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自英国生物学家zh-hant:汤玛斯·亨利·赫胥黎; zh-hans:托马斯·亨利·赫胥黎名为《进化与伦理》()的演讲与论文集,此书阐发了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中关于生物进化的理论。
严复并未将原著完全翻译,且加入了许多自己的见解,其中包括zh-hans:斯宾塞; zh-hk:史宾莎; zh-tw:史宾赛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因此被学界定义为译著。赫胥黎原著后半部认为人类的伦理学不适用于生物进化论,但是严复反对这样的观点,他认同斯宾塞的学说,认为自然界的进化规律完全适用于人类社会。此书被认为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特点
该书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十一月(12月),首刊于《国闻报》的增刊《国闻汇编》上,次年三月(1898年4月)正式出版。为此,严复撰写《〈天演论〉自序》,又在译文中加上许多按语,是严氏本人的意见。
《天演论》出版后,立即风行全国。除了宣扬演化论思想之外,严复也在书中的〈译例言〉提到了译事三难:信、达、雅。1897年,严复对《天演论》的译文又进行大修改。严复不仅是翻译《天演论》,还对赫胥黎的原著加以改造和评论。纵观全书的变动,可大致分为几项:
• 继续添加发挥的部份。例如:严复在《讲演·四·论五》加以发挥:「是岂皆恶而罚之所应加者哉?春秋之楚商臣,其恶为何如恶耶?乃及其身为王者,子伯诸侯,永世克禄;潘崇助之为虐,教人杀父弑君……然而其子孙累业尊显……回、耕何罪而贫夭?货、跖何功而富寿?」又如原文举例提到哈姆雷特,在英国是家喻户晓,严复加译成「罕木勒特,孝子也。」
• 删节原文的部份。例如:赫胥黎在《讲演·二》的最后一节中有一观点:「猿与虎的生存斗争方法与健全的伦理原则是不可调和的。」细查译本并没有翻译这一节。
• 误译。严复把贫民(pauper)译为中产阶级。严复又将「人事亦足已有功」译为「人事亦不足有功」,与原文不合。
影响
《天演论》之书流传深远,文辞典雅,雕琢骈俪,文章一开始即称:
zh-cn:梁启超; zh-hk:梁啓超; zh-tw:梁启超在一八九九年十二月三日《清议报》发表文章《自由书·豪杰之公脑》指出:「盖生存竞争,天下万物之公理也。既竞争则优者必胜,劣者必败,此又有生以来不可避免之公例也。」许多书中的口号「物竞天择」、「优胜劣败」、「适者生存」、「天演进化」等皆成为报章杂志之专有名词,使中国学子朗朗上口,如胡适之名就是从「适者生存」而来。陈炯明读法政学堂时,受《天演论》的影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语流行一时,取字「竞存」。邓镜人按《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学说,将长子邓昌明取名「演存」、字「竞生」。鲁迅在文集《朝华夕拾》中说,在学校生活中最大乐趣是「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
注释
参考书目
• 黄克武:〈何谓天演?严复「天演之学」的内涵与意义 〉。
• 吴展良:〈严复《天演论》作意与内涵新诠 〉。
• 苏基朗:〈有法无天?严复译《天演论》对20世纪初中国法律的影响 〉。
• 俞政,《严复著译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 俞政,《试论<天演论>的意译方式》,《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第二期,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