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公几次去购物中心附近溜达都碰到了形单影只的胡老先生。回来的时候就会叨叨“终究就是个小女人啊,要不得要不得。”我们询问究竟,知道了胡老先生当时尬尴的生活状态。
胡老先生到澳洲来的时候就是一个小皮箱带着自己的简单的衣物,还有一张国内发放退休金的银联卡。他国内在当地那个3线城市还算不错的退休金经过汇率的换算在悉尼可以用“微薄”来形容。但是老先生在国内的儿子工作也还不错,并不需要老先生贴补,这边的老太太的子女都已经成家并各自有不错的的事业,儿子是有不错收入的白领,家境小康;女儿家在购物中心的广场边上开了个裱画镜框店。不说不知道,我们是真的才知道在悉尼做裱画镜框竟然那么赚钱,平时去购物中心的时候都觉得这样的店鲜有人进去,但是据家公回来告诉我们的信息,老太太女儿家就靠这家店有了没有贷款的一套自住的house,又投资了至少4套公寓和一套house,而且都是正现金流的在出租着。早在老先生到悉尼来之前,老太太已经拿到了当地的每两周近2000澳币的养老金,而且还经过排队住进了本地的政府养老公寓,公寓里面设备齐全,还配有小区的医护和各种服务人员,每周租金就是区区的100澳币。所以在一开始,老先生并不觉得经济上会有什么问题,而他一直不认为在他们那么来之不易的再续前缘的真爱中“钱”会有多大的分量,甚至都不应该是能想到的问题。
的确开始的头半年,一切都很美好,老先生和老太太有聊不完的前缘旧事,只要不下雨,每天上下午两个人都会出门一边聊一边慢慢走到购物中心溜达一圈,和附近的华人朋友聊聊天,坐在喷泉广场看广场上的孩子嬉戏,再喂喂不怕人的鸽子。老太太的儿子每个月回来他探望老太太,老太太的女儿也隔三岔五的过来给母亲送些菜和营养品,他们对胡老先生也都客气有加。
慢慢的胡老先生开始察觉到一些变化。
首先是他们两夫妻吃的鸡蛋,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老太太的女儿送过来的,胡老先生也会在散步的时候顺手买1,2盒。他和家公说起这个“我怎么也是个男人,总不能不出家用吧。”他们每天早上都会白煮两个鸡蛋来当早饭的荤菜,拿鸡蛋的时候也并没有在意过到底是老先生自己买的还是老太太的女儿买的。后来如果老先生忘了买鸡蛋,就算是来太太女儿买的鸡蛋还有,老先生早饭都没有这唯一的荤菜了。吃早饭的时候老太太也并无尬尴的对老先生说“你忘记买鸡蛋了,我的这个鸡蛋是我女儿买来给我的。”还不忘提醒他一句 “今朝出去你记得买鸡蛋哦。女儿经营那家店不容易,鸡蛋也都不便宜,我们也都不能都吃她的。”
因为老人家吃得不多,做菜又太累,所以老太太平日里只是会蒸米饭,然后水煮一些青菜,老太太的女儿会做一些荤菜送过来,譬如红烧肉,芋头烧鸡,红烧鱼之类的。老先生和老太太吃饭就每人一个大碗,盛些米饭和蔬菜,然后加上两三块女儿送来的荤菜。 有时候胡老先生会来了胃口,在购物中心的华人烧腊店或是food court的华人盒饭档买些熟菜回来,这时候老太太就会打电话跟女儿说不用送菜来了,有荤菜呢。渐渐的,老太太去购物中心的时候都会有意无意提醒老先生买熟菜,慢慢形成了一个规律是这周荤菜都是老先生买的熟菜,下一周是女儿做的荤菜。老先生意识到这规律是因为总是去购物中心溜达的时候忘了买鸡蛋,已经一周早餐没有见荤了。
家公在购物中心碰到一个人逛的胡老先生,是因为那几个礼拜老太太不在家。女儿一家说是全家去郊外一个度假村游玩,他们带上了老太太,说给她也散散心。老先生没有去,因为老太太说女儿讲那个度假村算人头的,一个人都不便宜,老先生那点退休金要用来去玩,这月和下月的熟菜和鸡蛋都买不上了。“其实就是我不是她家的人,他们不会给我花钱去玩就是了!再怎么讲我也不是他爸爸。” 老先生叹着气跟我家公说。
“什么度假村算人头的?”我家公愤愤不平的问我们。我们也只能以不知道作为回答,不参与别人的家事是我和先生共同的默契。我先生转头低声跟我说“我看这青梅竹马的婚怕是难长久。”
我也低声回他 ”不远万里的再续前缘,不能那么容易散了吧?而且都80好几了,正儿八经的结了婚那么容易就game over了?他们那个年代的人对婚姻可没有那么随意吧。“
”等着看吧,我不看好。男人总是有尊严的。“ 我先生说。
”那老先生和老太太商量好他们的家用不久好了么?“ 我忍不住问家公。
”老胡一来就提过这事,老太婆说他那点退休金能当几个家用啊,说她在这边的养老金付完房租剩下的都吊打他几个月的退休金了。说他们这个年纪了,能吃用多少啊,现在又这样!总归就是个小女人!“ 家公对胡老先生一副感同深受的模样。
”是不是其实是老太太女儿有想法?“ 我再问。
”我都叫老胡问问清楚了,他说老太婆女儿每次来两母女就嘀嘀咕咕的避开他说悄悄话,不都不清楚是老太婆有抱怨还是女儿有抱怨。“ 家公叹气道。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