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年代,存在西医药吗?以1857年英国医生著作为证 原创 生民无疆

历史的真实是:直到1850年代,所谓的“西医药”依然是全面剽窃中医药后,再改头换面而招摇于市。

 

    我之所以敢这么说,是因为我手头有《西医略论》这部奇书。

 

    咸丰七年(1857年),由英国医生合信氏著、南京管茂才翻译的《西医略论》在中国出版。根据该书合信氏序中“惟我西医远涉重洋,于五港设立医局,专为华人送诊送药”,可知这位合信氏是英国派到中国医生之一。合信氏又宣称:

 

西国医士,必须屡经考试,取列有名,方准行医。

 

 

 

    意思是,在1850年代以前,只有通过考试取证之后,才能行医。这一说法,与早于合信氏200多年的明末来华耶稣会士的说法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最晚在明朝末年,欧洲就已经执行医药领域考试取证的“执业医生制度”了。

 

    如此说来,合信氏是在英国接受过良好的医学教育的专业医生。

 

    合信氏在《西医略论》序言中宣称,该书集中了当时欧洲各类医药学著作之精华:

 

是书采辑西国医书不一种,皆余在中土亲试屡效。

 

 

 

    众所周知,此时的英国是西方世界最先进、最强大的日不落帝国。那么,可以相信,该书至少比较全面反映当时欧洲的医药学现状。

 

    欧洲医生是怎样给病人诊断病情的呢?答案是这样的:

 

望、闻、问、切,是为四诊。审证之法,莫切于此。

 

 

 

    原来,完全依靠望、闻、问、切,来诊断病情。这,同样与明末来华耶稣会士的说法完全一致。也就是说,最晚在明朝末年以来的几百年里,西医始终坚持以望闻问切来诊断病情。(我不明白,当今某些西医不仅背弃西医传统,而且恶意攻击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这到底是为什么?)

 

    众所周知,望闻问切被称为“医之纲领”,是中医诊断病情传统方式,并建立了一套科学系统、行之有效的诊断理论,拥有历史悠久的诊断实践及经验总结。《难经》:

 

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

 

 

 

    大意是,通过望病人的“五色”,以判断是否患病;通过闻病人的“五音”,以判断患哪方面的病;通过问病人对“五味”的兴趣,以判断患病的原因;最为重要的是切脉,因为只有通过切脉,才能判断到底得了什么病,且判断出五脏六腑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脏器出了问题。综合分析望闻问切的结果,便可以下诊断结论了。

 

    有趣的是,《西医略论》关于望、闻、问的论述,基本是全套照抄中医,仅是关于切脉一项,很不相同:

 

至于脉形,西法计分十种,曰浮、沉、迟、数、壮、弱、大、小、柔、硬,至数验以时表......参以望色闻声问证,自可定轻重安危。

 

 

 

    原来,西医所谓的切脉,仅仅是测个心率;然后,结合望闻问的结果,就下诊断结论。

 

    必须指出的是,与明朝末年的西医相比,此时的西医出现了巨大的退步。明朝末年的西医诊断治疗时,几乎全面使用中医理论,包括穴位学说、二十四节气与五脏六腑的关联性等等,均应用于诊断病情的实践之中。

 

    这一退步,使西医诊断病情遇到了巨大困难。我们知道,当今西医是依靠验血、验尿、验屎、彩超、核磁共振之类的检查手段,来代替中医切脉,从而判断病人的那个脏器出了问题的。

 

    但是,鸦片战争时期的欧洲没有验血、验尿、验屎、彩超、核磁共振之类的检查手段,《西医略论》也没有谈到这些科技手段,那么,西医是如何知道五脏六腑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脏器出了问题的呢?----这一问题,我不知该问谁,该由谁来回答;这里我只是提出这一问题,供大家参考一下罢了。

 

    那么,当时的欧洲医生使用的病理学基本概念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妨随手罗列几例:

 

夫寒热虚实,虽发于内而必现于外。

 

 

 

热证,番语曰啡吪,即中国发烧之意。分为有毒、无毒二种,治法相同......一种有毒者,能传染于人,春谓之温,夏谓之疫,大概天时不和......

 

 

 

    “虚实寒热”、“温”“疫”之分云云,无论怎么看怎么想,都与当今人们所熟悉的“西医”毫不相干,反倒是有五分像中医,剩下的五分应该是学艺不精所造成的----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想,欢迎不同意的这一猜想的人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西医略论》将食物分类为“易消化之物”和“难消化之物”。令人莫名其妙的是,其中提到的苋菜、韭菜、豆渣、腐竹之类,欧洲压根儿就没有,不知当时的欧洲医生和医学著作是如何知道它们“易消化”、“难消化”的?(不知谁能解释一下?)

 

    更奇妙的,还是当时西医使用的药物。

 

    《西医略论》在把中药贬损了一番之后说:

 

西国药物,制法殊精......有炼为丸者,研为散者,酿为酒者,渍为水者,浸以醋者,榨为油者,煮为膏者,熬为胶者,升为丹者,各随所宜。

 

 

 

    原来,和中药完全一样,与当今西药完全不同,当时的西药竟然主要分为膏、丹、丸、散、胶、油和汤剂,而且还有药酒。据明末来华耶稣会士说,明朝末年时的欧洲,仅是用中药配方如“六味地黄丸”制作“西药”“露水”之类,即只有水药一种。显然,经过200多年的发展,“西医药”在直接剽窃中医药方面,又前进了一大步。

 

    那么,当时西药的膏丹丸散之类,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关于膏药,例如:

 

樟脑膏:樟脑二钱至三钱,鸦片膏半钱,熟油一两,搅和,擦交节,治风湿痛,甚效。

 

 

 

    神奇的是,此药名曰樟脑膏,主要成分是樟脑,但是,欧洲不出产樟脑这种药材,产地在中国。最晚在明初的中医著作《普济方》便有了以樟脑“作膏治诸恶疮及打扑损伤、风湿脚气等症”的记载,即最晚在明初,中国就有了樟脑膏。下面的例子也是如此,不再赘述。

 

    关于丸药,例如:

 

椒黄丸:川椒末一分,大黄末二分,黄连膏(或蜜亦可)搅和做丸,能开胃消食,每日饭前半时服一二粒。

 

 

 

    这丸药同样神奇,其主要成分川椒、大黄,同样是只产于中国,而且川椒是以中国的四川地名而命名的。英国医生是如何掌握川椒的药用功效的,真是个天大的秘密。

 

    关于散药,例如:

 

桂皮散:桂皮、生姜末各一钱,白豆蔻、荜拨各五分,和作末,入玻璃瓶内,勿泄气,能去风暖气。

 

 

 

    这散药,依旧神奇,因为桂皮、生姜、白豆蔻、荜拨这几味药材,欧洲一样也不出产。

 

    西药的水药,当然也是和中药一样。《西医略论》之所谓“水药门”所罗列的,全是什么“樟皮水”、“黄连水”、“大黄水”之类,其药材基本是在欧洲找不到的东西。

 

    和中药一样,西药也有药油。同样,其“药油门”所罗列的“樟脑油”、“巴豆油”之类,只有中国才能出产。巴豆之“巴”就是巴蜀大地之巴∶“巴豆生巴郡川谷”。

 

    十分有趣的是,西药中也有药酒,在其“药酒门”中,首先推出的便是:

 

樟脑酒:樟脑二钱,浓酒八两,擦风湿。

 

 

 

    接着推出的有“樟脑鸦片酒”、“黄连酒”等等,总之,用于泡酒的药材,欧洲是没有的。

 

    稍加注意就能发现,风湿、开胃消食、去风暖气之类是中国传统的医学概念,而且“三钱五钱”之类的剂量全是中国度量衡标准。

 

    也就是说,1850年代的西医,就是对照中医概念的病,开出对应的地道中药。

 

    这里,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开口闭口维生素、胡萝卜素之类的真正的“西药”,何时诞生?----我只是问问而已,只是提醒人们思考一下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鸦片,是西医的主打药品之一。

 

痔疮......内服鸦片膏二三厘、水银散七厘,次早服大黄末一二分,罂粟壳、野菊花水润之......

 

 

 

    鸦片,是欧洲人进入亚洲之后才接触到的。这一配方中的水银散,是中国传统的散热方,最晚在明朝初期便见诸医方;大黄、野菊花不仅是传统的中药材,而且是欧洲没有的植物。

 

    又如,治疗眼病,“内服泻药,外用鸦片膏一钱温水十两,净洁软布洗拭......”

 

    读罢该书,我觉得,它惟一有价值的内容是:

 

鸦片为害中国,近年尤甚......吸烟则有大害而无小益。

 

 

 

    作者告诉我们,当时的英国人十分清楚鸦片是个什么东西。可见,英国人明知鸦片是祸害深重的毒品,而英国政府以武力强行向中国推销,谋财害命。

 

    归纳起来,1850年代的西医药就是如此这般模样:

 

    1.中医以望闻问切诊病,西医依葫芦画瓢。由于诊脉太复杂,西医没学会,只能这么糊弄人了。

 

    2.中药的一切,西医照搬过去。尽管绝大部分的药材欧洲不出产,好在当时中国去过欧洲的人很少很少,容易欺骗。

 

 今日所谓的西医药,在1850年代存在吗?读者自己判断。

 

所有跟帖: 

在1628年, 英国医生威廉·哈维 (1578 -1657) 提出血液循环理论 《心血运动论》 -viBravo5- 给 viBravo5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1/2025 postreply 18:08:15

还有牛顿,达芬奇是不是同时代人?可惜字母表还没全呢 -美国老师- 给 美国老师 发送悄悄话 美国老师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1/2025 postreply 18:10:55

《黄帝内经》,成书不晚于26BC。 -新手庚- 给 新手庚 发送悄悄话 新手庚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1/2025 postreply 18:22:05

1796年英國醫生愛德華·詹納發明的天花疫苗是世界上第一支疫苗,被後世稱為「免疫學之父」1980年WHO正式宣布天花滅絕 -TwinTurbo- 给 TwinTurbo 发送悄悄话 TwinTurbo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2/2025 postreply 16:39:17

以前西医没啥。就是靠放血过日子。而且是由理发师兼的。理发店上的红白兰柱子就代表鲜血,绑带,和血管。 -chufang- 给 chufang 发送悄悄话 chufan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1/2025 postreply 18:11:30

中医是点刺放几滴血,西医那是杀猪式放血,一不小心就死人。据说华盛顿就是被西医杀猪放血弄死的 -美国老师- 给 美国老师 发送悄悄话 美国老师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1/2025 postreply 18:25:55

咱们放血那是真能治病,人家放血那是要命 -美国老师- 给 美国老师 发送悄悄话 美国老师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1/2025 postreply 18:27:04

吴运铎在苏联治病就是用水蛭吸血,去除淤血。会不会是放血的改进版。 -chufang- 给 chufang 发送悄悄话 chufan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1/2025 postreply 18:44:42

正是1850s,法国科学巴斯德发现了疾病与细菌的关系,奠基了微生物学。再早180年,1673年荷兰人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 -十具-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63 bytes) () 04/01/2025 postreply 18:49:12

当医学从细菌,分子到DNA一路走来,中医老朽们还一直做梦,死抱《易经》吃遍天。 -十具-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1/2025 postreply 19:12:45

苏州多少做玉作镜的作坊,找一个同样规模的西方城市,世界是物质的 -美国老师- 给 美国老师 发送悄悄话 美国老师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1/2025 postreply 19:12:48

西方善于发明历史,如果科技进步工业革命像吹嘘的那样厉害,需要贩鸦片发动侵略战争吗? -美国老师- 给 美国老师 发送悄悄话 美国老师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1/2025 postreply 19:15:25

全球变暖碳排放自由贸易民主选举,迷信西方伪史的人该不该算作知识分子 -美国老师- 给 美国老师 发送悄悄话 美国老师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1/2025 postreply 19:19:51

好吧,人家的都是“伪史”。请用你中医的“信史”,回答我下面的问题。我们用事实说话。 -十具-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1/2025 postreply 20:03:29

历史上救了1亿条人命以上的技术:化肥,抗生素,疫苗,输血术,抽水马桶,巴氏消毒,水净化。中医的什么救命最多,有多少? -十具-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1/2025 postreply 19:57:36

也不能一概而论。我奶奶在浙江,日军放了瘟疫,我奶奶用中药救了半城的人 -哪一枝杏花- 给 哪一枝杏花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1/2025 postreply 20:17:24

但是中医,没有像样的标准,难以界定谁qualify。这是water pollute -哪一枝杏花- 给 哪一枝杏花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1/2025 postreply 20:19:06

放血疗法其实也是有道理的。因为那时没有高血压的药,现在来说,影响中老年健康的第一疾病就是高血压高血脂以及相关的心脏疾病。 -Amita- 给 Amita 发送悄悄话 (264 bytes) () 04/01/2025 postreply 21:53:52

二战时期,列宁格勒被围城800多天,结果城里头高血压,高血脂的病人都痊愈了。 -走资派还在走- 给 走资派还在走 发送悄悄话 走资派还在走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1/2025 postreply 22:54:1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