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这是出师表里的大观点之一。
但历史事实是:桓帝灵帝,亲小人,重用外戚或宦官,得以安住皇宫,国家还没彻底乱。
灵帝死后,何进董卓王允都大量启用文人、君子、世家大族子弟,结果皇帝不得安住,天下彻底陷入战乱。如果被称为小人的外戚或宦官有一派还能掌权, 皇帝的日子不会这么难过,国家也不会这么乱。
汉武帝开始起用读书人替代军功阶层,那时候的读书人胃口不大,所以“亲君子”能带来正面作用。到东汉后期,“君子”所在的读书人、士大夫阶层成为世家大族,过奢华生活、拉极大权力关系网,已成为国家、百姓养不起的大胃口狼。所谓道德高尚的君子,90%靠伪装、相互吹捧。
诸葛亮写出师表时,已进入三国中期,他应该是知道这个真相,但作为读书人、士大夫、世家大族的一员, 他也不愿说真话。
出师表是大毒草的另一例证是明朝晚期,明熹宗重用宦官压制文人官僚集团,明朝还能苟延残喘;崇祯弃用宦官、一边倒重用“君子”(读书人、东林党),结果彻底亡国。因为当时的读书人集团已经完全不顾国家利益、不顾百姓生存, 只管自己升官发财。唯一优点只是:优雅、文雅的吃相。
今日美国的精英集团也是如此,他们已经完全不以国家利益为念,也不顾劳工阶层的生存,只求私人利益极大化。所以选民(毕竟选民中的多数是劳工阶层)宁愿投票给不文雅、乱放炮、观点奇葩的川普,也不愿支持精英集团(比如大财团、好莱坞明星、球星、艺术家、科学家)追捧的候选人。这些精英早已成为全世界的爷,美国的国家利益与他们已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