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谈天津之一:天津衰落的原因

送交者: 短说 [☆★★声望品衔12★★☆] 于 2024-11-30 19:31 已读 17006 次 2赞 大字阅读 繁体阅读

民国时期,天津的地位很高,与上海可以相提并论。时津、沪一北一南,天津堪称是中国北方的第一大商业、交通、金融中心,工业稍比沈阳差些,但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天津的工业在四十年代前后,遇了两次大的挫折,一个是抗战,津门不少重要工业资本和学校内迁,然后就是解放初期,为了让北京这个纯消费城市有工业,天津就连几个主要的纺织服装厂和电机器材厂都搬去了。

天津以往,经济发达靠得是很强的辐射力,这里有北方最稠密的水网,沿海还有塘沽港。六十年代,毛泽东一笔“海河工程”,叫华北百河干涸,津门的水运迅速地萎缩。这样,光靠铁路运输,津门就再也比不过北京了。

经济发展的规律,是要达到充份的地方自治,中央集权体制办不到这一点。民国时期,因为有制度上的一定保证,上海离南京也很近,但发展得就很好。

李瑞环是个能干的市长,但也左右不了地方经济的布局

二十多年前一次和天津公安局的几个长辈吃饭,这些老天津便没有一个不摇头的,大声叹息对天津这几十年的发展很不满意,给我的印象很深。

天津高楼虽多,但总给人一种经济不火旺的印象

抽去了工业资本,洋企民企全部外流,交通地位下降,这当是天津市数十年远比不过上海繁荣的三大主要原因。
贴主:短说于2024_11_30 19:33:02编辑

评分完成:已经给 短说 加上 100 银元!

喜欢短说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举报反馈] [ 短说的个人频道 ] [-->>参与评论回复] [用户前期主贴]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返回杂论闲侃首页]

短说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主贴被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