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持续掉队的快递业巨头韵达股份(002120.SH)3月19日晚迎来了一个噩耗:因管理失当,寄递渠道进入了诈骗宣传品,并造成重大财产损失,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被监管部门立案调查。
国家邮政局发布消息称, 韵达快递部分加盟企业对协议客户安全管理存在重大漏洞,导致涉诈骗宣传品进入寄递渠道,造成受害人重大财产损失。
监管部门认为,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对其加盟商管理缺位,负有未按规定实行安全保障统一管理责任,国家邮政局依法对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3月20日,韵达股份发布关于因加盟网点违规收寄被调查的公告,称收到通报后,韵达高度重视,成立专项工作专班进行内部调查。针对韵达加盟网点快递服务环节存在的管理问题,韵达已立即部署整改工作。
据媒体报道,韵达此次被监管部门调查主要原因,有可能是其寄送的快递包裹中出现“中奖”诈骗宣传物品。有网友表示,自己近期收到过韵达投递的快递空包,里面有“扫吸拖三合一0元领免费包邮”、“淘宝抖音百亿补贴”等宣传单。
而在一些地方政务、监管投诉平台上,韵达快递已经因“诈骗单”包裹被用户多次举报。
有湖南用户今年1月在问政湖南投诉称,自己在2025年1月2日收到韵达快递的包裹,包裹内并非本人购买的物品,而是有一些要求用支付宝扫码的小卡片,涉嫌诈骗。
同样是在今年1月初,义乌邮政管理局接到举报,苏溪韵达有合作客户违规寄递诈骗小卡片,共拦截诈骗小卡片17244票,回收单号1700个。
对此类诈骗现象,央视焦点访谈栏目近日进行了追踪,调查中很多消费者反映并没有网购行为,但却收到了快递包裹,包裹里除了不值钱的小礼品,还会有“扫码返现”宣传资料,而收件人一旦扫码操作,就很容易掉进诈骗陷阱。
对于这类新型快递诈骗手段,各地公安部门也多次发布防诈提醒,揭露快递诈骗路径:比如“年终享豪礼”礼品卡的陌生快递,目的是吸引用户扫码添加“客服”入群。“客服”会让用户通过完成指定任务来兑奖,如下载特定软件、或是点击特定网址链接,或称需要用户先垫付一些小钱才能拿到奖品。
不过,等用户完成所谓的“任务”后,对方会先发送小额红包骗取信任,再诱导用户投入更大金额,参与“更赚钱”的任务。随后,对方不再返还用户投入的钱,甚至继续骗用户投入更多钱。
快递主业承压
就在国家邮政局宣布对韵达进行立案调查的当晚,韵达股份发布了2025年2月快递服务主要经营指标快报。
与其他行业上市公司不同,快递服务行业具有经营模式多样、受服务运输网络影响大和业务安全运营重要性高等特点,监管部门要求上市快递企业每月披露营收情况,以便于投资者了解公司发展状况。
公告显示,韵达股份2025年2月快递服务业务收入为35.37亿元,同比增长45.32%;完成业务量为18.1亿票,同比增长69.95%;快递服务单票收入为1.95元,同比下降14.85%。
虽然业务收入、业务量实现了同比增长,但通过对比韵达12月、1月的快递营收指标,可以看出来,韵达的快递主业关键月度数据已经出现环比三连降。
具体来看,2024年12月、2025年1月、2025年2月,韵达股份的快递服务业务收入分别为46.96亿元、40.69亿元、35.37亿元;完成业务量分别为:23.19亿票、20.13亿票、18.10亿票;快递服务单票收入分别为:2.03、2.02元、1.95元。
虽然韵达于2024年11月宣布将公司名称由“韵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韵达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开启集团化发展的新篇章。但从业务构成来说,快递服务业务仍为韵达股份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公司贡献超9成的营收。集团化经营的物料销售以及其他业务,对公司的营收贡献有限。
在此前公布的2024三季报中,韵达快递前三季度快递业务量169.43亿件,同比增长27.7%,实现营业收入355.09亿元,同比增长8.14%,归母净利润为14.08亿元,同比增长20.93%,与上年同期的56.43%增长幅度相比,盈利能力显然出现下滑。
华创证券的研报显示,韵达股份2024年前三季度单票收入为2.05元,同比下降13.6%;三季度单票收入降至1.99元,同比下降10.4%。在单票收入降幅方面,明显要高过主要竞争对手圆通速递的5.8%和申通快递的5.2%。
管理难题与掉队压力
在国内的快递物流行业老牌头部企业中,除了顺丰,最知名的就是申通快递、圆通速递、中通快递、韵达速递,被称为三通一达,简称“通达系”。巅峰时期,三通一达一度合力占据着60%左右的市场份额,并先后登陆资本市场。
创建于1999年的韵达,从创立时的十几个人、几十票快件,经过多年发展成为物流业巨头,服务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 及港澳台地区,通达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
其官网介绍称,韵达是入选上海首批44家民营企业总部名单的企业之一, 还入围“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
继圆通、中通、申通之后,韵达控股于2017年1月1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当时实际控制人聂腾云、陈立英夫妇所占股份价值达到334.26亿,排名A股个人财富榜第十位。
2018年10月,韵达创始人聂腾云、陈立英夫妇以34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居2018年胡润百富榜第76位。
虽然成功IPO后,韵达的市场份额和创始人财富都实现了快速增长,但由于中低端业务居多,韵达单票收入很长时间不及顺丰的十分之一。对此韵达也在官网中表示,希望能够跳出价格低、服务品质不高的行业怪圈,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而韵达的“以罚代管”加盟模式,一直以来都受到业界质疑,其末端网点被认为在通达系中表现最不稳定。
据了解,韵达此前主要采用“枢纽转运中心和干线网络自营、终端揽派加盟相结合”的网络化运营模式。总部仅负责快递分拣和干线运输,揽件和派件由加盟商负责,总部按区域分给加盟商,加盟商再统一将区域分割给不同的网点承包,最终形成多级加盟。
对加盟站点的管理,韵达总部基本采取的是以罚代管形式,如果有消费者投诉,加盟商就会面临韵达的罚款。有业内人士称,“韵达靠罚款一年营收就达几个亿”。
就在韵达完成上市的2017年,国内的快递市场迎来了增速回落。韵达一边面临着快递巨头挑起的价格战导致行业竞争白热化的压力,一边是快速扩张、粗放的加盟模式带来的管理弊端。
查询公开报道可以看到,从2018年到2024年,韵达先后卷入了“快递暴力分拣被曝光”、“2019年三起致死安全事故被通报”、“乡镇快递二次收费被约谈”、 “上万件快递积压”、“快递盲盒论斤卖被监管约谈”等多起负面舆情。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让韵达管理层感到压力最大的,应该是今年1月韵达被申通反超,掉出了行业TOP3。
数据显示,今年1月申通业务收入41.69亿元,同比增长5.11%;完成业务量20.23亿票,同比增长11.77%,是唯一一家业务量增幅达到双位数的企业。
而韵达1月完成业务量20.13亿票,同比增长2.86%;业务收入40.69亿元,同比下降8.36%,是顺丰、申通、圆通、韵达四家头部企业中,收入唯一下降的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