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后差点发疯,被人嘲笑至今,知道他后来做了多大的官吗?

送交者: yyykc [☆★★★声望勋衔15★★★☆] 于 2025-03-24 0:30 已读 409 次 大字阅读 繁体阅读
                兜兜历史迷

上学的时候,大都读过范进中举这篇文章吧,里面塑造了一个痴迷于科举考试的老学究。

他考了一辈子科举,直到五十多岁时才考中一个举人。

而他因为这个举人差点疯了,这值得吗?

科举考试

古代选拔人才,全靠的是科举考试。

同样,如果想要在古代施展自己的才华,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那也是参加科举考试。

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科举考试越发变得内卷。

科举考试内卷到什么程度呢?

在清朝有一个大贪官,叫作和珅,他记忆力非常好,不但能熟背经史子集,还能熟练掌握好几种民族语言。

按理说,这样的人才应该毫无意外的中举。

即便他有着八旗子弟的身份,依旧在科举考试中名落孙山,最后还是靠着祖上蒙荫,通过宫廷侍卫一步步爬不上去的。

就连封疆大吏左宗棠,考了一辈子也没能金榜题名,后来因为师爷做的好,才慢慢成长起来。

甚至连左宗棠都说,名落孙山才是正常人,那些能金榜题名的都是千万里挑一的怪才。

很多就像后世的孔乙己一样,考一辈子只能做一个童生,最后潦倒一生。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和孔乙己非常相似,他的名字叫作范进。

范进初入考场的时候,是一位十几岁意气风发的少年,但他考到五十多岁的时候依旧是一名童生。

因为终日伏案苦读,范进早就丧失了耕田种地的能力,只能将土地租借给他人,以此换来微薄的收入。

好在他年少时娶了胡屠夫家的女儿,靠着妻子娘家的接济,勉强养活着一个老娘。

当年,胡屠夫也是觉得范进能考上功名,他也能沾沾光,没想到考来考去,最后连一个穷秀才都没考上。

这一度让胡屠夫非常恼火,甚至想让女儿离婚算了。

没想到, 五十多的范进突然精神抖擞,竟然考中了那年的秀才。

在古代,考中秀才后,就可以免除劳役和赋税,耕种的土地也就不用缴税了。

为此,胡屠夫将自己名下的十几亩良田挂在女婿范进头上,也算是这些年没白接济他们。

考中秀才后的范进,生活能迎来好转吗?

穷困潦倒

考中秀才的那几天,范进还是过了几天好日子的。

以往对他横眉竖眼的岳父,特意给他送来几斤肥肉,乡邻们也对他笑脸相迎。

只是这样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在他屡次乡试不中后,乡亲们的脸上再次恢复到之前。

虽然古代的秀才是可以进私塾教书的,但此时的范进已经五十多岁了,根本没有那么大精力教导孩童。

而且他因为常年参加科举,张嘴闭嘴都是之乎者也,亦或者是各种治国之道,也不适合当教书先生。

不能做教书先生,范进又变回了别人口中的穷书生,唯一发生改变的是之前都喊他穷童生,现在变成了穷秀才。

见范进总是考不上举人,岳父胡屠夫也开始对范进颐指气使,有时候还会动手打骂。

对于这种情况,耳聋眼花的范母也只能装作看不见,听不着,毕竟谁让自己家穷苦,还得接受亲家公的资助。

对于范进这个秀才头衔,按照胡屠夫的说法,那是主考官老爷可怜他考了这么多年,随手赏赐的。

范进还想考举人,完全就是痴人说梦。

虽然被岳父这么数落,但范进依旧不甘心,他觉得自己的学问已经学的差不多了,差的只是一个机遇。

可是他这样的想法,在胡屠夫眼中,就像赌徒在说下一把就能回本一样,完全不可信。

这一年的乡试又快开始了,范进想去省城参加考试,想找岳父借上几两碎银子。

胡屠夫一看,大概率又是白扔银子,便狗血淋头地骂了他一顿,将其赶走。

范进没借到银子,便偷偷将最后的一点家底拿了出来,赶赴省城参加科举考试。

一来一往,最少也是四五天的时间。

等范进考试归来,他的老娘险些将眼睛饿瞎。

为了吃上一口饭,范母让儿子把自己精心喂养了好几个月,即将要下单的母鸡抱到集市上卖掉。

在古代,沦落到需要卖下蛋母鸡的境况,都是要饿死的前奏。

留着母鸡下蛋,卖鸡蛋换钱买米,能够多活几个月。

如果现在将母鸡卖掉,那他们也只能吃上几顿饱饭,剩下的几个月可就要挨饿受冻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不卖掉母鸡,老母就要饿死了。

为了能让老娘多活两天,范进还是抱起了老母鸡,走上街头,开始沿街叫卖。

正在他叫卖之际,突然有人对他说:范相公,恭喜您高中了……

喜极而疯

范进听到这个消息,还觉得不信,自己考了这么多年都没中,这次自己刚回家,就有了中榜消息?

所以,他一直认为自己在做梦,迷迷糊糊间,被人推搡着往家走。

一直走到家门口时,他看到前来送榜的官差以及门上贴着的大红报贴。

报贴上工工整整写着自己的名字,关键还名列前茅,位列第七名。

一时鲜血上涌,范进大脑一懵,开始变得疯疯癫癫,到处高喊着自己中榜的消息。

众人没想到,这人没有穷疯,中举了反而疯了,都觉得他没救了,毕竟朝廷也不想录取一个疯举人。

众人追的追,喊的喊,瞬间乱成一锅粥。

最后还是官差见多识广,让众人吓他一吓,或许能清醒过来。

毕竟经常给考生送喜报,这般喜极而疯的人也见过不少,官差出的这个主意确实管用。

胡屠夫赶过来,直接给了范进一巴掌,让他清醒了过来。

下面就要问了,只是中了一个举人,有必要反应这么大吗?

那是现代人不懂举人能够得到的好处,乡试比府试难的多,因为乡试是为会试挑选候选人。

能够考中举人,那就意味着可以进京参加全国大考。

各州府只要能考中一个进士,无论该州府的主考官,还是巡抚等官员,都会脸上有光。

因此,没有真才实学的举人,只会浪费一次会试名额,假如此省多次不出进士,下面的官员都可能会被问责。

而且只要考中举人,考中进士的希望就非常大了。

若在各个朝代初期,朝廷急需人才的话,甚至可以不用参加会试,直接入朝为官。

果不其然,范进中举后,不但县城的老太爷们纷纷送来银钱和宅邸,他还在后续会试中顺利考中进士。

考中进士后,范进一路高升,最终一直做到了山东学道。

放到现代,那就相当于一省的教育部长,是要受此地考生拜见的。

后来,范进凭借着做事谨慎,对待考生宽仁,被吏部举荐,最后进入京城,成为三品通政使。

范进中举后之所以变的疯癫,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人生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未来的欣喜和过去的苦涩在心中交织,最后才变得疯癫。

喜欢yyykc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举报反馈] [ yyykc的个人频道 ] [-->>参与评论回复] [用户前期主贴]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主贴被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