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历史迷很多人认为,蜀汉灭亡的主要原因是诸葛亮病死五丈原。
但在蜀汉灭亡后,刘禅拿出来一个账本,大家这才知道蜀汉灭亡的真正原因。
即使诸葛亮再多活二十年,他也打不赢司马懿……
蜀汉灭亡 诸葛亮去世后,蜀汉陷入了短暂的低迷,好在刘禅手中还握着一份诸葛亮写的遗书——出师表。
靠着这份诸葛亮呕心沥血写就的遗书,刘禅按照相父安排的人,一个一个的用,不敢错过一个。
但诸葛亮的“深谋远虑”有尽头,出师表更有尽头,在将出师表中的人选用尽后,刘禅陷入沉思。
虽然这时候也有姜维、廖化等老将,但刘禅知道,蜀汉已经走向了暮日。
果然,没过多久,曹魏掀起了反攻。
钟会在正面牵制着姜维,而邓艾抄小路进入蜀汉,而刘禅见此也举旗投降,没有让成都城溅满鲜血。
即便姜维打算实施“离间之计”,但无奈计划败露,被乱刀砍死。
蜀汉的灭亡,是无数后人的遗憾。
于是,有人将蜀汉灭亡的原因归结于刘禅投降太早、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夷陵惨败,甚至是关羽大意失荆州……
时至今日,网友们还在幻想着,隔空送给蜀汉方便面、猪脚饭、百万大学毕业生,甚至是十万个詹姆斯……
网友们也不为别的,只想让蜀汉赢下这场胜利,让那份独属于三国浪漫进行下去。
抛开幻想,其实在正史上,已经将蜀汉失败的原因说的很透彻了。
因为刘禅投降后,便将蜀汉的账本拿了出来。
我相信,凡是看过那个账本的,没人会觉得诸葛亮能赢,更不会对刘禅的弃城投降感到惋惜。
因为在这个账本中,明确记载着蜀汉拥有的人口,只有区区不到三十万户。
在那个战乱年代,因为百姓无法休养生息,按照每户三到四人来算,撑死也就是一百万人。
即便现在一个小小蚌埠市,也有三百八十万常住人口,但偌大的蜀汉只有一百万人。
换算到现在,相当于一个酒泉,或者海南儋州。
妇孺老弱全部加起来一百万人,那蜀汉又养活着多少士兵呢?
征战连连 根据史书记载,蜀汉灭亡的时候,登记在册的士兵高达十万余人,相当于十个人就得有一个人去当兵。
接下来,排除一半的女性,相当于五个男人,就有一个士兵。
看似入伍比例不是很多,那是因为还没把孩童、老人、病残、官吏等人群排除出去。
再加之,因为常年征战,男性战死概率比女性病死概率高的多,导致女多男少。
所以当时的蜀汉,凡是能提刀握枪的男性青壮年,全部入伍从军了,繁重的耕种任务只能落在妇孺身上。
更夸张的是,蜀汉还养了四万官吏,这些官吏也都是男性,他们并不从事劳作。
同时,蜀汉也有地主豪绅,他们是不需要从事耕作的。
这下知道蜀汉底层百姓的压力有多大了吧!
蜀汉就像一台被推到极限的机器,一直满载运行,随时都会因超负荷运转而分崩离析。
在这样的高压之下,诸葛亮还能完成五次北伐,并在他病死五丈原后,刘禅又坚持三十年,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可能有人会怀疑,当年刘备没有入蜀的时候,刘璋不是号称益州有百万门户,粮草无数吗?
而张鲁控制的汉中,更是人口无数,粮草满地。
那为什么刘备夺取了益州,又打下了汉中,人口和粮草反而变少了呢?
如果仔细回顾刘备入蜀的过程,就很容易知道这些人口和粮草都跑哪儿去了。
首先,赤壁之战后,刘备虽然赢了,但只有一个荆州,他还需要向西扩张。
而曹操惨败而归,兵力受损,也需要人马的补充。
于是,刘备向西入蜀的时候,曹操也向西征讨马超,双方都在争夺西北方向的土地和人口。
不过曹操的动作快的多,他很快就打下了西凉,然后开始南下攻打汉中。
虽然翻越崇山峻岭的时间比较长,但汉中的张鲁并非骁勇善战之辈,直接举手投降了。
而曹操在进入汉中后,他并没有强夺城内的金银财宝,而是大肆将青中年迁往中原腹地。
当时曹操就想到了,汉中作为巴蜀门户,无论是刘备夺下此地,还是刘璋,都会对汉中发动战争。
为了彻底占有这些人口,曹操进行了一次人口大迁徙。
与此同时,刘备也发现曹操正在大肆迁走汉中人口,还运走了张鲁积累多年的粮草,这让他着实心痛。
要知道,打赢一场战争可能需要三个月,但粮草一年才收获一次,培养一名士兵就更长了,需要十几年。
所以,刘备打算破釜沉舟,让关羽一人留守荆州,其他人全部入蜀,尽快夺下益州。
就这样,刘备还花了三年才打败刘璋,占据巴蜀。
虽然在此期间,刘备已经损失了大量士兵,但北方的汉中还在曹操手中呢,还得继续打……
人才凋敝 很多人会认为,在曹操的操作下,汉中已经快成为一座空城了,刘备还打汉中做什么?
即便汉中空无一人,但那里依旧是巴蜀的门户,一日不夺下汉中,蜀汉将一日不宁。
所以,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都是要夺下汉中的。
现在尽早打,或许汉中还能留下一部分老弱病残,如果再拖延一阵子,可能连墙砖都要被曹操搬走了。
于是,长达两年的汉中之战开始,这场战争打得非常惨烈,无数益州士兵战死,就连曹将夏侯渊也死在这里。
虽然最后打来了汉中,但益州的百万门户也十之去三,只留下七成而已。
之前很少经历战争的益州百姓,这次可算是见到了史诗大战。
打下汉中后,在大家以为可以喘口气的时候,关羽在荆州又开战了。
对于这场襄樊之战,大家应该很熟悉,虽然关羽开始占据先机,但随后就被孙曹联军打败。
最后,不但荆州丢了,关羽也败走麦城,死在孙权手中。
关羽一死,张飞怒火攻心,变得更加愤怒,对手下也更为严苛。
孙权见状,便买通张飞的手下,趁着夜色,将其一刀杀了。
两名兄弟一死,刘备一时无法接受,竟然不顾诸葛亮和赵云的阻拦,强行出兵东吴。
出去的时候是五万大军,最后只回来数千人,其余人死的死,降的降,蜀汉彻底没人了。
好在有诸葛亮力挽狂澜,通过屯田制度,让蜀汉人口得以增长,最后才恢复到十万士兵的规模。
那诸葛亮能否不北伐,继续养精蓄锐,等到人口彻底恢复了,再慢慢夺取天下呢?
虽然这种想法很好,但却不现实。
首先,诸葛亮活不了那么久,他无法确定后人能否继承先主遗志,完成匡扶汉室的大业。
再者来说,相比于蜀汉,曹魏占据的中原更加肥沃。
如果诸葛亮不进行五次北伐,只慢慢发育,那么曹魏人口增长速度会远超蜀汉。
因此,摆在诸葛亮面前的本就是一盘死棋,强行北伐还有点希望,不北伐只能坐以待毙。
喜欢yyykc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