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初任南梁轻车临川嗣王行参军,转任安西邵陵王水曹中兵参军事。邵陵王萧纶出镇郢州,孙瑒随萧纶到郢州赴任。侯景之乱爆发,孙瑒被任命为假节、宣猛将军、军主。王僧辩讨伐侯景,孙瑒被同学王琳推荐为戎昭将军、宜都郡太守,跟随王僧辩救援武昌徐文盛。郢州陷落,孙瑒驻守巴陵,加固防备。侯景军来攻,包围巴陵,孙瑒日夜奋战,侯景军撤退。孙瑒随梁军东下,在姑孰力功有功。受位员外散骑常侍,封富阳县侯。担任假节、雄信将军、衡阳郡内史,没有赴任,转任衡州平南府司马。击破黄洞蛮立有战功,任东莞郡太守,代行广州刺史。受号智武将军,监湘州事。555年(绍泰元年),梁敬帝即位,任命他为持节、仁威将军、巴州刺史。
557年(永定元年)南陈建国,翌年王琳在郢州拥立南梁永嘉王萧庄。王琳召孙瑒担任太府卿,受位通直散骑常侍。王琳攻打南陈,命孙瑒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郢荆巴武湘五州诸军事、安西将军、郢州刺史,留守郢州。560年(天嘉元年),北周史宁率兵四万攻打郢州,孙瑒的助防张世贵将郢州外城献给北周投降,孙瑒因此损失军民男女三千人。周军堆土山筑高梯,日夜攻城,乘风放火,火烧内城南面五十楼。孙瑒的兵士不足一千人,孙瑒以酒食鼓励兵士士气。周军攻郢州艰苦。以任命孙瑒为柱国、郢州刺史,封万户郡公笼络他。孙瑒假装同意,趁攻城渐缓加强城防。陈军破王琳,乘胜追击,周军解郢州之围而退。三月孙瑒降陈,担任使持节、散骑常侍、安南将军、湘州刺史,封定襄县侯。
561年(天嘉二年),孙瑒请求入朝,被任命为散骑常侍、中领军。没有赴任,陈文帝问孙瑒「西汉的朱买臣希望担任本郡的太守,卿有此意乎」,于是孙瑒转任持节、安东将军、吴郡太守。任期结束,召还为散骑常侍、中护军。留异在东阳反陈,孙瑒率水军征讨。563年(天嘉四年)正月受号镇右将军。出任使持节、安东将军、建安郡太守。光大年间,因为公事被免官,复职为通直散骑常侍。
572年(太建四年)三月,担任都督荆信二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驻守公安。在任六年,因事连座免官,复职为通直散骑常侍。578年(太建十年)三月,担任使持节・督缘江水陆诸军事、镇西将军。十月,担任散骑常侍、都督荆郢巴武湘五州诸军事、郢州刺史。580年(太建十二年),在国境上犯有与敌国交通之罪被陈宣帝免官。
582年(太建十四年),陈后主即位,再任通直散骑常侍,兼起部尚书。六月担任中护军,恢复爵位,入朝为度支尚书,兼步兵校尉。加散骑常侍,转任侍中、祠部尚书。后主多次到孙瑒家中探望,作诗颂扬他的功劳。担任五兵尚书,兼右军将军。因为年老多次请求致仕,陈后主不许。587年(祯明元年),在官任上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追赠护军将军,諡桓子。
子女
孙瑒有21子。
• 孙让(早逝)
• 孙训(历任临湘县令、直閤将军・高唐郡太守、陈灭亡后,仕隋)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