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尽头:无声的告别

今天讲一个小故事,挺沉重的。

上周三,我同事接到一个电话,是他父亲的邻居打来的。邻居说,他父亲生病了,已经叫了救护车送往医院。星期四,同事怀着焦急与不安,驱车400公里赶到医院,见到父亲时,情况似乎还算稳定。父亲需要输氧,医生诊断为肺炎。同事和父亲聊了一会儿,一切看起来还好。

然而,到了晚上,护士突然打来电话,说他父亲的血氧水平很低,需要使用面罩供氧,但父亲不愿意配合。同事急忙赶回医院,耐心地劝说:“如果你想早点回家,就得好好用面罩吸氧,让病快点好起来。”父亲听从了建议,戴上了面罩。那一夜,他守在父亲身边,希望情况能有所好转。

星期五早上,医生找到他,低声带来了沉重的消息。尽管已经拍了片、做了B超,也用尽了所有药物,但未能奏效。医生坦言,父亲或许撑不过几天了。他提出两个选择:一是继续用药,尽力维持到最后一刻;二是使用吗啡,让病人安详地离开,不再承受痛苦。看着父亲急促而困难的呼吸,同事犹豫再三,最终选择了后者。到了周六,他父亲平静地走了,脸上没有痛苦的表情。

这件事让我感慨万千。当一个人的身体失去自我恢复的能力时,任何药物都变得无能为力。我们常说生病吃药会好,但其实,并非药物治愈了疾病,而是它激发了人体自身的免疫力,让我们战胜病痛。肺炎对大多数人而言,或许只是暂时的挑战,药物可以助人康复。然而,对同事的父亲来说,这场病却成了生命的终点。生命有时如此脆弱,即使再多的努力,也无法挽回。

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该如何看待财富、住房、亲情、争执与健康?去看望这位同事时,大家一番问候、交谈。随行的同事看到他父亲年轻时笑容灿烂的照片时,轻轻地说了一句:“你父亲度过了一段完美的人生。”同事回答:“He did.” 听到这句话,我心里猛然一震——什么才算是完美的一生?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不顺、困境时,又该如何看待这一切?

或许,生命的意义从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我们是否在有限的时光里,活出了自己的光亮。生与死的界限,从不取决于人的意志,而是生命自有其归途,宛如潮水无声涨落,不可抗拒。

(图片来自网络,林子编辑)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RIP。同意,也觉得:享受不在物质在精神;生命不在长短在内容;纪念不在形式在心中。(没有贬低物质寿命和形式的意思哈:-) -最西边的岛上- 给 最西边的岛上 发送悄悄话 最西边的岛上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0/2025 postreply 11:12:45

西岛说得太好了!享受重在精神而非物质,生命的价值在于内容而非长短,纪念在心而不在形式。简短却充满哲理,令人深思。赞! -老林子里的夏天- 给 老林子里的夏天 发送悄悄话 老林子里的夏天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0/2025 postreply 12:10:28

年轻的时候爱和父母抬杠。现在看着他们老去,我在他们面前柔顺得像小绵羊,一切以他们开心就好 -唐歌- 给 唐歌 发送悄悄话 唐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0/2025 postreply 11:20:53

太棒了!这正是孝顺的精髓——孝顺,孝顺,就是顺着父母的心意,让他们开心。:) -老林子里的夏天- 给 老林子里的夏天 发送悄悄话 老林子里的夏天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0/2025 postreply 12:11:35

不行了真不能挺着,遭罪。 -晓青- 给 晓青 发送悄悄话 晓青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0/2025 postreply 12:59:16

的确如此! -老林子里的夏天- 给 老林子里的夏天 发送悄悄话 老林子里的夏天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0/2025 postreply 16:37:37

美国好像到临终关怀医院,都是尽量减少痛苦,很快离世,长几天短几天,真多不重要。 -我爱栀子花- 给 我爱栀子花 发送悄悄话 我爱栀子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0/2025 postreply 13:13:40

好像每个医院都有,Palliative Care,减少痛苦,平静离开。。。 -老林子里的夏天- 给 老林子里的夏天 发送悄悄话 老林子里的夏天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0/2025 postreply 16:42:39

老人多大年龄了?这事是发生在国内吧?最近中美都有肺炎致死的,也许是季节关系? -laopika- 给 laopika 发送悄悄话 laopika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0/2025 postreply 13:30:16

春季温差大,确实容易引发各种炎症,可能是肺炎高发的原因吧。 -老林子里的夏天- 给 老林子里的夏天 发送悄悄话 老林子里的夏天 的博客首页 (706 bytes) () 03/20/2025 postreply 17:13:06

写得好。你的同事选择正确,这才是对父亲的尊重,让他安详走完最后一程。 -唐宋韵- 给 唐宋韵 发送悄悄话 唐宋韵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0/2025 postreply 14:04:28

能够自己这样选择的,比如琼瑶,同样令人尊重。多年前纽约有一对上中产阶层的老年夫妻,慢性病多年不可逆,于是选择携手离开。 -唐宋韵- 给 唐宋韵 发送悄悄话 唐宋韵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0/2025 postreply 14:10:14

他们的遗书写道:我们曾经有过美好的生活。。。 -唐宋韵- 给 唐宋韵 发送悄悄话 唐宋韵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0/2025 postreply 14:11:41

唐兄,这句“我们曾经有过美好的生活”真让我感慨!老人的语言朴实却深刻,太升华了。想想他们都经历过二战的残酷,这话何等分量 -老林子里的夏天- 给 老林子里的夏天 发送悄悄话 老林子里的夏天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0/2025 postreply 17:27:42

谢谢唐兄!感觉我们的想法高度一致,握手! -老林子里的夏天- 给 老林子里的夏天 发送悄悄话 老林子里的夏天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0/2025 postreply 17:17:31

握手! -唐宋韵- 给 唐宋韵 发送悄悄话 唐宋韵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0/2025 postreply 20:37:56

看着曾经年富力强的父母渐渐衰老,心酸。我也同意最后的那些已无力回天的抢救没有必要,徒增老人痛苦。 -杜鹃盛开- 给 杜鹃盛开 发送悄悄话 杜鹃盛开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0/2025 postreply 14:13:49

杜鹃这话真实在!很感谢有这份共鸣! -老林子里的夏天- 给 老林子里的夏天 发送悄悄话 老林子里的夏天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0/2025 postreply 17:32:15

我国内认识的一个人,让她父亲在重症病房度过2年多,她说她爸爸活着就是给她挣钱。 -购物不狂- 给 购物不狂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20/2025 postreply 15:06:41

这说法不难理解,国内高干和高知后代里尤其常见。代名词为“摇钱树”。 -老林子里的夏天- 给 老林子里的夏天 发送悄悄话 老林子里的夏天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0/2025 postreply 17:39:49

生命诚可贵,生不如死,不如视死如归。But it’s easier said than done,令人心碎啊。。 -夏圓- 给 夏圓 发送悄悄话 夏圓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1/2025 postreply 04:35:50

是啊,道理说得容易,做起来非常难。。。。如面对这些,犹豫不可避免,得要有勇气,更得要有爱才行! -老林子里的夏天- 给 老林子里的夏天 发送悄悄话 老林子里的夏天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1/2025 postreply 05:52:47

回复“购物不狂”:我妈当时也说过“我多撑一天就多给你们留一天工资”,但现在她想法变了 -SSL1234- 给 SSL1234 发送悄悄话 SSL1234 的博客首页 (369 bytes) () 03/22/2025 postreply 04:54:4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