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键和木兄写的理论,玄之又玄,我比较单纯,喜欢打比方。生活中,可以作比的,比比皆是嘛。
社会和谐与个人自由。
比如在社区、马路、高速上开车?
谁都想一个人开得爽,想开多少开多少,老子只要爽了,关你屁事,我自己撞了瘸了一条腿,或者挂了,我乐意,咋了对吧?
人生得意须尽欢。
不过人人开车这么爽,最后的结果是,没一个会爽。要么瘫痪一大片,要么撞死一大堆。
所以得有适度控制。
一个是心里的制约,一个是外在的法律。
假如是在德国这样基础设施完善,道路交通发达,国民素质相对较高的国家,法律可以很宽松,甚至可以不限速,人家也可以玩得好,玩得转。
像在加拿大呢,traffic还是挺厉害的,多元文化,全世界的移民,素质良莠不齐,怎么办呢?我们是把法律定得更严谨,更细。
高速上限速100,国道限速80,普通公路60,小区50,学校路段30。
不过你也不用较死理。
法律是这么定,警察是执行。你如果真严格这么开呢,是有点蠢的。一般在高速上开120,国道开100,普通公路开75,小区60,学校路段40,警察是不抓的。
因为那是一个底线,一个威慑,像多妹说的。
就说你心中得有这么一根弦。在这个底线上,是有一定通融的。但你不能过。高速上超过120,国道上到了110,普通公路到了80,小区70,学校路段50,你就做好随时可能被抓的心理准备。
那是不是法律定的那个限速太低呢?
不是。
你总得有个底。你如果定在高速120,那么大家就会自发开到140,普通公路定在70,大家就会开到80甚至90。最危险也是政府最在乎的学校路段,如果不限速在30,而是在40甚至50,那么你可能常常以70呼啸而过,撞到甚至撞死孩子。
所以我们是通过法律,把底线拉得低一点,让你知道底线在这里。你触碰不触碰,警察执行不执行,有一个做人的余地,但是不离谱。
最后呈现出来的是,大家彼此开车,各有一定自由度,路面相对通畅,安全。校区路段、社区、普通马路、国道和高速上的车行,有一个“社会和谐”的局面。
这样,人人可以更安全更快得达到自己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