两周时间内,除每日去团委办公室用电炉热中药之外,朱令只去系里上了一次实验课,一次准备补考的答疑课以及一次物化课的补考,其他时间都是整日躺在宿舍床上,补习因住院缺考的几门课。身体虚弱的朱令,每日早饭是母亲带给她的面包和壮骨粉冲剂,午饭和晚饭都是勉强撑起,买饭菜端回宿舍半躺着吃,口渴时喝的是同宿舍人帮忙打的水。清华大学宿舍管理严格,男生不能自由出入。” 铊中毒确定并报案后几天内宿舍失窃,证据被毁。 铊和铊盐是剧毒品,市场一般买不到。在1993年10月1日开始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57-93)《极毒物品级分类与品名编号》、GA58-93《剧毒物品品名表》中,与氰化物同列A类。据公安局有关人士说北京市工作中需要使用铊和铊盐的单位只有二十多家。 朱令所在物化二班共32人,其中11名女生,分住三个宿舍。清华大学化学系的教授李隆弟和童爱军老师是同一个实验室的,孙维当时是在童老师名下到实验室做毕业论文。朱令不在这个实验室里。同学们是可以随便进实验室进行实验的。” 以上说明这并不是复杂案件,凶手三次作案(两次下毒,一次偷窃),就投毒事件而言,毒品确定,来源相对单纯,犯罪时间基本清楚,连我们这些外行多看出范围涉嫌很小,加上罪犯系有相关专业铊知识的业余初犯,侦案难度系数中等。 凶犯在物化二班共32人可能性较大,考虑到两次投毒的难度,得知铊中毒确诊消息后迅速偷窃销证,凶犯很可能在11名女生甚至同宿舍之间。 三.北京公安的过失 清华派出所属于北京公安的派出机构,所以归入北京公安范畴。北京公安的过失在于: 1.接报案后反应迟钝,没有及时侦查及收集线索,失去破案有力物证和良机。 四.期望 凶手在投毒后留下物证,靠偷窃弥补说明是业余初犯,北京公安面对20 来岁的业余初犯都束手无策,反衬出北京公安的业余和失责。人们不禁要问:就这样的水平怎么对付专业惯犯?与其指望他们保卫2008奥运,还不如祈祷罪犯良心发现,暂时放弃作案。 朱令中毒案据说还有4年的期限,但愿有关领导和北京公安考虑这是牵动万众的要案,再次侦查以改变“权不能为民所用的印象”,或者全国调集老公安等精兵干将,争取破案重塑民众对公安的信心。 你看,投毒凶犯在暗笑:跟我玩,你们还嫩点! |
|
|
![]() |
![]() |
实用资讯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一周回复热帖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05: | 故事:惜缘 | |
2005: | 前世今生谈爱情 | |
2004: | 心殇(全文版,17) | |
2004: | 婚姻好难::北美未婚美眉的风光不再? | |
2003: | 享受别离 —— 一个生于七十年代人的些 | |
2003: | 迷失在圣地亚哥的冬天 | |
2002: | 梦里花落知多少(二) | |
2002: | 爱情,与我擦肩而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