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总督(ᠪᠢᠷᠠᡞ ᠵᡠᡤᡡᠨ ᠪᡝ ᡠᡥᡝᠷᡞ ᠬᠠᡩ᠋ᠠᠯᠠᠷᠠ ᠠᠮᠪᠠᠨ|v=birai jugūn be uheri kadalara amban)为中国明清官制名称,在清朝为正二品的官职。与一般兼掌政务和军务的总督不同,而是专门治理河道政务的总督官职。
Read more...: 明朝 清朝 注释
明朝
明成化七年(1471年)冬十月因运河堵塞设立,并将漕河以南直隶徐州沛县、山东省济南府德州为界分为三段,命刑部侍郎王恕总督河道,亦称总理河道总管河道大臣。成化九年(1473年)四月王恕改任南京户部左侍郎后不复常设,闻河有故则遣大臣行事往治之,事毕还朝。正德四年(1509年)九月黄河自仪封北决,越黄陵冈,入贾鲁河,抵丰沛,威胁安平运道,十二月武宗命工部左侍郎崔岩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署理河道,驻扎济宁。但正德五年(1510年)九月崔岩治河未济,被刘瑾迫害致仕,武宗将南京右佥都御史李堂升任工部右侍郎,继续整治河道。正德六年(1511年)二月功成。十二月因刘六刘七民变,命捕盗都御史陈天祥管治山东省东昌府以北河道,漕运都御史张缙管治南直隶徐州以南河道,苏松巡抚河道总督管治东昌府至徐州沛县河道以守河运。正德七年(1512)三月以鸿胪寺卿刘恺为都察右副都御史总都河道,遂成定职,任期三年。嘉靖十三年(1534年)以都察御史加工部尚书或侍郎职衔充任。隆庆四年(1570年)兼领军务。到万历五年(1577年)因河道总督傅希挚与漕运总督吴桂芳因整修河道分歧太大无法调和,内阁首辅张居正并河于漕,升总督漕运兵部左侍郎吴桂芳为工部尚书河漕总督兼领军务,新任总河。还未上任的新河道总督李世达改任浙江巡抚。万历十六年(1588年)四月直隶巡按御史见并河于漕后责分,而官无专督,故修浚之功怠于无事,急于临渴,河患日深,遂上奏奏请河漕分开并重设河道总督。经内阁讨论后神宗批准同意,此后沿用至清朝。
清朝
清朝沿用。后分设为三位河道总督。分别是
• 南河总督驻江苏省淮安府清江浦
• 东河总督驻山东省济宁州
• 北河总督由直隶总督兼领。
并依需要另设副总河。
;未分设之前的历任总督
注释
The text above has been excerpted automatically from Wikipedia - please correct any errors in the
original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