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历史迷每逢乱世,必出英雄,但是英雄的定义可不是自己说了算的,重要的是看这个人做了什么。
有人一身武艺,却道德败坏,被天下人不齿;有人虽然能力不行,但是忠心耿耿,也能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只能是无限趋于完美罢了,哪有什么真完美?
虎痴许褚 魏国的名将是三个国家里最多的,如此之多的名将,正是曹魏强大的基石。
一般来说,能当上主公警卫员的人,都不是一般的武将,只有被称为猛将的人,才有资格陪在主公身边。
曹操自打起兵以来,只有两个贴身保镖,他们就是被称为“虎贲双雄”的典韦和许褚。
最开始的时候,是典韦跟在曹操身边,负责保护曹操的安全。
由于曹操曾刺杀董卓,后来又在徐州屠城,再后来又“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恨他的人有很多,来刺杀他的人更是不少,给曹操当保镖,必须白天黑夜形影不离才行。
而典韦就做到了这一点,曹操赐给他的营帐,典韦就没有去过几次。如果典韦没有死在宛城,曹操手下的顶级猛将就又多了一个。
只可惜由于曹操的贪心,逼得典韦以一人之力阻挡大军,虽然他成功完成了任务,但是最终也牺牲在了宛城。
作为典韦的“继承人”,许褚完美接手了典韦的任务,他甚至比典韦做得更好。
许褚在没有加入曹魏大军之前,他就已经在家乡组织了一支防御叛贼的军队。等到曹操来了之后,许褚就带着这支军队投奔了曹操。
这支军队里的人实力都不俗,很多人都在日后当了官。
身为一名武将,许褚不仅能在战场上出名,在朝堂之上一样也很懂事。由于许褚力气很大,就像一头猛虎一般,因此曹操封他为虎侯。
但是许褚的头脑并不是很好,不像别人那般灵光,因此大家喊他“虎痴”,不过他可不是真的痴呆,他只是不喜欢说话罢了。
有一次,曹仁从外面打仗回来,他想要拜见曹操,但是曹操还没起床,只有许褚在门外守护。
曹仁是曹操的本家,一直很受曹操重视,他听说了许褚的威名,便想邀请许褚到一边的偏殿之中聊一聊。
但是许褚拒绝了曹仁的邀请,只是说曹操快来了,让曹仁稍等。
曹仁见许褚根本不尊敬自己,心里有点生气,记恨了许褚。后来就有人问许褚,为什么不接受曹仁的邀请?
许褚跟众人解释说,曹仁身为守护外城的武将,如果想要找自己这个守备内城的武将说话,完全可以在公共场合说,为什么非要去别处私下谈呢?
许褚也是为了避嫌,他担心曹操会怀疑自己与外将勾结,故此不理曹仁。
这件事很快便传到了曹操那里,曹操非常高兴,又提拔了许褚。
曹操去世之后,许褚痛哭流涕,伤心到吐血。
曹丕跟许褚的关系很好,也让许褚担任了自己的侍卫,曹叡亦是如此。
许褚从小习武,长大一些便上了战场,还组织了自己的队伍。在投奔曹操之后,许褚忠心耿耿,曾与多位武将交手,都不落下风。
尤其是在对阵马超时,曾用一个眼神便吓得马超不敢动,足见许褚的厉害。
而且许褚的寿命还很长,一直到了魏明帝时期才去世,各方面都非常完美。
常胜将军——赵云 前边讲了曹操的保镖许褚,现在我们来说一说刘备的保镖赵云。果然,主公的保镖都不是一般人。
赵云之名想必不用多说,但是还是要说两句。
赵云很早就认识了刘备,他跟了刘备将近三十年,这三十年间一直忠心耿耿,未曾离去。
一开始的时候,赵云是跟着公孙瓒的,当时的刘备也在公孙瓒帐下,两人因此相识。
但是不久之后,赵云的哥哥去世,赵云不得不回家奔丧,刘备和赵云因此分别了七年之久。其实在赵云走之前,刘备就知道他不会再回到公孙瓒这里了,但是他们两人的感情并未受到影响。
七年之后,刘备在徐州被曹操击败,只能去投奔袁绍。
在邺城的时候,刘备和赵云才再一次见面,从此之后两人便再也没有分开过。跟许褚一样,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根本不用多说,关键是在内政中的表现。
刘备屯兵新野时,曹操来找他复仇,于是便有了博望坡之战。
有了诸葛亮的帮助,刘备在此战中大胜,赵云出战时还抓回来一个人,此人便是赵云的同乡夏侯兰。
夏侯兰跟赵云是发小,因此他想求刘备饶他一命,但是他也就是跟刘备提了一嘴,后面的事他就不管了。
身为刘备的手下,赵云确实不该过分关照与自己亲近的人,否则容易引来主公的怀疑。不过刘备不是曹操,他没有那么多疑。
刘备认为这个夏侯兰既然是赵云带来的,那必然是有些用处,于是便询问了他一番。果然这个夏侯兰对于军中法律很熟悉,刘备就让他当了管军纪的人。
赵云一生参加过很多次战斗,但是赵云没有打过一次败仗,他也斩杀过无数敌将,是三国时期斩杀敌将最多的人。
赵云在战场上英勇无双,在“家里”对刘备恭恭敬敬,甚至在刘备去世之后,他还跟着诸葛亮参加了北伐,最后寿终正寝,他的一生堪称完美。
严毅面容——黄盖 吴国的完美武将就不是保镖了,这并不是因为保镖不行,而是因为孙权太菜了。
周泰跟着他的时候,总得在他身边跟着保护他,而且还要给他抗伤害。
因此,周泰身上的伤疤非常多,就像是雕刻上去的花纹一样,看起来十分渗人。
东吴真正的完美武将,其实是大家都熟悉的老将黄盖。演义里的黄盖只是周瑜的辅助,但是在正史之中,黄盖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前边他跟着孙坚、孙策打仗就不说了,他跟着孙权的时候,也经常出谋划策,为吴国立了不少大功。
在赤壁之战的时候,连环船并非庞统献计,而是曹操想出来的。用火来对付连环船,既不是诸葛亮想出来的,也不是周瑜想的,而是黄盖献计。
黄盖写信给曹操诈降之计,也是他自己的主意,而且他们并没有表演苦肉计,曹操直接就上当了。
尽管黄盖年事已高,但是该他上的时候他一点也不马虎,在夜晚架着火船进攻时,黄盖坚持要自己去,哪怕知道有生命危险,黄老将军也没有退缩。
黄盖不光是在战场上厉害,他当官也很有一套。
黄盖去世之后,吴国的百姓都十分悲伤,为了纪念他,家家户户都在家里供奉了黄盖的画像,每天给他上香,有时还要聚众祭拜。
黄老将军辅佐孙氏三代人,无论是年轻还是年迈,他都未曾退缩,无论打仗还是当官,他都无懈可击。
魏国的许褚、蜀国的赵云、吴国的黄盖,这三人都是文武全才,智商情商武力值全都在线。
他们一辈子都没有犯过大错,但是却为国家、为人民立了不少大功,真正完美的名将就是他们这样的人吧?
喜欢yyykc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