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自幼好学,「为文沉博绝丽,诗尤工,自成一家」,嗜书成癖,「于书无所不窥」,承乾嘉汉学之馀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光绪六年(1881年)进士。同年五月,授户部郎中,光绪十六年,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文廷式指责李慈铭当御史时,多明哲保身,对李鸿章这等大人物「不敢置一词」,「观其日记,是非亦多颠倒」。周祖培曾说他「能读书而不能做官」。
李慈铭曾与表妹珠婴私订终身。但十四岁时祖母病重,为了冲喜延寿,家人强迫他娶大他五岁的表姐马淑人为妻,不料祖母仍在大婚当日过世,至此对表姊耿耿于怀,夫妻感情不睦。婚后无子,为传宗接代,先后纳了三名小妾,但都未能有后,因此常流连于风月场所,据说因为常到妓院可看尽天下美女,与当时名伶朱霞芬、梅蕙仙、傅芷秋、时琴香等都交往甚密,还记在日记里。《孽海花》中的李纯客,便是以李慈铭为原型的。李慈铭过惯官场糜烂的生活,又「戌削善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战败,李闻讯忧惧,咯血而死。
著作
《越缦堂日记》大抵是李慈铭生前认定的传世之作,因此在字里行间都不能苟且,1920年,由生前好友蔡元培助其出版。一生著作等身,有《越缦堂日记》、《越缦堂文集》、《越缦堂诗集》、《湖塘林馆骈体文钞》、《白华绛跗阁诗集》、《后汉书集注》、《北史补传》、《历史论赞补正》、《历代史》等。
《越缦堂日记》是清代著名的日记,文字达数百万言,从1854年起前后记载41年的生活经验,有大量的治学札记,文学价值很高。《越缦堂日记》很早便列入台湾国中国文教材之一。
评论
• 鲁迅在《怎么写———夜记之一》一文中说道:「《越缦堂日记》近来已极风行了。我看了却总觉得他每次要留给我一些很不舒服的东西。为什么呢?一是钞上谕,……二是许多墨涂,……三是早给人家看,钞,自以为一部著作了。我觉得从中看不见李慈铭的心,却时时看到一些做作」。
• 清人刘体智在《异辞录》评《越缦堂日记》:「蒓客记所读之书全无宗旨,嫌其太杂。经史子集,无一不有,读之未毕,随手札记,难免首尾不贯。」、「在他人毕生精力所在,仅看一序,以一日了之,便加评语」,意指李慈铭读书常不及深审,即笔记批评他人之著作。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