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其父贺若敦为北周将领,任金州(今陕西省安康)刺史。北周保定五年(565)十月,贺若敦因口出怨言,为北周权臣晋公宇文护所不容,赐自尽,临死前,曾嘱咐贺若弼说:「吾必欲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当成吾志。且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并用锥子把贺若弼的舌头刺出血,告诫他慎言。少时骁勇,善骑射,博涉书记。封当亭县公,为小内史。
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助行军元帅韦孝宽攻取陈朝淮南之地,拜为寿州(今安徽省寿县)刺史,封襄邑县公。隋朝建立后,因高熲荐举,乃委任贺若弼为吴州总管,镇守广陵。开皇八年(588年)冬十一月,隋军大举伐陈,为行军总管,主攻建康(今南京)。率军自瓜州(今江苏扬州西南瓜洲镇)偷渡,攻拔京口(在今江苏镇江),进军直抵锺山(今南京紫金山),一路苦战,击溃陈军主力,生擒其大将萧摩诃。以功封上柱国,进爵宋国公。
开皇十二年(592年)贺若弼自以功高,应该官至宰相,自有不平之鸣,为言官劾,被免官,年馀复官,不复重用。开皇十九年(599年)隋文帝于仁寿宫赐宴王公,贺若弼为五言诗,诗中词意愤怨。隋炀帝杨广即位,更加被疏远。
大业三年(607年)七月从隋炀帝至榆林(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杨广命人制一可容纳数千人的大帐蓬,招待突厥启民可汗,贺若弼与高熲等议论炀帝奢侈无度,为人告发,二十九日(607年8月27日)以「诽谤朝政罪」与高熲、宇文弼一同被处死。时年六十四,他的妻儿为官奴婢,群从徙边。杨广还是太子时,曾经问贺若弼说:「杨素、韩擒虎、史万岁三人,俱称良将,优劣如何?」贺若弼说:「杨素是猛将,非谋将;韩擒虎是斗将,非领将;史万岁是骑将,非大将。」杨广又问谁是大将?贺若弼说自己就是太子选择的人。言下之意,只有他贺若弼一人能称大将。
李渊建立唐朝之初,即在武德元年(618年)八月,追赠一批隋朝官员官位,贺若弼受赠上柱国、杞国公。陈子良代王季卿写给他外甥王仁寿的信中,则提及贺若弼受赠官职为光禄大夫、扬州总管。
家庭
• 曾祖:贺若伏连
• 祖父:贺若统
父母
• 贺若敦,北周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中州刺史、武都烈公
• 弘农杨氏,北魏辅国将军、谏议大夫、临贞忠公杨暄之女
兄弟
• 贺若隆,武都郡公
• 贺若束,万荣郡公
妻妾
• 柳琬净,出自河东柳氏西眷,北周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都督、敷绥丹三诸军事、敷州刺史、平齐景公柳庆第二女
• 陈氏,陈宣帝之女,陈叔宝妹,隋灭南陈后,被赐予贺若弼为妾
子女
• 子:贺若怀亮,以柱国世子拜仪同三司。因贺若弼连坐为奴,不久被诛杀。
• 长子:贺若怀廓,唐礼部郎中,武德六年,官沙州总管,为其部下所杀。
• 次子:贺若渠师。
注释
延伸阅读
参考
• 《隋书·卷五十二·列传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