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咸熙元年(264年),諸葛京與堂侄諸葛顯等遷徙至河東郡,朝廷免掉他們二十年的田租。泰始四年三月(268年),羅憲跟隨晉武帝司馬炎在華林園參與宴會,晉武帝詢問蜀漢大臣的子弟,又問起其中適合任用者,羅憲推薦了常忌、杜軫、壽良、陳壽、高軌、呂雅、許國、費恭、諸葛京、陳裕。泰始五年(269)春,晉武帝司馬炎下詔:「諸葛亮在蜀中,竭盡心思和能力,他的兒子諸葛瞻面臨危難恪守大義而死,天下的善事是相同的。諸葛亮的孫子諸葛京應該按照才幹授予官職。」
諸葛京按照才幹被任命為官吏後官至郿縣縣令,西晉尚書僕射山濤上書說:「郿縣縣令諸葛京的祖父諸葛亮,遇到漢朝大亂,天下分隔,諸葛亮父子在蜀漢,雖然不明白天命,卻也是凡事盡心。諸葛京治理郿縣多次受到稱讚,臣認為他應該補官為東宮舍人,以彰顯對待官員的道理,又可以響應梁州、益州兩地的民聲。」後來諸葛京官至江州刺史。
爭議
浙江蘭溪諸葛八卦村的居民,自稱是諸葛京的後人。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研究員楊玲認為,蘭溪《諸葛氏宗譜》中陳果夫序言所記載諸葛爽為諸葛京後裔不知依據從何而來,從264年諸葛京等人遷徙河東至884年諸葛爽參與鎮壓黃巢起義失敗長達600多年,一百多年傳一代,無法解釋;陳果夫序言又記載「自諸葛亮治蜀至諸葛利遷,凡700年,傳15代」,楊玲認為平均47年傳一代,晚婚或繁衍都有太慢之疑;諸葛爽是青州博昌人,似乎與琅邪諸葛氏不沾邊,更無法証明是諸葛亮的後裔。這樣的記載,無法做到陳果夫所說的「証之正史、別史及地方志」,以諸葛亮為始祖之譜牒的可信度都可大打折扣。