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宗是水泊梁山的重要人物,在书中最显名的一段经历,就是江州照顾和搭救宋江。戴宗是宋以后中国传说中道教的名人,这源于他征方腊之后,曾受封为兖州府都统制,但没过多久便上泰山的岳庙出家当了道士。中国古代名山中有五岳,东岳泰山居首。五岳里每个都有一个岳庙。这“岳”在中国古文化中,是形容长老高位的谓称,而后诸如“岳丈”、“岳母”等等之词皆因而来,泰山的岳庙就叫做“东岳庙”。后来,这个地方又给俗称为“岱岳庙”和“岳庙”,其实指的均为同一个地点。戴宗那会儿,就是到了这个有名的古庙为道至死。 岱庙,又称东岳庙,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191号 《雨中登泰山》是李健吾于1961年7月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记叙了作者攀登泰山顶峰的经过,描绘了壮丽的山水风光。文中点到了岱宗坊。
这座岱庙里,有个“岱宗坊”。当年上中学的时候,语文课有一章叫做《雨中登泰山》,是篇写得很好的散文游记,作者是山西作家李健吾。当中让人记忆很深的,就有这“岱宗坊”。那会儿老师曾经讲,梁山的戴宗就在此处出家,后来才有的这个名字。尽管对这一点历朝正史上鲜有实录,可在山东,大多数的人都是比较的认可。大概在中国古代,泰山出家的名道士中,就得顶数戴宗最有名了。戴宗在一开始,官府的职务是节级,是看押罪犯的监狱武官,人称“戴院长”。北宋时代,一般的监狱都归军队部门管理,节级就是一个排级的低级军官,它的上面才是“都头”,则是管理一百多号人的连级武官。所以这戴宗那会儿,也就是当个比武松还要小的下级军官。“两只脚行千里路,罗衫常惹尘埃,程途八百去还来。神行真太保,院长戴宗才”。戴宗之神行法,张清之石子,花荣之射,燕青之厮扑,安道全之医,堪称梁山泊的五绝。戴宗这个人,最突出的绝技就是跑得很快,故号称作“神行太保”。记得还在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对戴宗的“神行法”颇感兴趣,曾经自试过将两腿膝盖高高地平行抬起、用脚尖点地连续快跑的办法,还就真的是既快又不费力,想必戴的神行法就是诸如此类吧。因为跑得飞快、下肢健壮,每次梁山传送重要情报,派员请高人救急,一般都会首选戴宗。像那回宋江突染急病,就派戴宗千里到建康走了一趟,请来了神医安道全。戴宗这个人的性情很急燥,水浒好汉歌里唱的“说走咱就走啊,风风火火闯九州啊”,用之形容戴宗非常的贴切。干传递情报工作的,跑得要快,那不急是不行的。加上曾经长期在监狱里押管犯人,戴宗也具有酷吏的一种气性,所以那会儿宋江用话激他,戴登时就要抄棍子打他。 戴宗在江州劫法场以后上了梁山,一向是宋江集团中依仗的主要头领,英雄排座次时列梁山第二十位。他担任梁山打探声息的总头领,也就是总情报官。 戴宗任总情报官时,石秀是其重要的跟班戴宗这个人可以领导人,但在武功和性格方面要相对差些,平时打仗上不了阵。 明代以后的一些文人对他的综合评价都不太高。像明末江南的文人袁无涯就说他“见书才拜,戴宗脚快心钝,在宋江伙内只是走卒之才”。这是说戴宗在书中所反映出的心智有限,当初见到宋江这个下狱人不分青红皂白,性子太急。还有就是“戴宗气分原不亲切,特差胜于蔡福、蔡庆耳”,也就是他的脾气很坏。到了近代,张恨水也说过“神行太保戴宗,庸材也”。的确,脾气太过急暴,武艺又一般,当年在梁山一众人等中,戴宗显然是不太能服众的,要不是他是宋老大的心腹,腿跑得快的话。 戴宗和柴进与宋江道别戴宗这个人,由于久历北宋官场生活,故在宋江断送梁山、征南归来之后,便对仕途看得很淡、心灰意冷了。这一点在梁山众将当中,也堪称是最突出的。他是一个并不怎么沉迷做官为仕的人,有道士的风骨。后来在泰山会道友话别后,一日突然大笑而终,留下了一段千古的悲叹。
贴主:短说于2024_12_01 23:02:58编辑
贴主:短说于2024_12_01 23:03:47编辑
贴主:短说于2024_12_01 23:05:32编辑评分完成:已经给 短说 加上 100 银元!
喜欢短说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短说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