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翰林正途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徐本以32歲的年紀,登戊戌科二甲第十二名進士。同年十月十五日(12月6日)選翰林院庶吉士。
康熙六十年四月二十四日(1721年5月19日),在經過散館考試之後,35歲的徐本被任命為正七品的翰林院編修。
雍正元年(1723年),身為編修的徐本擔任聖祖仁皇帝實錄纂修官一職。
雍正四年六月一日(1726年6月30日),44歲的翰林院編修徐本與翰林院檢討姚三辰一同署日講起居注官。
地方歷練
雍正五年(1727年),這一年徐本先是被授為從六品的左春坊左贊善,隨後又遷升為從五品的翰林院侍讀,後在七月二十七日(9月12日),徐本便以侍讀的身分前往提督貴州學政。
雍正七年三月十四日(1729年4月11日),禮部回覆應允上一年徐本所呈報的有關貴州教育的各項問題。九月十七日(11月7日),因福建按察使孫國璽升任山東布政使,因此貴州按察使李玉鋐調任福建按察使,而身為貴州學政、翰林院侍讀的徐本,在47歲的年紀被升任為正三品的貴州按察使。
雍正八年二月二十三日(1730年4月10日),江蘇按察使馬世珩因事而被革職,因此雍正帝調徐本為江蘇按察使。十月十八日(11月27日),徐本被升任為從二品的湖北布政使。
雍正十年八月二十九日(1732年10月17日),徐本升任安徽巡撫。
雍正十一年(1733年),先是在三月二十三日(5月6日),徐本請求裁撤安徽鳳陽關稅大使,隨後被允許。十二月十二日(1734年1月16日),52歲的徐本被提拔為從一品的都察院左都御史。接著在十二月十七日(1月21日),徐本此前在安徽巡撫任上請求增設安徽寧池太廣道一職,管理安慶府(簡稱「安」)、徽州府(簡稱「徽」)、池州府(簡稱「池」)、太平府(簡稱「太」)、寧國府(簡稱「寧」)、廣德直隸州(簡稱「廣」),治所設立在安慶府,也被雍正帝應允了。
中央大員
雍正十二年正月二十七日(1734年3月2日),時任左都御史的徐本與兵部尚書涂天相、戶部右侍郎趙殿最、國子監祭酒覺羅吳拜,四人一同擔任經筵講官之職。三月十二日,徐本再升任工部尚書十月七日(11月2日),徐本和禮部尚書三泰,一同被提拔為從一品的協辦大學士,並同時兼任其原本擔任的職位。
雍正十三年(1735年)調刑部尚書,與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等辦理苗疆事務。乾隆元年(1736年)任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乾隆二年(1737年)入直南書房,予雲騎尉世職,乾隆三年(1738年)任軍機大臣,乾隆四年(1739年)加太子太保,賜紫禁城騎馬,乾隆七年(1742年)改兼戶部尚書,乾隆九年(1744年)六月加太子太傅致仕。乾隆十二年(1747年)卒,贈少傅,諡文穆,並賞銀一千兩治喪。
作品
• 〈恭和御製柳絮詩〉:「輕似吳綿薄似霜,相依靜院與間堂。添將掛衲僧衣軟,引得穿花蝶翅狂。無力只緣清露重,有情還逐野雲忙。但空結習無留滯,任點春衣總未妨。」
• 〈恭和御製落葉詩一〉:「曾為春歸悵落紅,那堪綠蔭又飄空。飛來遠嶂隨寒雁,散入清溪逐斷蓬。茗淪林間吹活火,貝書壇畔帶秋風。遙從碧宇丹霄望,片片餘霞掩映中。」
• 〈恭和御製落葉詩二〉:「策策商飆氣候殊,凋零萬木亦斯須。句留不住群芳歇,系戀渾忘一物無。芒徑夕陽聞踏馬,空山殘月靜啼烏。李將軍書傳烘染,傍屋依簷列數株。」
評價
乾隆帝:「大學士徐本,持躬端謹,才品優長,歷事三朝,宣力中外,朕御極之初,簡任綸扉,多資翊贊。」
家族
• 父:徐潮,康熙朝大臣,官至吏部尚書,過世後在乾隆朝被追諡文敬。
• 弟:徐杞,乾隆朝大臣,歷任甘肅布政使、陝西巡撫,後以正三品宗人府府丞致仕。
• 妻:曹氏,誥命一品夫人,吏部左侍郎曹鑑倫第四女。
• 子(七人):
• 徐以烜,庶吉士出身(二甲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國子監司業、翰林院侍講學士、順天學政、內閣學士等,後官至從二品禮部右侍郎。
• 徐之煒,正三品蔭生,早卒。
• 徐翼燕,過繼給其弟徐杞,乾隆元年(1736年)丙辰恩科舉人,官至從六品光祿寺署正。
• 徐旬龍,正七品河南永城縣知縣。
• 徐殿恩,正五品順天府治中,早卒。
• 徐應衡,承襲正五品雲騎尉世職。
• 徐履端,監生。
• 女(二人):
• 徐氏,正八品霍邱縣教諭張宏浚之妻。
• 徐氏,太子太傅東閣大學士梁詩正孫之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