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一副将熬死了秦始皇,还熬死刘邦,最终熬死自己儿子才称王

送交者: yyykc [☆★★★声望勋衔15★★★☆] 于 2025-03-26 0:00 已读 362 次 大字阅读 繁体阅读
                ·兜兜历史迷

如果谈到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很多人都知道是康熙,但有人知道活得最长的皇帝是谁吗?

可能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乾隆皇帝,毕竟活了近九十岁,堪称皇帝中的“活化石”。

但是很可惜,活得最久的皇帝并非乾隆,而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南越皇帝……

帝王寿命

自古以来,皇帝的寿命一直都不怎么长,有很多人都难以熬过三四十岁。

比如唐朝的很多皇帝,只要一过三十岁就很容易死亡。

按理说是不应该的,皇帝拥有着世界上最好的资源,还有最好的医疗团队,为何还会这么短命呢?

其实这也怪不得别人,归根结底还是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搞的鬼。

作为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的秦始皇,他感觉此前的三皇五帝都无法与自己比肩。

于是,他在思虑良久之后,选择将皇和帝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后世的“皇帝”一词。

除了创造“皇帝”这一词汇外,秦始皇还做了一件深入后世皇帝内心的事情——追求长生不老。

对于底层老百姓来说,长生不老太过于遥远了,甚至连活着都是一种折磨。

但对掌握天下权柄的皇帝来说,天底下没有他得不到的东西,自然也就希望活得长久一些。

可长生之道究竟在什么地方,没人知道,就连皇帝也不知道。

于是,有这么一群人发现了“翻身机会”,他们开始装神弄鬼,尝试将五颜六色的石头进行研磨烧制。

在烧制的过程中,有些人炼出了黑乎乎的液体,也有人炼出了硬邦邦的金属块。

不过还有人在一种红色的粉末中炼出了银光闪闪的东西。

很明显,当时的人们并不清楚银白色的液体叫做汞,是一种危害非常大的重金属。

他们很快发现这种东西有毒,吃多了容易死人。

不过这些术士怎么忍心放过这种神奇的材质,既然吃得多了容易死人,那少吃点不就行了?

术士将微量的汞加入草药制成的丹药中,炼成丹药献给秦始皇。

由于常年食用含有重金属的丹药,秦始皇在五十岁的时候暴毙而亡。

而后世的那些皇帝并不认为“外丹之术”有问题,而是认为当时的炼制工艺不行。

于是,从秦朝开始,无数皇帝死在丹药之下。

尤其是唐朝末期,吃丹药而死的皇帝那是一个接着一个,吓得宋朝皇帝只敢修炼仙法,不敢再瞎吃了。

既然宋朝都发现了这一结论,那后世皇帝是否会引以为戒呢?

百越之王

很明显,明朝皇帝并没有引以为戒,饮食丹药的皇帝也不在少数,这也让朱元璋成为明朝活得最久的皇帝。

反而清朝初期,可能是满族对“长生”的追求没那么痴狂,所以出现了两位寿命较长的皇帝。

除此之外,皇帝寿命比较短也要归咎于工作压力太大。

虽说天下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太平年代大都比较短暂,很多皇帝登基的时候好好的,中后期就会出现动乱。

即便没有外敌侵扰,朝廷内部也会出现权力之争。

看似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那也仅存在于普通老百姓眼中,对于公卿大臣来说,皇帝的权威仅限于平衡。

一旦皇帝的失势,这群大臣什么都能做出来,挟天子以令诸侯都是轻的,一旦时机成熟,有人就敢篡位。

在重重压力之下,皇帝的心理健康很难得到保证,晚年经常会表现得喜怒无常。

但历史上有这么一个皇帝,他竟然破天荒地活了一百多岁,难道他有什么长寿秘诀吗?

这个皇帝叫作赵佗,是秦始皇手下的将领。

他本是燕赵人氏,但随着秦国吞并了六国,他也成为了秦朝人,并加入了秦军。

在加入秦军后,他接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征战百越之地。

在先秦时期,因为南方多瘴气,丛林密布,居住人数比较少。

后来随着楚越两国的扩张,才慢慢了解到南方存在着大量土地,这自然也引起了秦始皇的兴趣。

之所以将南方称为百越之地,是因为岭南之地势力过于分散。

除了比较出名的有吴越和南越,还有甌越、闽越、駱越等地区,皆是各自为政。

为了平南岭南之地,秦始皇调集了五十万大军,可谓是势在必得。

这五十万大军的主将为屠睢,是可以和蒙恬比肩的秦朝大将,而协助他的副将就是赵佗。

这五十万大军分兵南下,形成五路大军,同时对南方多个势力展开攻势。

随着秦朝大军压境,百越之地很快得到平复,从此成为华夏大地的一部分。

立下汗马功劳的赵佗,顺利成为了龙川县令。

可能有人会问,作为平定岭南的大功臣,怎么只做了一个小县令呢?

南越之帝

别看只是一个小县令,因为龙川县位于广东省的北部,在古代是连接岭南和江南的重要节点。

赵佗看似担任的是小县令,其实管控的是整个岭南地区。

在胡亥登基没多久,岭南之地的实际掌舵人任嚣突然病重,不久便离开人世。

于是,看守岭南的重任就落到赵佗身上。

结果他刚一上任,中原腹地就爆发了大泽乡起义,导致天下群雄并起,眼看着秦朝倾覆于一旦。

身处南越之地的赵佗,连忙封锁了连通岭南和江南的关口,成功避免北方战乱向南蔓延。

这一举措,收获了无数岭南百姓的拥护,赵佗的声望也愈来愈盛。

他本想着等秦二世平定四方后,重新回到秦朝怀抱。

可惜秦朝已然回天乏力,随后天下进入了楚汉争霸。

见秦朝已亡,天下群雄自立为王,赵佗也选择在岭南自立为王,自称南越武王。

赵佗统治的南越和现在的越南并不相同,秦汉时期的南越是以现代两广地区为主,再加上福建,江西,云南和越南等部分地区。

虽然历史上对赵佗的描写比较少,但他占领的区域一点都不小,势力也非常强大。

后来,随着楚汉争霸的落幕,刘邦利用韩信打败了项羽,再度完成了一统天下,建立了大汉王朝。

夺取天下后,刘邦也想过征战南越之地。

但是,中原大地经过连年战火,汉军很难和秦军相比,别说南下了,就连北方的匈奴都打不过。

为了避免前后受敌,刘邦选择和赵佗握手言和,建立邦交。

面对汉朝的议和,赵佗自然是满口答应。

虽然嘴上答应了,但他私下还是自称南越王,只是表面归附汉朝。

而且他觉得汉朝太子性格羸弱,远不如自己儿子赵仲始,只要自己把刘邦熬死,轮到下一代时,便可在南越自立为帝。

这样一熬又是很多年,年迈的刘邦也扛不住时间的摧残,最终倒在病痛之下。

正如赵佗预想的那样,刘邦一死,继任的刘盈性格懦弱,汉朝的实际权利便落在了吕雉吕太后手中。

他本想再坚持几年,然后就让儿子赵仲始接手。

只是没想到,刘邦去世没多久,儿子赵仲始也得了一场重病,突然暴毙了。

吕后听闻这个消息,觉得赵佗已老,赵仲始早逝,便想趁机拿下,夺取岭南之地。

在吕雉的一意孤行下,汉朝和南越的关系愈发紧张,一度到了刀剑相向的地步。

可吕雉终究是一介女子,不善于征战四方,再加上南方酷热难耐,汉军不战自败。

见汉朝不能奈何自己,赵佗便昭告天下,宣布自立为帝,成为南越武帝。

纵观他这一生,几乎没打过什么大仗。

之所以能称皇称帝,全凭活得久,熬死了秦始皇,还熬死了刘邦项羽,最终连儿子都熬死了。

只是不知道,晚年登基称帝的赵佗,在坐上皇位的那一刻,心中是否会泛起一丝酸涩。

当年一起逐鹿天下的朋友和敌人全死了,而他也成了真正的“寡人”。

最终,他活了一百零三岁,成为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也是最孤单的皇帝。

喜欢yyykc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举报反馈] [ yyykc的个人频道 ] [-->>参与评论回复] [用户前期主贴]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主贴被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