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今说海》是明代
陆楫、黄标编纂的文言笔记小说丛书,共142卷。
陆楫是礼部侍郎陆深之子,以父荫由廪生入太学,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辑有《古今说海》,所收为「古今野史、外记、说、语、艺书、怪录、虞初神官之流」,是书保存了许多稀见的说部资料。为了编纂《古今说海》大部头丛书,陆楫及黄标、姜南、顾定芳、瞿学召、唐努、顾名世等十三人参与编辑、校书工作。其中黄标为陆深之外甥,藏书甚富,其出藏书三十卷以助编选。《古今说海》编纂期间,陆深臂痛多疾,加上陆楫体弱多病,不胜繁剧,故《古今说海》编校工作,大都由黄标执行。《古今说海》内容大量取材自《太平广记》和《说郛》,起自唐代,终于明代正德、嘉靖之际,共辑录笔记小说一百三十五种,分「四部七家」,计有:说选部,包括小说家和偏记家;说渊部,别传家;说略部,杂记家;说纂部,包括逸事家、散录家和杂纂家。其下依类相从,分成小录、偏记、别传、杂记、逸事、散录和杂纂七家。
《古今说海》存在误题、妄改和不著撰人问题,而且篇目重复。「说渊部」收录六十四部小说,与今本《太平广记》篇目重复者有《灵应传》、《洛神传》、《吴保安传》、《昆仑奴传》、《郑德璘传》、《李章武传》、《韦自东传》、《赵合传》、《杜子春传》等五十部。陈大康认为《古今说海》开启后世小说汇编「妄造书名而且乱题撰人的风气」。篇目重复现象还发生在「说畧部」与「说纂部」,例如《默记》第十一则与《行营杂录》第三十三则皆载欧阳修及其侄女事。又,《闻见杂录》第十五则与《山房随笔》第二十则均载扬州琼花无双事。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云间陆氏俨山书院家刻刊行的《古今说海》为最早刊本。清初纂修《四库全书》时,因政治因素删去《辽志》、《金志》和《蒙鞑备录》三书,只保留139卷。清道光元年(1821年)苕溪酉山堂主人邵松岩重刻。民国四年(1915年)上海进步书局据道光本重排石印刊行142卷。
Read more...: 注释 参考书目
注释
参考书目
• 俞颂雍:《〈古今说海〉考》,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2007
• 赵春辉:〈黄标与《古今说海》新考〉,《明清小说研究》,页177-188。
The text above has been excerpted automatically from Wikipedia - please correct any errors in the
original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