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历史迷古人曾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这种情况在官宦世家中尤为突出,女子或许就会成为两家合作的纽带。
但在清朝时期,李鸿章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40岁的大臣,而这位大臣却并没有深厚的背景。
那李鸿章到底为何这样做?
古代婚姻 在古代,有很多名人都是老夫少妻,比如宋朝的苏轼,四十多岁看上了十几岁的王朝云。
其他官员见苏轼对王朝云有意,便主动为其赎身,送给了苏大学士。
像苏轼这样差了十几岁也还好,像宋朝张先,竟然在八十岁的时候娶了一名十八岁的少女。
这让苏轼都看不下去了,直接写下一首“一树梨花压海棠”调侃自己这位老友。
由此可见,即便在古代,如果夫妻二人年龄相差甚远,也会遭到其他人的调侃。
无论是老夫少妻,还是老妻少夫,都看上去不怎么协调。
不过在清朝,有一个年轻女子,竟然主动要嫁给一名比自己大了近二十岁的朝堂老臣。
难道这名女子有什么不可言说的苦楚,亦或者是受到这名老臣的威逼胁迫,不得已而为之?
可当众人了解两人身份后,不禁连连摇头,觉得这也太无厘头了。
因为这名年轻女子叫李菊藕,是当朝大臣李鸿章的小女儿,是一名养尊处优的大小姐。
李鸿章出身官宦之家,他的父亲和曾国藩是同窗好友,所以李鸿章自幼便跟着曾国藩读书识字。
后来,他少年时期便考中举人,二十多岁时就中了进士,堪称人生赢家。
后来南方爆发太平天国运动,李鸿章便跟着曾国藩一同南下,平定长江两岸的动乱。
他本无心从戎,但因天下大乱,最后被好友一块拉入行伍之中,开始操练民间团练。
当时,曾国藩在湘江一带,李鸿章则坚守安徽等地,两人靠着平定太平军的功绩,分别成为清朝的封疆大吏。
这在清朝是非常罕见的,一介汉臣能够做到封疆大吏,已是汉臣中的巅峰了。
李鸿章一生娶了三个老婆,李菊藕则是正妻周氏生的小女儿。
既然李菊藕是李鸿章的小女儿,自幼娇生惯养,怎么会嫁给一名四十岁的“老臣”?
难道这人比李鸿章还要厉害,能让李菊藕甘心下嫁?
乱世之臣 这名年近四十岁的“老臣”叫作张佩纶,他祖上本是山西人。
后来明朝出现过一次人口大迁徙,他们便从洪洞县搬到了山东,这在当时并不稀奇,因为很多华北地区的百姓都是从山西迁徙过来的。
既然他祖上搬到了山东,那张佩纶是不是就出生在山东呢?
其实不然,张佩纶出生在浙江嘉兴,因为他的父亲非常聪慧,早年考中进士,成为清朝的朝廷命官。
他出生的时候,张父就在嘉兴担任知府。
按照时间推算,张父应该和曾国藩是同一时期的官员,也参与过镇压太平军。
因为江浙两地一度沦为太平军手中,张父只好带着一家老小来到安徽就任。
天下动乱,张父难免心力憔悴,最终身体抱恙,在乱世中不治而亡,留下少年张佩纶和家人们四散逃难。
在逃难的过程中,他和五姐因为年龄最小,跑的也是最慢的。
面对太平军的穷追猛赶,五姐见实在逃不掉了,便将他推下马车,然后用自己的美貌引诱太平军向河边跑去。
五姐眼看着自己要落入敌军的手中,为了贞洁,选择跳河自尽。
五姐跳河的这一幕永远刻在了张佩纶的心中,每当他想起这一画面就心痛似绞。
为了不让姐姐白死,他更加用功读书,甚至晚上都会抱着书本入睡,不敢松懈一刻。
经过十年如一日的勤奋苦读,张佩纶二十二岁就考中举人,第二年直接金榜题名,成为当年的进士。
这在清朝末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就连曾国藩都称其文采过人,非常人能比。
虽然他为官入仕的时候,太平军早已得到平定,但他对战乱痛心疾首,更不忍看天下百姓被外敌侵扰。
所以,他在保家卫国之事上十分激进,经常与其他臣子当庭争辩,慷慨陈词,目光如炬。
往往这时候,众人根本不敢直视他的眼睛。
他这种对外敌强硬的性格,得到了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认可,被不断提拔。
就这样,张佩纶逐渐做到了左都御史,虽然是个副的,但在朝堂之上无人敢小觑他。
当时,因为西方列强不断侵扰南方边境,尤其是法军,经常在福建等地作乱。
于是,张佩纶就被赐三品顶戴花翎,调到福建等地治理海防问题。
来到福建后,张佩纶觉得法军战力比不上其他西方列强,应该主动出击,一旦能取胜,也可以震慑一下其他列强。
但清政府却要求后发制人,最终失去先机,导致这次大战全军覆没。
战败之后,统辖福建的张佩纶自然成为这场战败的“背锅侠”,被朝堂百官口诛笔伐。
最终,他遭到罢黜,夺取顶戴花翎,流放北疆。
就这么一名罪臣,又是怎么入的李菊藕的芳眼?
举案齐眉 张佩纶被朝堂文武百官针对,就在被贬往北疆的时候,李鸿章站了出来,为其向皇帝和太后求情。
因为李鸿章认为,此次落败实乃两军实力差距太大,并非主将之过。
而且西方列强一直虎视眈眈,接下来正是用人之际,怎么能在阵前自斩忠将呢?
在李鸿章的据理力争之下,张佩纶虽被剥夺顶戴花翎,但并没有遭到流放。
为此,张佩纶来到李鸿章的帐下,成为一名幕僚。
即便此前遭到了贬黜,但张佩纶依旧不惧,一边为李鸿章出谋划策,一边与朝堂众臣据理力争。
尤其是在疆土和战事问题上,他从不做退步,主张哪怕战死,也要死的有尊严。
尤其是在与西方列强谈判议和时,有些清朝官员被吓得不敢与西方列强高声争论。
唯独张佩纶不怕,他每次都是拍案而起,据理力争,言辞抗议西方列强的霸道和不公。
如此表现,不但吸引了李鸿章的赏识,还让李菊藕芳心暗许。
李菊藕虽然身为一介女子,但也饱读诗书,对家国社稷十分上心。
她觉得世上男子都如张佩纶这般硬气,清朝也不至于处处议和。
李鸿章也发现了小女儿对张佩纶的爱慕之情。
凑巧的是,当时张佩纶的第二任妻子因病去世,正好孤身一人,李鸿章便为两人主持了婚礼。
两人结婚后举案齐眉,经常讨论国家大事,十分恩爱。
可惜的时候,张佩纶因为年长多岁,而且晚年后经常思虑国家安危,又对自己仕途不顺耿耿于怀,早早病逝。
李菊藕便耐心将一双儿女抚养成人,其子名为张志沂。
再后来,在母亲李菊藕的精心教导下,张志沂成家立业,娶妻生子,其中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张爱玲。
这里的张爱玲,就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女性作家张爱玲。
她完美遗传了祖母李菊藕的美貌和才华,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作品,名留青史。
喜欢yyykc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