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成化十七年(1481年)九月三十日出生,正德十一年(1516年)考中福建乡试第四十四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联捷丁丑科三甲177名进士,户部观政,授南京大理寺评事,升寺副。明世宗登基,林希元上《新政八要》疏,倡行新政,得到采纳,升南京大理寺正。嘉靖二年(1523年),因忤逆寺卿遭劾,贬泗州判官。逢江北饥荒,他主持赈灾,悉心赈济各地,救活者无数。起复大理寺副,出为广东按察司佥事,提调学政,嘉靖八年(1529年)三月上《荒政丛言》。嘉靖九年(1530年)八月,升任南京大理寺右寺丞。嘉靖十三年(1534年)三月,因敬一箴碑亭怠缓,失于督察,被逮问,后事白得释。嘉靖十四年(1535年),因处理辽东兵变之事,与夏言意见相左,被谪钦州知州,在任三年。嘉靖十九年(1540年),安南莫登庸屡犯边境,林希元主战,授广东按察司佥事,分巡海北兼管珠池兵备。乱平,林希元因上疏抨击夏言等,嘉靖二十年(1541年)正月以考察被黜归里。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卒,年八十五。
著作
林希元一生的著作丰富,有《易经存疑》、《四书存疑》、《古文类抄》、《新政八要》、《王政附言》、《荒政丛言》、《程文绳尺》等,计141卷。
名言
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
墓葬及纪念
林希元墓位于厦门市同安区西柯街道豪岭坑内村北。
林希元祠堂(林公祠)位于厦门市同安区同安孔庙内西南侧。
迁台后代于台湾彰化县芳苑乡王功村设林希元祖庙。
家族
曾祖林乞奴。祖父林聪明。父林应彬。母郑氏。永感下。兄林株、弟林椿、林焰。
注释
参考书目
• 王一樵,从「辅翼圣教」到「改正经传」:林希元思想研究
• 王一樵,《从「吾闽有学」到「吾学在闽」:十五至十八世纪福建朱子学思想系谱的形成及实践》,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硕士论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