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文丰出身于内务府笔帖式,后来相继担任堂主事、员外郎、造办处郎中,后来于杭州织造任职,又被朝廷授予骁骑参领。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出任粤海关监督。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与两广总督耆英等与英国方面商谈《五口通商章程》十五条。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三月,被授予热河副总管,又负责苏州织造。之后又被授予堂郎中。咸丰七年至十年(1857-1860),任总管内务府大臣。之后又出任正蓝旗汉军副都统、正蓝旗护军统领;咸丰七年出任正黄旗护军统领;咸丰八年五月,管理圆明园八旗内务府三旗护军营事务,出任正红旗满洲副都统兼崇文门副监督。之后又担任正白旗满洲副都统兼管御药房、太医院事务。
咸丰十年(1860年)八月,在总管内务府大臣任上,当时恰逢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烧杀掳掠,文丰投水殉节。后来朝廷追赠其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同治元年,朝廷给予他忠毅这一諡号。《清史稿:列传二百八十一:忠义八》有传。
家族世称内务府「文董家」,出多任总管内务府大臣。家府原址在今北京鼓楼南锣鼓巷雨儿胡同11号至15号(其中13号于1955年成为画家齐白石故居),家有园林董氏园。
家族
• 始祖董文选,「正黄旗包衣人,世居抚顺地方,来归年分无考」(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74)。
• 先祖董得启(又董达齐),内务府员外郎。其女董佳氏乌鼐封康熙帝之端嫔。
• 先祖董得贵,以军功授二等轻车都尉,首任内务府正黄旗包衣第五叅领第二旗鼓佐领(国初编立,据《钦定八旗通志》)。
• 先祖董殿邦,康熙五十五年至六十一年(1716-1722)总管内务府大臣,袭二等轻车都尉,能山水,乾隆初年特授畅春园总管,曾任内务府镶黄旗包衣第四参领第一旗鼓佐领(继任者高斌)、内务府镶黄旗包衣第五㕘领第六旗鼓佐领、内务府正黄旗包衣第五叅领第二旗鼓佐领(据《钦定八旗通志》)。其子头等侍卫众神保。女董氏,嫁镶黄旗满洲高泰(胞兄大学士高晋;胞姊高佳氏分别与正蓝旗汉军进士胡氏吉惠 (道光进士)家族和内务府正白旗汉军、总管内务府大臣李延禧家族联姻)。
• 妻方氏。
• 子广顺(c.1810s-1884),历任内务府慎刑司郎中兼骁骑参领、上驷院卿、光绪五年至光绪十年(1879-1884)总管内务府大臣(卒于任上),加恩在紫禁城内骑马。妻王氏。
• 子广麟,内务府茶库员外郎。
• 子广毓,内务府造办处郎中兼骁骑参领。
• 孙儿福恩(c.1830s-?;父广顺),内务府郎中。妻杨氏。
• 族亲(侄孙辈?)文廉(?-1902),光绪二十六年至二十八年(1900-1902)总管内务府大臣,卒于任上。
• 曾孙嵩祺(c.1860s-?),候选道。妻栋鄂氏(胞兄正白旗满洲、光绪十六年庚寅恩科进士啓绥(1859-?),父福宽,母张氏(祖父内务府正黄旗汉军仁龄,祖伯父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壬辰科进士百龄))。其子董淑平(c.1890s-?),于民国1925年任北京北海公园董事会会长,创办北海「仿膳饭庄」(原皇家御膳房之一,另一处皇家御膳房在颐和园听鹂馆);孙儿董俊岭(1926-1949),共和国烈士。
延伸阅读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