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司马昭当政时,杜预娶了司马昭妹妹高陆公主,官拜尚书郎,承袭其父杜恕原爵丰乐亭侯。四年后转参相府军事。景元四年(263年),镇西将军锺会领兵讨伐蜀汉,杜预当时以镇西长史随军。次年锺会在蜀汉故地意图叛变,但因士兵哗变而失败,所属官吏很多都遇害,杜预因其机智才得以幸免,事后获增邑。
西晋建立后,他在泰始年间曾任河南尹。泰始六年(270年),秃发树机能在陇右侵扰边境,杜预获任命为安西军司,领兵三百和马匹一百到长安,到后转任秦州刺史,领东羌校尉、轻车将军、假节。当时身为安西将军和都督秦州诸军事的石鉴命令杜预领兵进攻秃发树机能,杜预却认为敌军士气高涨,马匹健壮;相反晋军路远困乏,建议应该先行运送军资和军队,到明年春季才可进攻。石鉴大怒,于是以「稽乏军兴」为由,派御史用槛车押送他到廷尉。随后石鉴讨伐秃发树机能,都不能攻克。
势如破竹
当时司马炎时常想计划攻灭东吴以统一南北,但朝中大臣大多反对,唯有羊祜、杜预和张华支持。咸宁四年(278年),征南大将军羊祜病重,推举杜预代替自己都督荆州的位置。羊祜死后,杜预获授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他上任后做好战争的准备,并且点选精锐,大破东吴西陵督张政。张政因耻于被杜预突袭而大败,因而没有向孙皓报告,杜预离间边将,送还俘虏给孙皓,令孙皓改以留宪任西陵督。不久杜预就上表伐吴,并于太康元年(280年)陈兵江陵,派参军樊显、尹林、邓圭、襄阳太守周奇等率兵逆江西上,连破多个城池。又派周旨等人率八百奇兵袭击要害之地乐乡,并且张扬旗帜和在巴山起火,令东吴军民震惊,及后杜预攻打江陵,江陵督伍延诈降意图袭击,被杜预识破斩杀,夺取江陵。王浚又杀东吴水军都督陆景,东吴南方各州郡都相继投降,杜预受命在零陵、桂阳等地镇守。当时虽然屡次获胜,但有人认为东吴不会太快被消灭,而春季开始水涨,不能长期驻兵,应当等待冬季再进攻。杜预却说:「当日乐毅因胶西一战而几乎吞并强大的齐国,今天士气已经振奋,好像破开竹子般(成语『势如破竹』的由来),数节之后竹子就迎著刀刃裂开(成语『迎刃而解』的由来),再无阻碍了。」坚持要继续进攻,又指授各军方略,攻向建业。不久,王浚和王浑攻陷建业,孙皓投降,杜预因功受封当阳县侯,增食邑至九千六百户,又封儿子杜耽为亭侯,邑千户,更赐八千匹绢。杜预留镇江南。
太康五年闰十二月(285年),朝廷徵命杜预为司隶校尉,位特进。杜预在经过邓县时逝世,享年六十三岁。司马炎甚为哀悼,追赠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諡成侯。
性格特徵
• 杜预博学多才,自称「左传癖」,著有《春秋经传集解》,《春秋盟会图》、《春秋长历》、《女记赞》等。
• 史称杜预「身不跨马,射不穿札」,显然学者出身的杜预不擅长于武功。然西晋征吴大将羊祜于临终前特别向晋武帝司马炎举荐杜预继任,正是因为知道杜预深谙用兵之道,智谋渊博,擅长洞识乱象,能出奇制胜,最终果然领导晋军平定东吴。
• 杜预又精于刑律、历法、水利,任度支尚书七年之间提出过很多有利的建议,改善人民生活又提高了国家财政收入。因其多才多能,时人称之为「杜武库」。
逸事
• 按《晋书》,杜预似乎与石鉴颇有嫌隙,如任河南尹时石鉴因旧恨而告发杜预令他被免职,在秦州对付秃发树机能时又因杜预不听从他指挥而控告他,将他押送廷尉;及后讨伐失败,但讹称战功,被杜预揭发,成了仇家,还喧哗指责,令到二人都被免官。
• 杜预于闲暇时喜读史书,并曾与多位史家讨论切磋。杜预撰《春秋经传集解》,把《春秋》与《左传》合为一编,在唐朝成为标准读本;清朝时,《左传》杜注被清儒评为「不臻古训」,并对杜预人身攻击。
• 《艺文类聚》及《太平广记》载有一事,指杜预为荆州刺史,镇守襄阳时,曾在居所内大醉独呕,被一小吏看到其化身为一条大蛇。
陪祀文武
唐朝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李世民诏令杜预等二十一人祔祀在孔庙中。建中三年(782年),颜真卿请求祭祀武成王太公望,唐德宗李适诏令史馆考定可以祔祀在武庙中的人,共古今名将六十四人,杜预位列其一。杜预也成为历史上唯一在文庙和武庙中都受到祭祀的贤臣。
评价
• 严宪:「谚云忍辱至三公。卿今可谓辱矣,能忍之,公是卿坐。」《晋书·列女传》
• 高闾:杜预晋之硕学《魏书·礼志四之三第十二》
• 房玄龄:「昔之誓旅,怀经罕素。元凯文场,称为武库。」「杜预不有生知,用之则习,振长策而攻取,兼儒风而转战。孔门称四,则仰止其三;《春秋》有五,而独擅其一,不其优欤!夫三年之丧,云无贵贱。轻纤夺于在位,可以兴嗟;既葬释于储君,何其斯酷。徇以苟合,不求其正,以当代之元良,为诸侯之庶子,檀弓习于变礼者也,杜预其有焉。」《晋书·杜预传》
• 崔致远:元凯战功。方挂美于岘山之顶《答浙西周宝司空书》
• 杜牧:「周有齐太公,秦有王翦,两汉有韩信、赵充国、耿恭、虞诩、段熲,魏有司马懿,吴有周瑜,蜀有诸葛武侯,晋有羊祜、杜公元凯,梁有韦睿,元魏有崔浩,周有韦孝宽,隋有杨素,国朝有李靖、李绩、裴行俭、郭元振。如此人者,当此一时,其所出计画,皆考古校今,奇秘长远,策先定于内,功后成于外。」《樊川文集·卷十》
• 杜甫:降及武库,应乎虬精。恭闻渊深,罕得窥测,勇功是立,智名克彰。缮甲江陵,祲清东吴,建侯于荆,邦于南土。河水活活,造舟为梁。洪涛,莽汜,未始腾毒,《春秋》主解,膏隶躬亲。《祭远祖当阳君文》
• 郝经:杜预学识远到,志力刚明,有古儒将之风,而德度弗连枯也。《续后汉书·杜预传》
• 陈子龙:「自汉以后,文武渐分,然犹有虞诩、诸葛亮、周瑜、陆逊、司马懿、羊祜、杜预、温峤、谢玄、韦睿、崔浩、李靖、裴行俭、郭元振、裴度、李德裕、韩琦、李纲、虞允文之徒奋策儒素建功阃外,为时宗臣。彼岂必有抟虎之力,射雕之技哉?不过深明古今之事,能决机宜之便耳。」《安雅堂稿》
• 欧阳修:盖元凯以其功,而叔子以其仁,二子所为虽不同,皆足以垂于不朽。《岘山亭记》
家庭
六世祖
• 杜度,东汉齐相
祖父
• 杜畿,曹魏尚书仆射
父亲
• 杜恕,曹魏幽州刺史
夫人
• 高陆公主,司马昭妹妹,司马懿第二女
平辈
• 堂兄杜斌,西晋黄门郎,被赵王司马伦所杀。
• 堂弟杜植,严宪之子,官至南安太守。
儿子
• 杜锡,继嗣,西晋官员,官至尚书左丞。
• 杜跻,杜预少子,新平太守。
• 杜耽,获封亭侯。永嘉时,避乱河西,仕前凉。
• 杜尹,字世甫,杜预少子,晋弘农郡太守。
游戏作品
• 《三国杀》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