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画 | 傅抱石《風光好》

送交者: 牛员外 [♂☆★★★★湖边健走★★★★☆♂] 于 2025-03-21 6:06 已读 327 次 大字阅读 繁体阅读
                

傅抱石《風光好》

立軸 紙本設色 85×55.5 cm

鈐印:傅抱石、乙酉

題識:重慶西郊金剛坡下,抱石寫。

出版:《萬象神采-二義草堂藏近代中國書畫》,第54頁,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2014年。




“風光好”也稱“陶穀贈詞”,是古代外交史上一個頗為著名的典故。元代文學家戴善夫演繹雜劇《陶學士醉寫<風光好>》,廣為後世流傳。明初唐肅還在《題<陶穀郵亭圖>》中題詠:“紫鳳檀槽綠發娼,玉堂見慣可尋常。作歌未必腸能斷,明日聽歌更斷腸。”歷代繪畫名家,精通文史者會以此為題材,創作出經典的歷史圖像,“吳門四家”之一唐寅,便曾生動地刻畫出陶穀在南唐驛站庭院中贈詞秦弱蘭前後的精彩場景。

五代十國的亂世之中,北方中原經歷過梁、唐、晉、漢更迭,到達後周。周世宗柴榮勵精圖治統一北方,此時已將目光投向長江以南,以求一統天下。而此時,踞於長江以南的主要力量南唐籠罩在危險之中。南北對峙實力對比懸殊。柴榮派遣陶穀出使南唐,刺探虛實。時陶穀出任禮部尚書,又歷任刑部尚書、戶部尚書。陶穀自恃國勢強大,對南唐不悄一顧,傲慢無禮。南唐重臣韓熙載遂設計,命絕色歌伎秦蒻蘭偽裝成驛卒之女,終日在驛館之內灑掃庭院,以美色誘惑。盛氣淩人、不苟言笑的陶穀果然中計,春意萌動,為風情萬種的秦蒻蘭填詞《風光好》一首奉上。數日後,南唐中主李璟在澄心堂設宴招待陶穀。陶穀正襟危坐,矜持驕傲不可一世。李璟便將秦弱蘭喚到席間,命她演唱《春光好》勸酒助興。陶穀羞愧難當,一時間無地自容。自其北返時,《風光好》早已傳遍朝野。這一歷史故實結合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情節的趣味性與可觀賞性。

傅抱石以其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描摹出豐富的細節和藝術張力。《陶穀贈詞》(1944年作,江蘇省美術館藏),《風光好》(1945年作2016秋拍,成交價6612.5萬元)均為這一題材的精心之制。乙酉(1945年),重慶西郊金剛坡下,抱石再次繪製“風光好”這一場景。這是他舉一反三,再三經營,精益求精的成功圖式。畫面中秦蒻蘭柳眉杏眼,櫻桃朱唇,眉心點痣,面泛紅暈。正是青春靚麗,絕代芳華之時。她身著華服,絲帶飄逸,輕舞飛揚,亭亭玉立,目光流轉之處,正與陶穀相接。尚書陶穀則端坐於側,揚起頭端詳秦蒻蘭,略顯驚訝窘迫之色。仕女奉茶端立在側,身著綠袍,俏皮的雙髻,精緻端立。

傅抱石的仕女畫有美麗、溫婉和端莊,更有一種“精神”,充滿著深情、高貴和智慧。其人物畫,又在衝突之中彰顯出無窮韻味和深刻省悟。畫中秦蒻蘭的婀娜麗姿、侍女的秀美動人、陶穀的難掩之情盡在筆端。筆墨瀟灑超脫,輕重徐疾有致,線條洗練靈動,畫色、水色、墨色渾然一體,相得益彰。屏風和坐案恰好填補畫面空白,烘托出高古的氣氛。曼妙研麗,幾分如煙如霧,高古遊絲。正是金剛坡時期傅抱石的典型風貌,此時的他確立風格,掌握輕重緩急,典麗非凡,極富節奏韻律美感。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25 银元!

喜欢牛员外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举报反馈] [ 牛员外的个人频道 ] [-->>参与评论回复] [用户前期主贴]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主贴被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